北京

直播 | 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峰会

乐居小记者

直播 | 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峰会
乐居依法对直播内容进行监督,禁止传播违法违规、封建迷信、暴力血腥、低俗色情、招嫖诈骗、违禁品等不良信息,坚决维护青少年群体精神文明健康。如有发现您也可点击右下角举报按钮进行举报。

评论

精彩回顾
分享给朋友: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主持人女:希望明年能够在舞台上为更多的名人名企名盘颁奖,褒奖是过去的总结,同时是为未来提供不断动力的源泉。

    主持人男:期待明年的中国住交会三名颁奖晚宴再和各位相会,同时期待明年一年当中我们在行业当中更多相会,谢谢各位,再见。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主持人男:恭喜优秀的企业和项目奖项,有请项目代表来到台上领奖,有请各位。

    主持人女:祝贺各位。我们今天颁发的奖项特别多,而且这些奖项都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每一个垂直领域和每家企业都做了梳理。

    最后压轴大大奖是特别人物奖,请看大屏幕。

    主持人女:祝贺这些优秀人物。

    主持人男:有请各位来到台上领奖。

    主持人女:有请优秀的中国房地产优秀杰出代表上台接受颁奖。

    主持人男:有请厉社长为我们的优秀人物颁奖。

    颁奖之后,在今天三名颁奖晚宴还有一个压轴环节,去年10月份有一个中国房地产品牌会理事大会,当时我们给30家优秀房企颁发了理事证书,当时有些优秀房企没有参加,今天这些品牌负责人来到我们晚宴现场,我们借着三名颁奖晚宴舞台为这些优秀房企办法理事证书。

    主持人女:让我们通过大屏幕认识他们。

    主持人女:尤其房企品牌负责代表上台领取证书,有请中国房地产报社副社长赵社长上台办法证书,掌声有请各位。

    主持人男:中国房地产报搭建中国房地产的品牌会,我想加入到这样一个品牌会当中就会为中国房地产的品牌形象,大家更加的互动交流做出新的贡献。

    主持人女:在这样的优秀平台上,通过优秀品质,房地产企业,我们共同为中国房地产业贡献优秀观点。

    主持人男:谢谢各位。

    主持人女:在这样的舞台上我们见证了各位优秀企业领军人物和这些优秀企业代表们获奖,各位肯定是收获满满。

    主持人男:今天晚上咱们两个人站在台上挺忙的,其实下面所有在宴会现场的朋友更忙,有的忙着领奖,有的忙着互动交流,有的忙着结交新朋友。

    其实我们今天晚宴主要颁奖环节到这里告一段落,作为一年一度地产盛会精采还要继续,明天中国住交会依然有非常精采的专业分论坛。

    主持人女:有哪些优秀选题和主题呢?

    主持人男:比如我们地产进入新时代之后,对于综合服务商探讨,对于文旅康养探讨在明天会议当中会有所成效。

    主持人女:如何增加流动性,我们会有不动产金融研讨会,同时针对当前产业园区我们也有分论坛专门进行探讨,这样丰富的选题和研讨会,也会给奉献出一场思想盛宴。

    主持人男: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贺各位今天晚上美好的夜晚,我们也期待着明年。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主持人男:每年三名大奖,名人奖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说无论是哪一个优秀项目,还是每一家优秀企业背后的人才力量。

    主持人女:正是这些优秀操盘手和职业经理人,从梦想变成了现实,在此我们要真心的向这些优秀的付出了这些汗水的经理人和操盘手表达我们内心的恭喜以及尊敬,恭喜你们。

    主持人男:谢谢各位。

    主持人男:刚才我们看到的三名颁奖当中,是我们名人奖的环节,是我们在行业当中表现优秀的三名人物,但是其实这个不是我们今天晚上搬出的所有的人物奖项,一会儿大家还会看到因为现在房地产行业非常细分,会有很多细分领域当中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任务奖,我们会一会儿颁出。

    主持人女:继续我们的三名颁奖,刚才我们颁完了第一部分奖项以后,下面我们进入名盘的颁奖。

    主持人男:我们先来看看今年还有哪些著名企业获得我们名企大奖,来看大屏幕。

    主持人男:恭喜获得名企奖项的这些企业代表,有请获奖企业代表来到台上领奖。

    主持人女:掌声有请出获得名企优秀企业代表们上台接受颁奖。有请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社委会主任为各位优秀企业颁奖。

    主持人男:恭喜各位,谢谢各位。

    主持人女:刚才我们见证了名人名企,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名盘颁奖。我们看一看大屏幕有哪些优秀名盘入选。

    主持人女:祝贺这些获奖的2019中国优秀名盘,有请优秀的名盘代表上台接受颁奖。

    主持人男:每一个有些项目背后,还是我们刚才说到的人才,这些代表在过去一年当中,在自己项目上没少花心血,今天该是得到成绩的时候,我们请颁奖嘉宾,中国房地产报社副社长赵社长为名盘代表们颁奖。

    主持人女:他们凭借优秀设计和最新的居住理念赢得了整个奖项评委会的认可。

    主持人男:这些项目当中如果细分类别的话还是很丰富的,既有传统住宅项目也有绿色科技,环保理念,包括渡假地产,门类非常丰富。

    主持人女:代表当前房地产业细分趋势和新的发展趋势,人居环境和高科技,祝贺这些名盘,也祝贺优秀名盘代表们。我们知道今年由中国房地产报和中国房地产网,中房智库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很多细分领域都有所作为,比如说像去年成立了产业园区和产城融合联盟,文旅特色小镇联盟,还有今年成立的城市综合体联盟。

    主持人男:很多细分领域已经发展起来了,而且进入到2.0或者2.5时代也好,有了很多新的创新在里面,比如说我们经常谈到的城市中心,商业资管就在上午住交会现场,中房智库还发布了一份城市更新报告,而且是在我们今天上午主论坛最后一个压轴环节发布,现场所有朋友收获两多,今天我们也会公布今年行业在细分领域当中做的不错的企业和项目,到底哪些榜上有名,我们来看大屏幕。

    主持人男:有请各位来到台上领奖。从获奖名单企业类型,因为是细分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细分的多么专业,多么垂直。

    主持人女:的确术业有专攻,在刚才我们看到的名单中,中国房地产所涉及的每个领域都进行了非常精细的划分。

    主持人男:有请中国房地产报副社长赵社真为获奖企业代表颁奖。

    主持人女:这个奖项从各个垂直领域,通过专业评选为房地产行业每一个垂直领域优秀企业和项目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评选。

    主持人男:在10月31号的活动上我还公布过一批功勋企业和中国好房子名单,当时我在现场特别讲到,那天公布的是第一批入选名单,今天借着颁奖盛典现场,来公布第二批功勋企业和中国好房子名单,获奖的功勋企业和好房子会作为我们《共和国地产印迹》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品牌卷,好房子卷,现在都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哪些优秀企业和好房子入选。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主持人男:在颁完创新人物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公布的是新生代领军人物奖。

    主持人男:恭喜以上获得新生代领军人物的诸位企业家,下面我们颁发的是新领军人物奖。

    主持人女:掌声祝贺优秀地产的风云和领军人物。

    主持人男:今天有些代表来到了我们的现场,有请他们到台上领奖,有请四位获得了名人奖的代表。

    主持人女:有请名人上台,有请颁奖嘉宾,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社委会主任为这些优秀的风云地产任务颁奖,掌声有请。

    主持人男:这代表我们中国房地产当前,同时更重要的是代表着未来。

    主持人女:一起携手走入了中国房地产业的昨天,同时迎接中国房地产业更加灿烂充满着光明和希望的明天。

    主持人男:而且我们代表人数也特别合适,正好是六位。

    主持人女:让我们用掌声送给这些优秀的中国房地产业代表,祝贺你们。

    主持人男:谢谢各位。接下来我们继续颁发中国房地产百杰,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我们知道在基层优秀经理人对整个项目推动至关重要,还有在一线的金牌操办手三类奖项。

    主持人男:现在大屏幕上的是我们百杰人物,金牌操盘手,真正扎根在我们房地产一线,五是扎根在区域公司、城市公司、项目公司一线工作人员非常多,所以其实涉及每个公司或者每个区域选出一两位优秀人物汇集起来。

    主持人女:这是汇集了不同优秀地产项目庞大的榜单,这个榜单是个扎根工程。

    主持人男:请获得百杰的名人奖项或优秀经理人名人奖项,以及金牌操盘手代表来到我们台上,有请获奖代表抓紧时间来到我们台上。

    主持人女:有请三个奖项的获奖人上台接受颁奖。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主持人女:吴总特别谦虚,把所有功劳归功于团队,自己所有成就来自于优秀团队,从12年前资产规模到今天几十倍变化,其实也体现了这样一位优秀企业家带领中铁建走出地产印迹。

    主持人男:吴总刚刚提到中国铁建房地产发展周期,这个周期是近12从无到有实现高速发展或者说是稳步持续,有品质的发展,这个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对于中国房地产企业来说是特别珍贵的样本,我们知道中国很多地产企业,包括刚才70张面孔当中很多面孔是经历了中国房地产发展初期的,所谓的草莽时代的野蛮生长,正是到了这样一个发展成熟阶段,中国铁建崛起恰恰印证了央企责任和品质。

    主持人女:刚才说到的案例,这些优秀案例都划到了《共和国地产印迹》书里,这本书也是中国房地产报在今年的一部心血之作,印证了中国地产发展轨迹,刚才通过吴总讲话,在座朋友们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如果大家希望购买,待会儿在我们背景板会有购书的二维码,各位可以先睹为快,并且可以优先看到《共和国地产印迹》这本书或者优秀购买这本书,这本书对于丰富我们精神,让我们每一位嘉宾对于了解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思考和认识会有帮助。

    主持人男:而且分为人物卷、品牌卷、好房子卷,既包括地产功勋人物也包括了我们刚才所说的重量级品牌企业,还有全球各地经典建筑项目,正是这三卷组成了整个共和国过去的40年乃至70年当中,在地产所走过的不平凡道路,这又是中国经济非常重要的侧面。

    主持人女:下面我们进行最好的颁奖和梳理,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当年行业,有突出的表现人物来设置风云人物、领军人物、创新人物,九大类名人奖项,今年公布的都会有哪些人物?让我们通过大屏幕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主持人男:感谢在过去一年当中为地产行业做出贡献的行业领军人物,接下来的奖项又是哪一样奖项?一起来期待。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主持人男:此刻有什么获奖感言,请您讲。  

    吴仕岩:没有做好准备,今天确确实实这个荣誉授予我,就让我想起跟着我一起拼搏的五千多位员工,中国铁建地产是2007年成立的,成立的时候我们只有5个亿的注册资本金,后来连续两年加到70亿,也就是三年我们的上级公司给了我们70亿的资本金,今天为止我们已经自有净资产增长到260亿,总资产突破了1600亿,在全国35个城市和新区。我们奋斗的12年也是房地产行业跌宕起伏的12年,作为央企我们在不容易的这12年里脱颖而出走出来,确实不容易,所以在此感谢房地产报对我们一贯以来的支持。今天高朋满座,洋溢着年味进来了,非常感谢大家,谢谢大家。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主持人男:有请现场所有朋友再次用掌声向他们致敬,其实刚才我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有几个感受,第一个感受,这些面孔我们现场很多朋友非常熟悉,有很多的机会跟他们面对面的零距离的做过对话或者沟通,甚至请教过问题,同时我想当这些面孔出现的时候,给我更加深刻的感受是他们背后所负载的企业,所在各个城市留下的地产印迹,更是我们今天享受住宅生活所依托的,所做的贡献。

    主持人女:刚才大屏幕中的70张面孔串联起中国房地产业波澜壮阔70年,尤其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用他们实际行动推动房地产市场化,改变老百姓居住环境,带来目前中国房地产稳中有进的状况,我们应该把真诚的掌声给他们。

    主持人男:我想每一张面孔背后的故事,行业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

    主持人女:而且今天特别高兴,有70张面孔中的功勋人物来到现场。他是谁呢?我们先卖个关子,让我们看大屏幕了解一下。

    主持人女:让我们用掌声有请吴仕岩吴总上台。

    主持人男:同时请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颁奖。

    主持人女:我们用这样一种特别方式表达我们对这位功勋人物内心的尊敬和褒奖。

    主持人男:掌声送给吴总,送给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

    主持人女:二位一起合影留念,掌声送给吴仕岩先生。我们都说您留着岁末年初这个时刻里领这个大奖,和我们见一面。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CIHAF2019第二十一届中国住交会“三名”(名人、名企、名盘)颁奖晚宴暨中国房地产品牌会理事大会盛大开幕。

    主持人男: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晚上好,欢迎各位的到来。

    主持人女:我是主持人李丹,非常荣幸主持今天的颁奖晚宴。

    主持人男:时间过的飞快,一年前我们在这里主持了晚宴。

    主持人女:当时很多情景历历在目,很多细节仿佛发生在今天,但是一年没想到这么快就过了。

    主持人男:而且我们非常有默契,我们俩实现都没说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们只知道颁奖一定是红彤彤的,我们两个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蓝色,蓝色其实就是象征财经的颜色,象征各位在新一年当中继续发财。

    主持人女:我们俩选择宝蓝色,这也是非常好的颜色,希望各位能够在未来2020年财运更旺。上次大会里面我们可以说是非常成功,有很多细节,今天我们现场高朋满座,可以说我看到很多老朋友感觉特别亲切,应该说2019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今年不仅仅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于我们的住交会来说特别具有纪念意义,今年住交会21岁了。

    主持人男:跨越了20个年头的住交会,第21年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期待,今天白天一整天地产从业者已经有了很多的答案,很多收获,不妨在今天晚上一方面我们对住交会一直以来重量级的三名进行颁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大家也是一场新老朋友的欢聚。

    主持人女:这场欢聚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好是为了前行,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们在晚宴开始前,让领导为我们做祝酒词。

    主持人男:有请历文东先生为我们做祝酒词。

    厉文东:北京美妙的夜晚,住交会走过了21年的历程,中国房地产报和中国房地产功勋人物的颁奖大会上,今天会聚了很多的老朋友,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房地产报,代表中国房地产报事务管理委员会向所有的新朋老友致以真诚的欢迎,大家举起杯为快乐、为健康、为幸福干杯。

    主持人女:我们也希望把这份祝福送给现场所有人。说到住交会,听说你跟住交会特别熟悉,今年我们住交会有三名颁奖晚宴,这三名是哪三名?

    主持人男:我能看到括号里的内容,名人、名企、名盘,住交会今年是第21届,很荣幸有将近一半的住交会我都参与了,无论是这两年在北京举办还是当年在深圳举办,我都到现场,无论是主论坛还是三名颁奖都在现场,我们都知道中国住交会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内的中国房地产的奥斯卡,明年三名颁奖也成为住交会的传统,在这样颁奖盛典当中都有很多年度优秀人物企业和项目获得三名奖项,业内很多大佬,刚才我们看到红色幕布上的所有头像面孔,过去21年当中都在住交会舞台现场出现过或者获得奖项,可见这些体现住交会包括三名颁奖这样一个重量级的地位。

    主持人女:这是星光熠熠的舞台,我们的职业生涯也见证了住交会发展,让住交会变得更丰富,今年三名又设了另外一个奖项,知道是什么吗?

    主持人男:我猜大概是跟我们即将要正式出版的中房报的新书《共和国地产印迹》有所关系。

    主持人女:猜对了,当时邀请了很多很多重量级嘉宾,比如说像刘部长、孟总。

    主持人男:都来到了我们的现场。

    主持人女:当时可以说这个舞台上也来到了很多重量级中国房地产的功勋式任务。

    主持人男: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共和国地产印迹》这本书,展现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同时记录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功勋人物就是为了表彰新中国成立以后,住房市场化改革当中我们看到的敢为人先的行业领袖级的人物,刚才我们讲了很多,我觉得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不妨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哪些获得了中国房地产的功勋人物。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融绿时代 共筑绿色健康智慧新人居—— CIHAF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链峰会暨2019中国建筑设计院长论坛圆满结束。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正在进行的是颁奖仪式:CIHAF2019中国绿色建筑TOP 排行榜发布。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高级顾问黄俊鹏带来2019中国绿色建筑TOP 排行榜解读并发布。

    黄俊鹏: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年波高,今年进行到现在已经第九年了,一件事情坚持九年不容易,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的支持。从1919-1949新中国成立,1979年中美建交,9总是面临一些变化。中国房地产业或者我们这个领域9也会有一些变化。我们用2017年创建的模型计算,9年来我们绿色地产开发首次下降,76变成72分,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包括刚才很多嘉宾下降都谈到绿色话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衡量的标准。得分下降有很多原因,其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房住不炒的政策,有限购、限贷、限售,房地产地产商自己自身难保另一个原因,有新的国标颁布,新国标颁布以后取消了标志,开发商有所有余,这是我们想变化的。

    这是宏观的问题,中观企业数量有多少,产值过千亿的房地产企业32家,绿色建筑面积过千万平方米的不到十家,碧桂园是比较多的,大家看这个数据是2006-2019累计的量。跟我们的规模非常不匹配,这些房地产企业顶尖的企业,应该优先的履行社会责任,但实际并不是这样,还有一些掉队企业,比如说融创保利,另外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专利数量,专利数量是企业研发投入成果,万科万达分别在住宅和商业领域里都颇有建树,遥遥领先其他同行。

    但这里面需要讲的是另外三家企业,他们中等规模,专利数量远远领先于他们的同行,这两个是他们的著作权,我们刚才是中观和微观,我们看看碧桂园的例子,碧桂园最近进步非常大, 从2015年碧桂园绿地面积只有十万平米,到2018年已经达到了1.5亿,现在总共超过2.1个亿的面积。碧桂园绝对值排那么高,为什么没有排第一呢?我们看他的占比,二星三星级的占比,只占了60%。我们如果再看更细的微观,可以通过这张图展示在全行业的位置,可以展示均值的分析,可以得到详细的绿色表现。

    第二个变化健康房地产发展,今年我们对健康这块儿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时间有限我就简单的讲,有政策有需求有供给,老百姓住房需求从节能转到健康,这是我们2017年做的调研,数据可以从2017年的报告里面获取,很详细。把这个报告摘出来看了一下,有这个需求,供给端既有国际标准也有中国标准,目前国内标准38个项目,面积350万平米,亚洲地区一大半都是中国的,建筑面积1600多万,非常迅速。跟老百姓目前有一部分提高改善需求,对健康和却能够赶上,而且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这是第二个变化。

    第三个变化地产科技兴起,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开发到运营,五是开发里面的设计,建造机器人的技术,从能源利用技术,到房地产效率提高技术以及我们运营效率,包括房地产交易环节,都有大量的新的技术的涌现,2019年5G商用第一年,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应用,对我们房地产这样一个产值有6万亿,销售16万亿的行业必然会产生硬性影响,对于这个影响,如何会对我们在座各位,无论是开发企业设计企业,产品制作商也好会产生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张总也提到了一些,大家可以看我的报告里面对这部分内容有一部分概述,我们会进行很深入的研究。

    谢谢大家。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正在进行的是:圆桌对话:新变化·新主张·新趋势——供应链协同发展助力绿色健康智慧新人居 

    主持嘉宾:黄献明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对话嘉宾: 

    杨  光     当代置业副总裁 

    张  箭     鑫苑集团海外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李  莹     金地集团华北区域公司总建筑师 

    李一磊    绿城中国产品管理中心专业总监 

    任建峰    合生创展成本经营管理中心助理总经理 

    宋晓光    中交房地产集团项目管理部副总经理 

    钟  诚     亚厦控股开发中心总经理 

    黄献明:首先非常欢迎各位老总来参与今天最后一个圆桌对话的讨论,因为时间关系按照原来计划我们这个板块应该被蒸发掉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做缩减,待会儿我们只有一轮问题,请各位嘉宾做观点阐述就可以。

    因为我们这一轮圆桌对话的主题叫供应链协同发展助力绿色健康智慧新人居,今天大家讨论都有很多共识,比如在人居环境新一轮建设里面,像绿色、健康、智慧都是很显著的关健词,尤其像地产行业,相关产业里面都是在很关键的管理岗位老总,请各位老总从自己的角度对这样一个问题做一个观点阐述,什么问题呢?为了更好的建设绿色健康智慧新人居,您认为供应链应该在哪些部分首先加强协同性,或者说加强协同的最关键的点会在哪些,说最关键的,或者您感觉最重要的点就可以。

    杨光:感谢,大家知道当代置业以绿色节能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20年来公司一直在这方面有所倾注,企业内部包括供应链管理上,我们希望和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搭建体验的样板间,把自己最为节能,跟节能相关的材料,搭出一个物理空间,还有一个虚拟空间,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最后一个数,数字的数,科技,我们希望和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在绿色节能这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研发上,能够一起努力,所以刚才在演讲里也提到了,我们在顺义的项目上做了一个建筑,这也是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这方面我们每年在做一些投入,对当代来说也是第一次尝试,里面也花费了很多精力,从开始节能到被动房技术,这些都是我们在于绿色节能上,和我们所有合作伙伴一起在新的绿色技能基础上的研究方向,通过样板间搭建建筑体系的搭建,我们也发现其实对于未来推广,共建标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研发性的一种,标准对于采购对于供应链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

    黄献明:下面我们请张总谈谈观点。

    张箭: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绿色环保,虽然不像当代,朗诗那么到位,我们在这方面也在做准备,也经过了相关的国际绿化组织认证。另外我们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甚至智能城市方面,智能厂区,智能环境这方面,在这方面朝着国际化的科技地产运营商这个方向在发展,根据各个国家的先进经验,引进到我们5G上面来,同时向国内绿色环保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学习。同时跟IBM,华为,其他相关的领先厂家合作。包括我们在区块链,机器人,人工智能都在做。区块链相对来说我们还算比较早,我们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努力,也需要一些探索。

    另一方面,绿色也好,智慧也好说的词很大,五世做到什么程度,我们是什么步骤什么方向,这些标准怎么制定,我觉得我们不是光一个企业能做到的,整个行业,包括国家政策支持都是必要的,我今天相对比较认真的听了一下,从政策方面,相关行业这方面,从厂家,包括技术,能力开发,供应链都听了听,我觉得未来这方面还是有很大希望的。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继续发展。

    黄献明:谢谢张总,五实在国际标准引用和国家政策支持两方面的建议。下情请李总。

    李莹:大家好,今天我听到好多专家都提到绿色这个词是比较大的,我个人也这么认为,所以其实我们金地集团自从成立到现在,我们的企业的宗旨都是没有变过的,我们叫科技住家,对于一个真正的地产商,我们就是做产品的一个人,是所以我们就是对于我们的家,我们要做好,绿色包括科技,这都是对于我家庭的需求,大家有什么需求我们就把什么需求匹配到,或者社会科技进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我们就去匹配到这个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在去年的时候应该是工商联全产业链的会上,我也讲过这个,因为我们作为开发商来说,我们是最后一个产品的集合商,我们都做的是这样的事情,其实我们非常非常希望我们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协同,怎么协同?

    第一,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包括政府,包括我们对社会整个的受众调研,在这些方面,要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认识,我们提出一些要求,同时在整个为住房发展和建设的相对情况的行业和我们的产业链各种的供应商,我们也希望他们在这些方面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要有足够的对这种产品在什么阶段应该给出一个什么样的标准的东西,要有足够的技术研究,这样才能让我们整合房子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或者整合到最后得到的这个产品,是一个实用的产品,我觉得绿色科技什么什么的,最后对我们开发商来说,我们就是要做一个合适的产品,适合于居住,科学住家,我们能做到这点就是我们对整个产品开发的终极追求。

    黄献明:我觉得您点的题是对所有产业链或者供应链上下游,围绕我们开发经营,都应该有一个比较精准的目标,不是紧盯产业自身的目标。下面有请李总。

    李一磊:大家好,绿城装配式的建筑,包括装配式装修才俩,新的智慧园区都做了第一时间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绿城所有的人感觉到有一个困惑,因为这系作为新的行业,新的行业有一个什么问题?行业之间所有企业之间的壁垒以及互相之间的不兼容性,可能要远远大于相互之间合作的程度,举个例子,绿城结合刚结构和室内装配式装修的技术在内,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有标准节点和产品都是需要做二次,而不是可以那来就用的。等到我们做下一代产品的时候,换一个合作的共方也要再做一次二次开发,对我们开发积极性有很大的困扰。但是作为跨行业整合,其实现在已经是一个必然,我们现在根据全装修政策影响,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我相信以后像日本松下综合性的,具备跨行业整合他的资源,整合资源的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多,以后我们越来越多的会跟这样的企业交易。这些企业的出现会促进我们整个行业的标准化的实现,进而再来推动我们产业的推广。我们知道很多企业都在做装配式整体卫浴产品,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就碰到这么一个问题,日本做的非常好,他具备一个很好的条件,由政府做导向,由行业前端后端进行卫生间模型,他的产品非常成熟,没有办法做二次开发,这种产品有极大的优势,我觉得作为中国来说,我们国内相关的行业以后肯定要往这个方向发展。

    黄献明:标准化产业链各个环节是很关键的点,下面有请任总。

    任建峰: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探讨,本来我是来学习的,抱着学习的态度过来,今天说到绿建,我做招采这个行业很久了,深有感触,原来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高速的时候,需求比较粗放,根本不考虑什么绿色建筑,盖完房子卖出去看的是利润,现在从小业主的角度开始关注这些绿色节能建筑,他们的意识也在提高,我们作为开发商是集成商,我们也在关注这些东西。再就是下游制造商,不断给我们讲这些产品,把这个集合起来,就是对小业主满意的产品,按需生产,我们以前传统商业模式最低价中标,但是现在我们要把控这些东西,肯定要从产品性能和各个指标,把这些所有都要细化,从设计角度把这些工作做起,需要跟厂家结合起来,是不是按需定制,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这是我们后期要努力的方向,今天我们看着是供应链平台,互联网对绿建有很大的帮助,有些是共享的,但是这种东西每个企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家只是互相参考借鉴,这些都是很好的发展,互联网思维发展就是革命,现在这种绿色建筑更是我们传统建筑更大的革命。哪些企业先做了革命才会走的更长远,我们既然有这样一个主题,大家就要往这个方向努力,需要结合。

    黄献明:很关键的点,还是要按需,还是要解决按需问题,新一轮标准化的新特点。下面有请宋总。

    宋晓光:关于绿色健康建筑,其实我想说五个关键词,我个人认为对于所有行业全都适用,第一个就是供给,这个供给主要是产品、技术、供应链,产品技术不说,因为产品技术大家觉得很重要,今天也说了很多的好的建议,供应链这块儿我们中交房地产,去年我们全面建立了经营化产品体系。从我们供应商单位,三百多家,从中选取五六十家最优秀企业,深度参与到我产品体系的研发之中,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我们作为开发商几乎所有产品都不是我们直接提供的,都是我们供应链伙伴们提供的,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供应链伙伴深度参与,给我们共同研发产品体系,才能符合中交产品系列,以及符合中交产品系列的客户需求。另外整个的产品体系应用,我们提出了灵活应用,因城因地因客群。

    第二个关健词是需求,在我看来其实供给跟需求在我们眼里一回事,需求主要是客户拥护和市场,我们所有产品和服务都要提供客户真正需求打造。

    第三个关健词是连接,连接的意思主要是组织平台跟资源,供应链也是我们连接所有的伙伴,连接的还有我们每个企业,行业协会各个组织,我希望只有这种连接才能推动打造更好的服务。

    第四个关健词是成本,说到绿色科技,最大的痛点包括装配式建筑,最大的痛点我觉得痛点还是成本,希望所有企业,所有供应链伙伴以及我们在座同行跟行业机构要共同的努力思考,探索研究如何降低我们的成本,才能把我们绿色健康推向市场。

    最后一个关健词是创新,因为现在早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放大每一个企业,放大每一个人的力量,希望在创新过程中运用好科技手段,通过创新把我上面说的四个共同推进,也希望我们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好,绿色科技走进寻常百姓家。

    黄献明:谢谢,五个点可以引发在场听众们很多的思考。最后一位请钟总。

    钟诚: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作为施工方唯一代表发言,其实我们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这两个关健词都推进的不是那么顺利,无论是成本、工期、质量、体验也没有得到改善。我们就会发现这里其实缺失两个非常核心的点,昨天上午跟中建科技叶总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他的观点非常非常正确,关于一体化的问题,这个一体化两个层面解读,第一个全过程一体化,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目前结构设计和内装设计其实是分离的,导致整个市场组织和施工组织没办法协同,产生了大量浪费和大量可以提高的部分,这是第一个缺失,第二个整个技术平台和标准缺失,我们从2012年开始就做探索,所以我们在跟清华还有中建科技一起来推动整个技术平台一体化,这个平台目前从结构到内装到基电,可以全过程打通,而且这套技术目前的含量满高,目前已经达到了将近两千项的国家专利,昨天通过浙江省科学发明奖的一等奖,正是整个技术平台统一和设计标准统一才能完成和支持整个一体化的过程,这是我的第一个核心观点。

    第二个装配式和纯装修为什么做不好?价值原点在用户这里,用户花钱买房子买装修,得不到匹配他价格的,用户产品的品质和体验是不会买他的,这个生意是不可能可持续的,可能我们做成一单生意。但是在当地很多开发商的项目,质量和品质简直就是灾难,如何让用户能够去理解接受和推动我们整个的产业技术变革,这是非常大的问题。今天很开心,很高兴的看到所有人谈产品,产品衍生有很多维度去讲。但是时间关系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设备、管线甚至到装修做出用户能够接受的高价值产品。

    黄献明:非常感谢各位,因为今天时间关系,中房报是很好的平台,后续会持续跟各位联系,就产业健康发展持续发出声音,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谢谢。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推进部总监张勇带来主题发言《东芝・点亮崭新未来!——致力于环境友好型社会》 。

    张勇: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东芝集团在对于绿色建筑这方面的一些理念,以及我们可以提供的一些服务。首先介绍一下东芝集团,东芝是一家成立于1875年的公司,有着144年历史的公司,2019年销售额达到3.69兆日元。

    东芝是一家以能源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的公司,除了在核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各项发电领域之外在铁路系统,楼宇解决方案,零售打印解决方案,以及所谓的清洁能源各项领域中都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东芝除了做到规定的六种有害物质去除,对于九种有害化学物质也做到了全面消减,对于有害物质的消减总数,我们做到了15种。

    为了降低社会本身,以及来自于其他社会的电磁干扰,我们研发了抗干扰的系统,并进行了电梯产品化生产,这项技术严格遵照规格。关于节能技术,东芝目前使用的是PEWM技术,损失能量33,将回升的这些电力反馈到电源,通过两项技术实现51%的能源节约。再有不仅节能,东芝在节省空间技术上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做法,首先我们使用的是电动机和无齿轮机,使我们电梯更加小型化,轻量化。三款产品消减空间率达到50%,70%以及100%。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东芝空调的动作。

    首先关于被动房,大家都是非常专业的人员,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目前我们有460亿平方米的建设中,95%为非节能建筑,如果改为节能建筑,每年大概有9万亿的标准煤,包括北京天津各个省市,被动方鼓励正也都已经出了,包括奖励金政策,容积率等等措施,也已经陆续出台了。被动去区别于传统方,我们自己的理解,首先有更好的门窗保持温度,更好的亲密性让雾霾进不来,保持新鲜的空气,新风,更安静。

    东芝进行了产品研发,目前市场上被动房空调相比,东芝有两个大的特点,首先在应对被动房低负荷需求上,交易网产品体积更小,安装起来更便捷。第二,与一体式空调相比对于吊顶要求更小,控制的精度也会更高。

    接下来说说东芝在2019年从日本引入到中国,空气能热水器,这款产品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对于臭氧层没有任何破坏,二氧化碳制冷剂制热效率非常非常高,负20度到90度的热水,加入470升的水箱,实际上只需要一度电。一般传统的燃气热水器采用的是不可再生的天然热水器,东芝采用的更加节能以及环保。

    从电脑板涂层提升性能以及对于水箱处理,东芝下了很多工夫,从右侧的图里面可以看出来在热水器行业里的COP值,我们已经做到5.4,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我想借今天的机会介绍一下东芝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实现热点联供或者纯发电,他可以产电以及热水,对于氢转换总效率可以达到95%,十年免维保的产品,基本上可以用在别墅,项目上面。这个产品在日本有一百组以上的实际业绩,其中有38个是测试项目,还有66个商业项目,总项目超过100组。

    这个是利用日本德山公司提供的,进行热电联供,这个项目提供游泳中心洗浴以及日常需要的电和热。这个项目是日本东京酒店的项目,也是一百千瓦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燃料采用纯氢,通过一百千瓦的设备,可以为现在这家酒店提供69%的电力和50%以上的热水消耗。最后谢谢大家,希望接下来可以继续和在座各位进行交流,谢谢。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蓝光材料设备集团电商运营中心总监黄小琴带来《蓝光阿拉汀创新招采标准,实现拿来即用》主题发言。 

    黄小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听了一下午的精采表演,想必各位都已经累了,我是蓝光阿拉汀平台负责人,叫黄小琴,各位看到我的风格肯定会有所疑问。简单讲一下,我们知道现在C的天下是团购,B2B刚才有几位嘉宾,朗绿集团也讲到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这是我们未来趋势,这是B2B。我们现在知道我们行业里的弊端,地产公司都是通过联合集采的方式来进行的抱团活动。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分享,我们看一下蓝光阿拉汀如何来创新智能招采标准,实现拿来既用。分享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我有12年的工作经历,12年的工作经历当中,我经历了头发从黑到白,性别从女到男的过程。

    接下来开始我的主题,蓝光阿拉汀我们都会信到为什么叫阿拉汀,他跟阿拉汀神灯有什么关联?各位如果有这个想法就对了,蓝光阿拉汀我们解决整个低产行业智能招采的标准,我们有什么诉求,阿拉汀都能解决,目前为止产业互联网,我们知道市面上很多平台,更多是局限于为大家建立一个对接关系,我们的采购商和供应商建立这么一个对接关系,有没有一个平台,真正把招采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和痛点形成一套标准。能够让我们采购商和供应商实现拿来既用。

    接下来我们是怎么做的?首先这一页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知道这两年精装修这个概念在不断的升华,并且落地项目非常多。蓝光地产集团预计精装修项目会达到70%,相信其他地产公司在精装修材料管控上同样面临很大的压力,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我们的招采职能工作量急剧上升,采购成本也会上升。这些问题都在发生,我们怎么样解决刚才讲到的降本提效,通过数据化供应链管理创新方式。

    这页讲的是地产公司和我们供应商品牌厂家的痛点,首先作为地产公司来讲,我们每一家都有庞大的占采库,但是我们资源永远短缺,我们要招新的标都要提前半年做准备,招标过程中品牌循环来循环去还是这么几家,没有办法更新。作为供应商来讲,他也觉得很痛,他的东西非常好,他的酒非常香,但是巷子太深,这是目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以及我们知道现在招投标低价中标问题很严重,这是我们地产公司想要的吗?通过压低价格最终导致出现问题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以及在我们房地产管控过程中人工成本高,招标效率低,一个招标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在座各位采购商如果你们同样存在这样的痛点,请给我一点掌声。

    供应商去敲地产公司的门,派专业的渠道总监去守着,可能守半年一年,但是到最后还是会错过招投标机会,这是我们的供应商,我们供应商如果有幸参与到招投标过程中,会发现因为中间认为问题,招投标问题非常复杂,而且不公平不透明,甚至会有其他的问题,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跟地产公司合作,在车轮战考察过程中,我们也同样耗费了大量时间,成本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痛点,甚至有供应商跟我说,说我跟地产公司合作,项目做完了,回款的问题怎么办,等等一系列问题倒逼我们必须在智能招采这个领域做创新和更新。

    现阶段地产寒冬,我们也知道很多地产公司开始裁员,裁员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是不是有足够人员管控你的招采,除非有很好的供应链管控体系,这种情况下以最优的人做最简便的招采来达到降本提效。

    招采整个领域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2002年的时候我们的招采还是人工化,2008年信息智能化时代来临,我们开使用智能化手段,到2018年各大地产公司都在用某一家招采的软件,只是达到了信息化,智能化招标管控。我们2019年以后怎么发展,也是阿拉汀要给大家重磅推出的,2019年定义他我们进入的是数字化服务智能招采4.0,我们知道企业跟企业之间的合作诚信很重要,但是诚信怎么鉴别?包括招采的管控过程中,我怎么鉴别,这是非常难的问题,我们解决的各位的信用情况,进行透明的竞争合作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讲了这么多,还是有很多人疑问,你的蓝光阿拉汀到底是什么?是蓝光地产集团投资的集采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不只是解决蓝光的集采问题,而是赋能的解决整个地产行业的招采问题,蓝光集团跟大家简单过一下,目前房地产行业排名第21位,我们公司旗下有三个上市公司,就在前不久10月18号在香港上市。

    各位会问了,蓝光地产跟你的集采平台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蓝光发展专门成立了蓝光材料设备集团,材料设备集团就是管控蓝光地产所有招投标和采购机构。基于现在产业互联网发展,国家政策导向趋势,成立了蓝光阿拉汀,阿拉汀有两个职能,首先对内,因为蓝光是他的投资方,需要解决蓝光的供应商资源库的问题,阿拉汀平台是蓝光地产唯一的供应商资源库,对外我们服务于全国采购单位,输出招投标采购智能标准,让我们买卖双方实现拿来既用。

    阿拉汀平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革委会问我们现在知道行业里面万科有采处,产业互联网,平台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平台,但是更多的平台没有产业的背景,同时我蓝光阿拉汀也是产业互联网,是基于蓝光30年招采经验总结,总结了非常好的方式分享给大家。万科采住是企业级的淘宝和天猫,阿拉汀平台是企业级的京东。

    阿拉汀平台以自营为主,帮助我们做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我这边要举个例子,自营的例子,5月份的时候朗机通过阿拉汀平台供应商资源管理,直接拿平台上的系统,直接进行下单合作,五世整套过程他跟我侵越,我跟他侵越是自营的,保障供应商回款问题。

    阿拉汀平台核心战略,我们称之为一招一库一体系,我们知道智能化能帮我们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效率等等,其他平台也有。我们的库是集采库,我们讲一下核心的诚信体系,支付宝有芝麻信用分,达到一定分数骑单车免押金,充电宝免押金等等。我们建造了企业既的信用通信正,信用体系,这是我的诚心体系,后面我们还会有金融甚至数字化大数据服务等等一系列来匹配。

    在线系统我们称之为神灯招标,这是一系列精准的帮大家降本提效的流程,包括价格汇总,商务分析,传统都是人为比价,非常浪费成本。而我们通过智能化手段一键可以完成。重点看一下我刚才讲到的,我们做的企业级信用体系,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把一个企业经营的,我们称之为三大模型九大维度,一百来项数据总结出企业真实情况,小到资质,行业地位诚信,包括司法情况,这些都是非常小的,重中之重是什么?重中之重是供应商,我跟哪些地产公司合作过,就是我的经营情况和服务能力情况。跟哪些地产公司合作过,合作的时候他们对我的跑差分数是多少,对我的评价是怎么样,服务行为分数是怎么样的,整个交易涉及到多少金额,品牌影响力是怎么样全部会在这里做一个经营业绩展示。

    这里有详细的记录,万科上个月对我这家公司进行考察,考察得分是92分,去年跟龙湖进行了量的合作,合作过程中分别分布在哪些区域,哪些量,各个区域合作对我的评价,履约情况清清楚楚,全部在信用体系来可查,我一直在说,我们实现招采智能化,实现拿来既用,凭什么说让我实现拿来既用?首先能帮大家优化招标效率,通过蜗牛信用,因为是企业级征信报告,可以把符合地产合作所有供应商在里面体现出来,精准匹配供应商的概率,可以提高60%,招标人员在招标整个环节过程中,我能够让初级的人员很完美的完成招投标,同时让我的厂家很轻松的,他原先要蹲点五个月,现在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够进入投标库。

    所以我说的是我们创新的是智能招投标,各位通过平台上蜗牛信用数据判断这个厂家所有经营情况,细节情况,判断以后还要花钱花精力养那么多人建占采库吗?我们用的方式是借箭而不是造箭,我为什么自己做,同样各位地产朋友,我们只要符合你的招采标准,保障企业信用情况,征信情况,只需要登陆平台,很详细的评价O不OK,能够判断,实现拿来既用,不需要考察评价,浪费这么大的时间和精力。

    这是我们对应讲到的阿拉汀平台帮我们采购商和供应商解决的问题,刚才讲海量供应商资源库,也涉及到诚信评价体系,帮大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供应商我们通过平台,有更多的机会进到甲方视野,通过在线做精准匹配。卖方双方合作不是价格最低就是最优,我们期望最合适的,是最优的。

    简单总结一下阿拉汀平台核心价值,就是为整个买卖双方之间提供降本提效,赋能增量,我们说创新的标准创新技术选型,产品价格库标准等等一系列,形成一个标准。阿拉汀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百多个地产公司在线上进行采购,目前我们短短一年时间,交易量已经达到了90亿。

    阿拉汀平台预估明年的采购体量,各位了解一下,涉及到40大类,336.131金额。

    最后也是各位比较关注的,这个平台这么好,分享出来给大家用,那你是怎么收费的,所有地产公司在线上进行智能化招投标一律免费,同时选择符合地产的供应商资源库线上全部是免费的。因为时间关系,希望大家共同共创共享和共赢,谢谢各位。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正在进行的是:“责任赋能 使命向新——中国房地产绿色采购行动”倡议。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正在进行的是“圆桌对话:建筑设计院长会客厅——产品创新|建筑升级|城市再生”。

    主持嘉宾:郭振伟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对话嘉宾: 

    饶及人   龙安集团CEO 

    孙祥恕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高   志    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设计集团驻华首席代表 

    陈栋梁    朗绿科技总裁 

    卢   求    洲联五合国际副总裁

    隋鲁波    维思平董事、执行主任设计师 

    王   晨    新城控股集团设计研发总监

    郭振伟:各位嘉宾大家好,时间有限,背景资料就不给大家介绍了,前面一个论坛刚刚童会长也把圆桌论坛的规则给大家讲了,我们还是分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每位三分钟,是先把问题给大家念一下,国内城市的更新已经从传统的拆旧建新向以旧楼改造存量性能提升为核心的城市有机更新阶段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新机遇在哪里,同时有以前旧模式,旧思维方式,哪些需要回避和摒弃的。

    首先有请饶及人先生。

    饶及人:谢谢大家,在美国做这个行业主要是想挤入上流社会,存活下来很不容易,客户对于建筑设计室充满尊敬,中国建筑设计室一直地位都很高,设计师时代到底提供什么服务,两年出成品,十年出精品。

    没有行业指导跟行业保护伞,我就靠自己,中国行业保护伞都是官方行业,很少为行业从业人员说话,在这个环境下,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改变自己的运营模式,基本上存活不下来。

    郭振伟:其实我觉得我们可能过去您说到的建筑师的困苦,大部分由高速度发展造成的,下面有请孙总北京维拓时代董事长,孙总是我们比较优秀的民营建筑设计院,不仅从建筑单企还有园区综合体,近几年业务模式上也有创新,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孙祥恕:刚才您提到的是旧改,城市更新现在的模式跟原来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机遇。原来我们遇到的中国发展迅速时候的旧改都是拆了重建,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对旧的建筑的兴趣并不大,原来我们建基本上设计都是几十万平米的大开发。对进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做新建的同时遇到了很多客户他们在做旧改,而且是非常有实力的客户。这个跟国际上发展趋势会慢慢接轨,中国也到了城市更新非常好的时期,原来我们的建筑太烂,有的因为建筑本身不行,有的因为内部内容不行。我们最近大量的建筑改造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而且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说三元桥,比如说360总部,其他的京东总部,中关村鼎好科技大厦我们都在做。

    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好多成功要素,跟原来老的模式不一样在哪儿,我给他总结成功案例要素70%在第一个,如何立旧。我们用70%的精力把原来老的建筑里最大限度的保留的东西尽量保留,第二个是老旧实体保留,第二个就是价值提升,这是我们设计院的本能。但是这里面怎么提升,我们用大量时间来做了很多调研工作,比如随便拿一个例子就是办公,这里面硬件条件,多项指标我们给他梳理了很多,这些要素哪些不提升是无法改变他的售价,这是我们需要技术上解决的问题。

    还有制造爆点,如何把软的实力加进去,现在科技时代我们要有新科技,地标如何用新的形势创造新地标,生态如何用绿色建筑体现他的生态,还有没有东西把他人文关怀和体验感体现出来,软的东西不是靠指标实现,更是需要我们设计师真正实力体现,成功的案例分成721解决,肯定他是成功的,谢谢。

    主持人:爆点可能也是我们设计内功的体现形式,技改改造和性能提升也是我们绿建关注的方向,对应的也有一本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标准,希望今后您做的项目多多有技改的绿色项目。

    下一位是高志,高老师是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设计集团驻华首席代表,也是北大城市规划发展研究所的所长,有请高老师就刚才的问题谈一下您的看法。

    高志:可以说我参加了很多会,今天是特别高兴的一次,高兴在哪里,这个会开到这会儿了,专门研究绿色建筑的会还有这么多人在会上,还在认真做笔记参加讨论,我觉得特高兴,也感谢给咱们提供这么好的会场。

    今天跟大家学了很多东西,刚才几个发言我都挺受感动,稍微谈点我稍微不成熟的想法,我还是觉得绿色建筑帽子太大,概念太广,我觉得其实刚才孙老师讲几条,我觉得挺好,我想在他的基础上序一点,序什么呢?第一个,我自己觉得先把眼下的房子做好,我特别赞成这个观点,不要一搞绿色建筑原来那些房子都不行,还是要把原来建筑有的优点缺点街区位置分析透,因为中国马上进入存量时代不是靠增量时代,多伦多总部80%都是改建项目,新建的也有,都是我们在中东的公司,巴西的公司,爱尔兰的公司接这些项目。加拿大本土和美国本土基本都是改造,而这种改造一定是建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是一种破坏。我觉得刚才孙老师提这个我特赞成。

    第二个另一个观点,我碰了好多甲方,说高老师给我们找一个引爆点,道理其实都一样,这点也是不能离开原来的建筑。如果离开原来的建筑再搞一个东西,除非你不用这个,否则的话完全割裂肯定是不行的。第三个我刚才看了一下华为老总讲的那些,还有张鹏老总讲的,这些技术都很好,我是这么认为的,是不是中国所有建筑都要搞这个,我的观点大概10%-20%能做到就不得了,作为一种概念的提法我是很赞成的,咱们把眼下的事问好了,最基本的事情先做好,从这儿做起。我个人的观点,咱们要配绿色建筑没错,得搞清楚为什么要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究竟到什么阶段适合咱们的条件,当然现在完全可以做一个标志,作为努力的方向,很值得我们学习,谢谢。

    郭振伟:过去我们率类建筑标准确实比较偏重于性能,而且覆盖的对象也是非常的,民用、住宅、办公、商业、酒店所有都包含。您说的问题确实普遍存在,但是也有大概念下做的非常好的项目,下一位发言的嘉宾应该说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朗诗地产十来年的绿色地产之路,不能说从一开始就见证,起码见证了大半段,朗绿的成长过程我也知道一些,下面请陈栋梁总就刚才问题谈一下看法。

    陈栋梁:大家下午好,我们朗绿作为建筑行业服务公司,这几年我们在住宅、养老、幼儿园、办公楼都做了一些改造,像朗诗上海的大概20年前的住宅,重新改造以后成为大的标杆,去年交付的上海朗诗中心也是普通办公楼,在实践过程中,其实我们以前在行业里,觉得最大的中间角色的缺失就是使用者,使用者作为买房人,没有什么太多话语权,作为办公室员工,其实也没有什么话语权,这些做绿色建筑的人,我们觉得很多更像是理想主义者的坚持,我们愿意把绿色建筑当做地产商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真正做下来看这几个项目,不管是从市场反馈,使用者满意度,包括商业价值来看都是很成功的,我们最后所有建筑还要回到本身房子是为谁存在的,其实我们建筑,我也是建筑师出身,房子本身就是一张表皮,我们里面有用的就是空间,空间是为谁准备的?是为我们人准备的,而我们人作为一个生物,几百万年进化下来对于环境需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央企浓度,光学,其实没有太多本质的变化。

    只不过我们今天的人造环境,一方面外面大自然的环境在改变,建造表皮的过程中,大量人造材料,人造产品,装修污染。我们做改造的时候,仍然要回到这是什么气侯,为什么客户,做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细心的,像刚才几位老总讲,我们认真的看待他每一个存在的东西,我们对他逐步的适用性做改造,隔绝外部环境的保温门窗能调整的做一些调整,同时里面做改造的时候控制好装修污染,最后通过智慧概念,或者首先让所有的门窗,遮阳,新风,采暖,灯光带电的东西通通上线,通过专家方式营造一个对人更好的环境,在未来通过运行管理,大数据或者更多方式,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更多调整这个房子,更多适应需求。从我们的实践来看,绿色建筑也好,不管是新建筑还有既有建筑,本质上还是回归那两个词,一个叫以人为本,一个因地制宜,做旧改我们需要更加耐心一点,需要忍受在时间成本上,在咨询,专家人力分配上花时间,通过努力还是做消费者喜欢,在商业上很成功,对国家来说有用的建筑。

    郭振伟:因地制宜一直是我们2006年、2009版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是我们比较核心的转变,陈总刚才看法中还隐含了一条主线,绿色建筑向健康建筑转变,这是另外一个概念,我们留到下一次交流区谈。

    下一位嘉宾卢求总,请卢总谈一下。

    卢求:各位嘉宾下午好,谢谢主持人的介绍,洲联集团和五合国际,十余年以来一直专注坚持绿色可持续建筑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发商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消费者有需求,开发商也会相应的开发建造这样的产品,我们其他的项目都是我们要向业主说服,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方式,而在罗氏制药他们给我们三百多页的集团任务书,作为最高标准A级建筑,他本就提出了非常高的绿色设计要求,当时选定我们也是因为这方面我们也相应的经验积累和实践,当时我们遇到的矛盾之一,他们在舒适度等领域提出了高于咱们国家强调标准要求,如何既满足业主需求,又满足国家建筑标准,来寻找综合的解决方案,这是对设计公司比较大的挑战。

    另外今天会议另外一个主题城市更新,城市开发进入下半场,以存量建筑为主,欧洲在很早以前就进入了以存量为主的开发节奏,他们在这一领域有比较多的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对于既有建筑的改造标准,也相对比较严格和细致,包括不光是在历史名录上的建筑需要保留,而且是很多,只要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都需要保留。我在德国负责的莱比锡,资本银行大的项目,就是老城区里面老房子几个院落综合改建,确实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从基础开始,房子都不能拆,外立面不能动,五世结构体系能保留的都能保留,外立面也是受到一定的保护,基础部分当时我认为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体系,房子不动的情况下,基础加固,而且往下挖了一层,既有建筑改造我觉得是对于设计行业是一个好的机遇,如果是批量化生产什么都可以做,而既有建筑能为业主创造更多价值,为客户和市场提供的主要服务。

    郭振伟:下一位嘉宾隋鲁波,请您谈一下。

    隋鲁波:下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刚才谈到了产品回归,回到存量时代,大家有什么机遇,这些话题对设计师都是同样一个话题,我们说存量时代,是不是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考虑我们设计应该设计什么东西,刚才也有嘉宾说了,我们要回归真正人的生活,现在我们的设计,到底我们做的是什么,我理解其实还是一个回归,现在我们做的东西就是为服务者使用,中间过程中会考虑政府,考虑开发商利益关系,最终这个建筑存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未使用者提供这样的空间场所。

    我们回到使用者或者老百姓利用这些空间,他用什么,我们盖房子并不惜卖房子,也不是说卖他吃饭睡觉在家里的空间,大家很多销售什么也讲生活方式,我们是一种生活,我们现在存量对新的建筑是不是更应该考虑,还有10%的房子能不能不让他产生更多不便利,更多不环保或者不绿色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现在已经盖了90%的房子已经成了存量了,另外一个话题是旧改,我不认同简简单单做旧改的利用,针对所有已有的建筑,新建90%的建筑,我们可能对设计师,对设计院来讲,我们的思维可能要转变一下。

    我们有一个客户,开始做的时候会考虑地下室空间,是不是未来有改造的可能,我们的房子几十年空间存在那儿,不可能我们的需求不变,需求变未来设计师设计的时候,能不能给未来预留灵活和前瞻性的考虑,都是对生活,现在这些人群,这一波人,等我们老去,新的90后00后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产权确权是非常大的束缚,我认为就是空间浪费,现在大家知道开发二三年的住宅这个量有多大,而且未来人的需求不会决定在每个地方,大家选择不是选择小区的品质,要有办公消费生活圈,产品不光是居住生活,还有工作,能不能在我家周围有办公空间,现在未来的年轻人创业,新就业人口非常非常大,创业为什么非要到写字楼里去,家门口可不可以,我们一直有一个主张,在五分钟生活圈里找到自己产生就业的机会,产生消费机会,这是真正的生态,当然我不反对绿色建筑,我觉得绿色建筑大家都是提供这个城市,一个社会可持续的生态。我们从人的行为,生活需求,工作消费,更小的范围去解决,我觉得是更容易的,谢谢大家。

    郭振伟:听得出来隋总是比较乐观的,但是谈到技改问题既有很大空间有面临非常多的问题。商业会不会简单一点, 下一位嘉宾王晨,请您谈一下您的看法。   

    王晨:大家下午好,我这边讲一下城市的机遇,城市发展的机遇有两点,一个是由内向外,第一是我们的规划机遇,现在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进行了分解,人口也进行了迁移,这两点势必带来产业需求,包括工业园区,生活园区,文旅养老都会有需求。这些新的需求会带来我们规划上的机遇,第二个,这是文化的需求,人文机遇,我们城市是人类居住的聚集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和价值底蕴,现在城市高速发展把我们人文都摒弃了,后面应该把这些文化进行重塑,这样子折价出来的产品才能回归城市的精神,和我们本来的居民形成情感上的呼应,这样子可以让我们城市焕发以前精神的活力,可以带动居民的精神文明回归,甚至是消费力体现。

    郭振伟:时间有限,赶紧进入到第二轮问题,第二轮问题和我们上一个论坛不一样,因为时间晚了很多,我这里请各位专家稍微控制一下发言时间,首先请饶及人先生,对于国内目前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城建设,您有什么看法?

    饶及人:其实最近浙江省已经提出来了解决方案,叫未来社区,我不知道住建部对这个有没有参与。主要未来社区是由浙江省袁省长8月23号提出来的,怎么样落实总书记讲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第二个,如何达到老百姓追求完美生活的需求,而且把城市中心点作为更新,九个场景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另外利用投资平衡点,造成房地产卖出的价格相对合理,第三个是利用资金平衡,做到物业管理是零。

    而且科技含量,包括绿色建筑变成最基本的要求,不再是一种奢求,我们也很荣幸,跟中铁建央企连续两个第一名,一个在温州76万平米地面面积,另外一个是在嘉兴96万平米,包括住宅比例,公建比例,如何让老百姓创业,怎么样利用最新科技,5G技术,无人驾驶,无人机配送,所有水的循环,电的使用都有非常严格的指标,这其实就是目前浙江省提出来做试点,全面推广,这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档案,我们做竞争非常激烈,五世我们在嘉兴第二名是万科,第三名是中海外,中建。基本上排上号的大央企都参与了,如果大家对未来社区有研究的话,已经给你提出来的答案,五是我估计在年底会全面推广,明年要全面实施。袁省长提出来之后受到李克强总理亲自批复,包括习总书记亲自支持。

    郭振伟:您说的未来社区确实我有关注到,目前在浙江先行先试阶段,整个看法我也非常认同,他可能是我们生态城市建设的下一个版本,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管理方方面面。

    下一个问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在产品创新,因为我们这个论坛是产品创新和建筑升级,在这方面您是如何考虑的?

    孙祥恕:原来对设计院的要求是做所谓的创新建筑,从我们最近这几年整个市场发展对设计师的需求远远不是以前那种做一个建筑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全面的,尤其城市旧改城市更新这个问题,包括刚才谈到的绿色建筑,我们到底怎么实现他的产品,原来产品都是所谓的产品,他是伪产品,我们只是画了中间图纸,现在我们需要做产品真正要权衡场景,我们在五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内部的生态结构搭建,叫V20创新产业联盟,在不同产品线上的上下游企业,包括今天的朗诗,朗绿科技,第一人居都是我们V20产业联盟的成员,我们希望用设计作为触动资源案例,为我们投资人解决。以后的竞争也有可能不是企业之间的对接,而是团队和团队对接,或者说联盟和联盟对接,我们希望以后的建筑师能够用自己创意思维来整合相关资源,共同发展。

    郭振伟:从折价的角度,孙总重新定义了产品,五事业重新定义了内容和范围。下一个问题大型项目策划规划以及设计上,经验比较丰富,五实在我们技改以及产品创新爷爷大型项目,您对于这些大型项目的改造和创新有什么看法?

    高志:在15年前,当时在国内提出绿色建筑,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是我们2008年的时候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非典,当时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做呼吸幕墙,成本非常高,一平米在那个时候的价钱九千多块钱,德国进口。甲方是很棒的,不管多贵我一定要做,我们跟他想办法,用了日本的玻璃,没用德国的,这样价格从九千多降到六钱多,后来还是觉得太贵,找国内代替效果不是太好,用了日本的。但是非典一来北京地产受到巨大冲击,唯有这个项目逆势而上,非典主要是呼吸传染问题,呼吸幕墙某种意义上有二次过滤,加压泵。绿色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确实是呼吸幕墙后涵盖了气压技术,过滤技术,玻璃技术,材料技术, 铝合金幕墙技术,每一个技术都不是一个设计院完成的,需要团队。特别是我们土地价值的绿色问题,因为好多地方地价上来了,但是土地成了有毒的土地,来不及讨论了,谢谢。

    主持人:感谢高老师的分享,下一个问题,作为一家专注于建筑技术,提高建筑性能,改善人居环境的科技公司,如何利用数字化更好的赋能城市更新?

    陈栋梁: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讲,建筑行业有一个特别大的痛点,周期长,单位多,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借助互联网IT工具,我们有一个经常被朋友们觉得很神奇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一套技术管控体系,可以把一个房子从装修交给客户的时候,做到零甲醛增量。我们这个房子装修完之后没有污染,很多朋友第一反应是说不可能吧,怎么做到这点。最早装修行业面这么多,很难做,但我们有一个互联网思维,极致思维,在健康品质上做到最好的合作伙伴找到,把这些产品找到,你发现不需要面对几万个厂家,现在我们这个产品一两百个合作伙伴,大概三四千SKU,基本上可以覆盖掉装修常规项目。这种情况下发现,就像我党一样,把党员挑出来,把想做绿色的优秀产品挑出来,这是第一个互联网思维,我们走了好几年的弯路,发现这是第一条,第二个我们做的时候这些材料上,甚至你问地板厂家,地板有没有污染也很难说的起初。

    我们原来是靠材料专家审核,现在我们做一套算法,只要把你的配方计算,根据全世界通用健康的算法,这个产品对人的危害怎么样分了几个级,能不能用了,这是第一个用到的互联网技术,第二个技术,装修过程中材料供应商,大家会不会以次充好,我们需要把这些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用这个方式进行管控,这样的方式做完以后,我们就发现,我们可以达到这个标准,我们现在像朗诗,装修的甲醛增量,法律约定条款是0.03以下,正常项目上我们经常测不出来,增加成本多少钱,大概及十块钱一平方米,增量就能达到效果,从这个项目的案例上做完以后,朗绿对互联网技术特别有信心,我们将来一定用好的技术,把好的资源挑出来,通过互联网的高效运转提高信息转换率,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好品质,对这个我也特别有信心,数字化一定是我们的未来,只是这个方式我们要摒弃对消费互联网的理解,而是用产业互联网概念,做专做细,跟原来建筑科技结合在一起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这点。

    郭振伟:下一个问题,现阶段我们城市更新应该说大量的还是技改项目,节能改造过程中您认为有那些需要注意或者方式上有哪些需要创新?

    卢求:未来最主要两个趋势一个是建筑超低能耗,国际上发达国家不约而同都走象这样一个方向,今年9月1国家标准,技术标准首次以国家标准形式确定零能耗建筑标准和构造技术解决方案,检测方式,这是在世界长是第一次,而且我认为是做的非常好的方向。无论是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在能源方面的节约都是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且也是对投资方和使用者切身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方面,在金融领域也是特别受到关注的。我们十年前和他签约,首次引入中国,当时和德国专家沟通的时候,他们就说他们这套标准最受市场欢迎的就是银行,银行有了标准之后能够更好的标准建筑真正市场上的价值,包括从客户对建筑的使用价值和综合价值体现,未来中国建筑一定会走向超低能耗方向,特别在华北以北以及长江领域,两个大的区域技术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这是可以预见,肯定是一个发展方向。

    第二是建筑供应华,并不是简单的装配式建筑,中国建筑行业落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主要原因还是建筑供应华相对发展过程落后居多。过去十多年,二十年,房地产发展的市场部太好,没有人来做这件事,到今天追求品质建筑工业化是唯一出路。

    郭振伟:近来我们看到维思平业务向开放式倾斜,开放也是我们绿建所提倡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有碰到过哪些问题或者怎么处理?

    隋鲁波:我们公司从刚开始就是坚持这样一些观点,我们2003年做经济项目,他那个道路是快速路,居住人口很大,他未来消费空间只能在快速路边上。我们是不是要有前瞻性和运维的思路,现在原子里面商业租金价格非常非常高,任期非常非常好,在推进中确实咱们做产品,要有销售,要跟利益挂钩,我们在存量时代,其实大家都在说回归产品,回归生活本质,原本本身,未来这些需求并不是说我们以前说的体验,我去看,所谓的经验感,我们想产生的空间是很平常的,不会觉得我每天一定要看一下,离不开这个空间,我觉得我们做开放街区,就是资源共享,对城市绿色也是最大的,对整个社会或者国家经济最大的利用。

    另外就是我们运维的思路,我们有一个观点是四维建筑,建筑不可能打入这三个空间,加入第四维,现在有一个想法是第五维,要考虑时间变化,未来有没有功能变化,另外我们要考虑,运维的思路,我们要考虑财务,维护的成本,比如说财务成本是不是采用更多的利润,打开之后资源共享,未来空间能产生价值,会给不同的运营方进来之后,不同功能或者不同的可能,这些都是价值。

    郭振伟:最后一个问题,新城控股今年在商业提出了幸福商业主题,在项目设计中有哪些体现?

    王晨:有三个层面,首先是从建筑规划层面,我们公司的九字真言是有情怀,不复制,有规模。2017年我们的镇江新城广场是国内首个新江南风格购物中心,给予了长春商业全新生命力,到2019年回归到新城老家,常州,江苏常州天津五岳广场,融入当地传统人文特色,做成我们独特情怀。第二个,我们为了避免线路同质化的泥沼,深度分析客户购物行为之后从五个维度,四个传统业态进行不断升级,形成了我们的运动城、儿童城、珠宝城,这是我们业态上的创新和规划。第三个模式层面,在未来会伴随我们消费者的心里,将我们构建交互形式新的模式层面,把我们的购物中心与社交、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等结合成新型服务体系,让优中选优的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交互体验。

    郭振伟:感谢各位嘉宾分享,期待下一次能够跟各位专家继续交流探讨。谢谢。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正在进行的是“圆桌对话:产品专业主义回归”。

    主持嘉宾:童悦仲

    对话嘉宾:

    梁 浩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负责人 

    仲继寿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孔  鹏    清华大学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 

    谢远建   朗诗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于昌勇   中国葛洲坝地产总经理助理 

    郭  颖    荔园集团品牌战略管理中心总监 

    田  鑫    bpi照明设计执行董事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童悦仲:七位嘉宾都是企业的技术领导,技术负责人,下面我提两段问题,每个人有两次发言机会,发言机会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如果用了3分钟,咱们40分钟都不够了,争取2分钟说完一个问题是最好。

    第一个问题,现在大家也都知道,房地产行业已经不是按照销售额,按照规模价格来论长短了,现在开始向品质、服务、运营、环保这些环节来转变,想让大家谈一下对这种转变你是怎么看的,对提升住宅品质服务和运营等等,有哪些想法,在日益提倡低碳环保理念背景下,住宅应该如何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等等转变,每个人不用把所有问题都回答,你自己有感想比较多的,可以讲一下。我想咱们发言的顺序就从这儿开始,首先请住建部梁浩处长讲一下。

    梁浩:我应该是绿建的新兵,今天也是来学习,我谈谈个人的体会。最近大家都知道我们修订了绿色建筑新国标,重构了标准体系,把他变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环境宜居五大整体。为什么重构呢?其实我觉得跟我们今天主题很相象,就是把绿色建筑变成一种产品,以人为本,过去绿色建筑定义主要是建筑和自然的关系,现在更加关注建筑和人的关系,就是绿色建筑必须要让老百姓说他好,让人民说绿色建筑好,是未来绿色建筑很重要的指标。

    下一步我们正在做几件事情,一个就是在北京、天津、深圳和浙江几个地方做试点,就是要把室内空气保温、水质等等几个关键性能指标纳入验收,以及房地产开发合同,像住宅保证质量书,说明书中让老百姓感受到绿色建筑的好,这是我们部里面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也是把绿色建筑推动原来是一个工程界专家谈的话题,逐步向人民大众全行业都去关注的问题去转变的过程。

    童悦仲:新标准,3.0版的绿色建筑评定技术标准,是从今年8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现在的概念跟以前又有了很大提升,跟老百姓更贴近,第二位请仲继寿主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员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他本身是结构专业的博士后,请仲继寿总。

    仲继寿:时间比较短,我说两个核心的概念,五市第一个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叫产品回归本原也好,我们从来没把建筑当产品,这是我们住建部,包括设计行业,建筑行业最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举几个关健词就能看出来,比如说装配式结构,我学结构觉得这个词不对,装配式不可能干结构,为什么不是干结构装配式建筑?其实装配式建筑基于干结构凝土还是木结构还是干结构都有装配式的内涵,从住建部开始到我们的标准专家,包括我本人在内,从来没有把他从产品的概念想,如果把他作为一个产品,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商品,商品房,如果一个商品房还存在跑冒滴漏通病还能叫商品吗?我们说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汽车工业,没有完整的建筑工业。建筑部应该叫建筑工业,因为只有工业思维才能把任何一个东西作为产品,无论是系统还是部品,都是一个产品,刚才我听华为也好,听张鹏总也好,他们都是在做产品,不是做我们现在的技术标签化。其实技术标签化是商业行为,不是政策行为,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第二个,我们现在的产品质量是靠政府背书,标准背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大家认为只有国家标准才是最厉害最高的,所以我们政府承担着强大的产品背书功能,只要产品不好,不是找开发商,也不是找政府,老百姓没拿到合格产品。

    第三个过程碎片化,最近我们在工程院研究中国建筑绿色发展战略,我就提了一个,我说绿色建筑不只是建设的问题,运营比建设还难,只有从运营往回推才能想我们建设真正样,房子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无论是传感器,数字感知还是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等等,我就先讲这些。

    童悦仲:运营比建设还要难,建设要考虑到运营,下面请清华大学的孔主任,在大的房地产企业工作多年,现在又回到学校,清华校友。

    孔鹏:我的核心观点就是绿色建筑,绿色这块儿在相当长的时间还是少数人探讨的一个高大上的话题,这是我的主要观点。这个主要观点的支撑大概有两点,第一点,所有商业行为最终要为终端用户创造价值,这是刚才很多嘉宾发表的观点,如果我们给房子买单的这些用户感受不到绿色带来的价值,这个话题就没办法落地,这是我的核心观点,我们在这个链条上做任何工作,包括刚才讲做金融,做技术,做产品,其实我们核心的都要做这个价值传递,而绿色核心价值传递其实更多的是可持续价值,节能减排了,后代好了,我这一代都没好,后代好不好很多人想不到,在这个里面其实他是很难就产品价值传递去落地的问题,他需要一个体系化的和制度化的建设,还有机会。

    第二点回到今天主题,今天主题我觉得讲的很好,回归产品,换句话说我们的建筑到今天为止都只是手工加工品,他都不是工业品,更谈不上科技品,这中间差好几步,为什么是手工业加工品,跟我们发展机制有关,房地产行业其实是资本化和市场化非常高的行业,而且头部企业20强,现在跑了20-30年,20强总市场份额大概30%、50%,所有工业化前提就是标准化和批量化,我们很难实现标准化和批量化,如果没有你就谈不上工业化,这个前提下我们长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建筑还处在手工加工的生产状态,  而且这个状态在目前看起来可能没有得到系统的解决,在这里头可能我想呼吁的就是我们在绿色数字这些前提下,都在探讨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周围把他变成扎扎实实的工业化产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东西才有机会,大概这样,谢谢。

    童悦仲:下一位是谢总,朗诗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朗诗集团在全国很有名做的也非常好,现在也是在五百强里排第59名,规模也很大,请谢总讲一讲。

    谢远建:我个人的观点,历史做成了中国的房地产不是产品,因为买房的人通过买房子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和大幅增长,房地产商通过卖房子也实现了多少首富巨富,是因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条件、环境导致土地飞速上涨,大家实现的是最大的财富游戏,让财富用房子的方式来变现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房子产品好与不好,其实真的不重要,买房的人你买到房子,赚了那么多钱,你心里会得到补偿,因为房子不好你也不会真的找谁去较真,不行你把房子还回来,房地产商能把房子造出来,就能卖掉,还能赚很多钱,谁会费心费力的把房子当做一个产品做好,这是历史原因导致这个产业在之前就不是产品主义,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经过这几年国家的宏观调控,尤其是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且调控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没有放松迹象,大家觉得这个时代好象是改变了,房子真的不再是以前最大的财富游戏的载体,回归到居住了。这时候产品主义的时代才真正到来了,大家通过土地升值赚不到钱的时候,这是对房地产商来说,对消费者来说最好的时代开始了。

    童悦仲:朗诗前些年一直做高品质的住宅,非常不容易,一直他们把品质放在第一位,下面我们请葛洲坝地产总经理助理于昌勇先生发言。

    于昌勇:今天这个对话是产品,刚才谢总也说了,我觉得很认同,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更大深远。现在从我们地产行业当中,从我们自身认知,央企也有社会责任认知,同时也有市场判断,但是最后我们还是认为坚持做好产品,这是我们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自身的判断也是说我们要努力坚持的判断,尽管压力很大,但是我们还在坚持,这就说明我们探讨产品主义,回到这个阶段需要更多人不断坚持,为什么要坚持?这个方向永远是解决人的居住问题,解决产业提升问题,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定是这样。

    第二个,因为今天也谈到绿色、科技、持续,因为我本身也是跟技术在企业里面做技术负责为主,我觉得我们正在探讨的是什么呢?因为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包括建筑里面的新技术概念比较多,但是现在我们需要,尤其我这里需要扎下来研究,深化,沉淀,价值一定要明显的感受到,这个还需要不断的练功,因为概念很多,包括可能可持续,绿色也很多,包括智慧现在手段也很多,5G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再回归到我们以居住为主的产品当中,怎么样能够让居住的人一方面满足他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引领他的想法,我觉得这是需要拼内功的,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堆砌,还是要花心思的,既不要造成人的或者资源的人为的复杂化,同时怎么能够促进人的客户价值体现,这个就是作为我们坚持产品主义地产角度来说不断努力的事情。

    童悦仲:下面请广州荔园集团郭颖总监,荔园一直把品质放在第一位,绿色建筑方面也做的非常好。

    郭颖:今天我被安排到台上的时候,我其实是在出汗的,因为在座全部是业界前辈大咖,以及是非常好的企业代表,而我们是在百亿以内努力拼搏的华南的坚持绿色地产的企业,我觉得可能安排我今天来这里的话是分享一下,作为我们这样一个行业末端的企业或者是不断奋斗的企业,我们的心路历程是怎么回归到产品的,正常来讲我们更多追求利润的企业,因为我们要生存。刚刚谢总也说到,我们已经到了对于追求房子品质的企业最好的时代,确实是这样。我们知道在市场好的时候,因为我是做营销跟品牌出身的,市场疯狂的时候房子是没有沉淀的,而恰恰是在现在住房不炒的大前提之下,以及房子放一放就能翻两番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企业回归本原,回归产品,回归业主需求非常好的时代。

    我们荔园怎么回归到产品呢,以前最美好的时代,开盘清盘是非常快的过程,现在基本上已经所有的房企都是在小步快跑,开发商与代理渠道的爱恨情愁,多痛的领悟,以至于我们也开始回归到产品同样发生客户拦截,价格大战。到后面我们想到从两个方面,已经成为我们业主的角度,我们会一户一户上门走访,对于我们的住宅,对于我们产品有哪些居住体验以及需要提升的地方,在现场我们会蹲点,包括开盘,包括日常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会有这种经验,他们会在现场打电话,对比周边楼盘,这个时候是我们非常好的数据收集的时候,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来说,最初的数据就来自于这个,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笨鸟先飞的方式一点一滴带来更多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是我们做营销或者产品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你不说其实他们是不知道你的爱的,要把这个爱说出来,都要告诉他,否则他感受不到开发商的爱。

    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可能是我们这个企业能做的,同时他对于业主来讲,也是非常好的,因为同时我们会对于物业这块儿的要求,荔园有自己的物业,从一开始摸索到后期建立了多彩社区,可能有一些一点点的用心,业主还是能感受到的,从最初满意度,这个都是我们一门一户上门调研的,60%-80%都是一点一滴的走出来的。从侧面可以给到整个行业同行们的信心,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真正用心回归到品质,回归到服务,还是会被业主认同,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爱,谢谢。

    童悦仲:现在我们调控非常严格,上个月10月份,全国二手房环比70个城市,已经有一半以上是处于下降和持平状态,在北京也可以感受到,从开发商嘴里说出来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开发商的境界,格局,真正为消费者来考虑,我相信你们有这种想法,企业将来肯定会越做越好。第一轮发言最后一位,bpi照明设计的田总。

    田鑫:在座各位其实都是我的甲方,不管是建筑师还是开发商,今天坐在这里就是我们主办方还有在座各位,其实就是要回到所谓的产品专业主义,把建筑作为产品来看的这样一个体现,我觉得是比较小的专业到建筑流程里面,大家希望从不同的视角听不同方向的声音,刚才听到各位,不管是我们建筑还处于一个手工业的阶段,他也是一个产品,他原来是理财产品,今天我们再去提他的运营服务品质,其实我们就是在讲真正的使用的产品,因为只有一个使用产品,他有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我们原来,我交付给你之后,你关注的只是货币价格的提升,其实我们只有讲到服务,讲到运营的时候,我把一个产品交付给你,不光是把这个东西给你,产生的过程里面给你提供一个完整的服务,这也是刚才王会长提到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提供的是全过程的服务概念,另外就是刚才我们有很多朋友提到了价值的东西,其实产品就是有他的价值跟他的品质,这三者组成的,其实说到价值,我们就说到标准,所有市场上成熟的产品必然是有他成熟的标准,标准当然是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是肯定是随着社会或者顾客不同需求的改变不断的升级。

    我们刚才也看到绿色建筑现在已经到了3.0的阶段,我们是美国的公司,对于一些其他的国家标准也有了解,比如类似绿建,他整个的过程也是在不断的迭代,比如他今天看的就不是原来那些指标了,就已经是看实际的指标,而不是原来纸面上的指标,这样就把原来既有的建筑拉到评价体系中来。我觉得标准制定,既是指引我们产品制造业,其实也是引导消费者的,让消费者理解这个产品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我觉得标准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现在我们也有注意到,包括我们自己也在不断的接到一些在座的或者是其他开发商对于标准,特别是照明方面的标准,希望我们来制定。我们觉得这可能都是反映了所谓的产品专业主义的回归,不光是字面上,纸面上的意义,实际上确实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或者回到我们的行业中。

    童悦仲:第一轮发言到此结束,第二个问题回归我们这次的主题,产品专业主义回归,有请梁总。

    梁浩:这个行业的体量很大,其实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很大,但是他的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比较低,信息化水平比较低,数字化程度比较低,据相关统计可能是高于农业。第二个就是节能环保水平还是比较低,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有两个翅膀,可能是为建筑产业助力转型升级的,一个是绿色一个是科技。绿色科技我们认为他将为我们20几万亿的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绿色包括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以及未来的零能耗,都是我们的绿色范畴。

    还有科技,第一个,我们在各地推行立法,浙江、江苏、河北都有绿色建筑条例,为这项工作有上位法的依托,第二推动市场化氛围,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以彰显,绿色金融,绿色保险怎么加持绿色建筑都是以后工作很重要的方向。第三个,加大产学研用综合的平台建设,加强产业界,学术界,政府国际机构、金融机构这些协同创新的工作,我们干各种活动,出台各种文件都是产学研用这么一个平台方式来进行。大概是这样一些想法。

    童悦仲:以后大家要搞绿色建筑多跟梁处长联系。

    仲继寿:刚才我谈了工业的认识,现在我想把话说全了,建筑业,建筑工业和服务也,建筑工业是基础,无论是高科技,装配式建筑等等都是建筑工业产品形式的集成,建筑服务业其实我们没有,不可能有一个房子就是用来养老的,青年公寓的,他应该是通用住宅的概念,这个房子应该是人的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养老只是这个需求中阶段的服务,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个人的建议是简化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刚才梁处也说了,绿色标准三个方面,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可持续问题,把这三个关系解决好了,或者主动式建筑的概念,在节能环保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不断的迭代。

    第二, 企业标准将成为最重要的标准,不同企业面对不同客户会提供不同产品,当然也基于不同的技术迭代,我个人国家将进一步鼓励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国家标准基础之上,从而鼓励我们的产品创新,让真正每一个企业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产品一定是基于安全健康和可持续的,企业应该在标准创新和产品创新上走的更快,才能适应不变的市场或者变化的市场。

    孔鹏:从开发企业到清华科研平台,从实践回到理论到行业上的思考,其实我也继续回应刚才那个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房子为什么多样性这么大,有三个核心原因,第一个我刚才提到的,开发主体非常多,第二个原因客户需求差异从民租房差异非常多,气侯需求差异非常多,三个网格加在一起,总量很大的行业,如果把三个做成一个网格分到每一个点上的产品,多样性和差异性非常非常多,所以你试图在这个上面通过装配式,通过什么东西找到他的核心其实是蛮难的,可持续中心提出我们核心做的事情是绿色数字人居,绿色是目的,数字是手段,人居是应用场景,就是把核心的,把绿色价值做到传递和回归。

    刚才朗诗老总发言,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其中我也有点悲凉,他说最好的时代来了,我们发现新建住宅的90%已经来了,我们只剩下10%的房子能盖好东西了,当我们认知他重要的时候已经变得很惨了,这个里面我们这个行业更多要关注存量的绿色和数字化提升问题,因为开发商没办法,他要做这个行业,要做精品,但是我们要关注存量,存量提升就要做绿色价值传导,绿色价值传导一定希望他的房子保值增值,除了功能就是保值增值,如果你的房子绿色改造,绿色表现,房子保值增值能够直接联系,就有动力。我分享一个瑞典的案例,他的房子有一个评级体系,在评级体系中就是环保绿色评级体系,如果不达标你的房子就不能上市交易,如果标准高,税费就低,这样他的利得很强,瑞典人没事就在改造房子升级房子,为什么,是因为让他的房子保值增值,有动力。

    谢远建:谈到回归房子产品专业主义,谈点我在企业这么多年的体会,首先要尊重人性,因为我之前不把他当产品,扭曲了很多环节,最终房子造出来以后里面有太多非人性的东西,用起来不方便,更不要说里面还要存在一些损害健康,导致一些其他方方面面的问题,还包括其他行业从来没有过的,说这个东西还有行业的产品通病,质量通病,这些事都是反人性的。所以我想第一个,我们得回归人性。

    第二个要尊重市场,我们市场上的消费者,因为中国的社会特性,分层非常多,房子从几千块钱,一万块钱到几十万亿的都有,消费客群差别特别大,市场其实对产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能尊重市场就会使得我们的产品没有匹配合适的人,他的效用会打很大的折扣,这个方面是最大的不绿色。第三个要尊重专业,现代产品里面有太多维度,就像刚才光做照明的,任何一个维度都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专业价值发挥得好会让产品,让消费者得到很多的收益,尤其是像房子这种几十年都需要使用的东西,需要我们专业真正的去创造价值,但是这种专业价值的创造,必须首先尊重专业人员的价值。他才有发挥的空间,但是这里面我也对专业人员要多说一句,因为我也是专业出身,我们不能因为专业被提升到过高的高度以后过度产品,过度性能,这往往是使大家对专业程度下降,真正把价值创造作为专业的根本,我就说这些,谢谢。

    于昌勇: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谈产品的话,刚才大家也谈到了,我们还是要产品全面,而不只是局部,我们作为地产的角度来说,还是要人、产品、生活、服务、理念,这些方面我们都要考虑到,尤其我们做产品牵头工作一定要这样全面,好的房子再加上好的绿色科技的改善,包括像智慧我们也积极拥抱,数字积极拥抱,怎么在家庭层面,社区层面,生活层面很便捷的解决,高效的解决而不是多出来了,有人说各个地产都有APP,有APP之后没有多大作用。这些方面是可能接下来在产品当中我们要全面不断探索的,形成了像企业实践的积累,不断的探索。

    郭颖:房子现在已经开始从交易的属性转向到了居住属性甚至是情感属性,这点我相信大部分还是认同的,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讲,之前一直在做绿色建筑,前面发言的领导也都说了,我们要回归到需求,回归到市场,回归到人,在第二代绿色健康住宅体系,也就是我们产品标准化推出来之后,我们会将可试用的绿色建筑和我们的健康住宅联系到一起,因为其实也是之前在上一个月,也是清华建筑研究院说过,也做过调研,我们大部分的业主已经将原有对舒适第一位的追求,对价格第二位的追求变成了健康追求体系,所以我们这条路是不会错的,第二点,我们自己对于业主的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本身是有限的,但是服务是无穷的,对于相应配套的服务,我觉得也是必须的,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的体会就是这样子的。

    田鑫:产品的专业主义,专业主义稍微查了一下,里面有一个其实就是有显见性,当然顾客至上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先见性我前段刚好看了一个访谈,是一位牛津大学的华裔人类学家,其实大家很多也会注意到,他提的词可能更专业一点,现在我们处在附近在消失的时代,附近消失就是我们的行动不再是线性的行动,我们原来想时间,原来说到哪儿一袋烟的时间,或者一个小时,居住环境提供的不仅仅是住的场所,其实应该提供的也是人跟人之间活动的关系,所以我想是不是我们把他稍微看的远一点,是不是应该建筑,特别是我们居住的建筑,我们也要考虑怎么引导人的行动线的问题,把我们附近留下来,让我们人跟人之间还是有面对面沟通交流,产生情感的机会。谢谢。

    童悦仲:谢谢,第一场的圆桌论坛到此结束,感谢七位嘉宾精采分享,希望咱们今后把产品做的更好。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华为智慧园区业务部CTO王结红带来《科技赋予建筑以生命——华为智慧园区实践》主题演讲。

    王结红:各位嘉宾下午好,首先介绍一下华为公司,华为公司在IT行业来说,大家也不用去讲那么多了,在建筑行业我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吧,华为公司现有员工大概是19.4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9万人,在全球有170多个国家发展自己的业务,在全球的品牌排名是68位,在世界500强排名72位,以前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什么?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我们现在因为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和云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把我们2017年自己的愿景改为把数字世界代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我在华为公司,第一张图片可以看出来,那时候是我第一个项目,华为公司的一号楼,当时这个楼一个厂房,我们拿过来做了改建,做我们员工的研发。这时候华为公司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物业,华为公司在科技园南曲发展到了年产值大概是10亿的水平,我们扩展空间完全不够,随后展开了在1997年展开了版权基地建设,版权基地通过十年建设,从十亿的公司变成百亿人民币企业。2000年,华为冬天我过去以后我们发现我们必须要迎接大市场和大的业务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展开了全国的建设,我们在全国六个地区进了我们的办事处,代表处,我们的研发中心。

    在这个研发中心开发前后差不多经历了十年,在这个十年华为公司从百亿人民币的企业变成了百亿美元企业,从2008年开始我们展开了全球的一些建设,业务扩展到全球170个国家,从百亿美金的公司变成千亿美金的公司,所以华为的建筑也见证了华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随着华为的业务发展,华为园区从深圳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全球。为什么华为公司对建筑这么重视?

    我们始终认为,建筑也是一种生产力,我在2002年还是2003年的时候接待一个客户,客户说了一句话,认为华为能够把自己的房子建的这么好,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你们不把产品做好,在这块儿我们认为建筑业是生产力,是公司品牌代言人,其次能够提供舒适的空间给我们的员工,我们员工生产效率跟他的创意一定会得到激发。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更多的只有是让绿色园林式的建筑,让员工保持他的开发的创意源泉,但是华为公司建筑一样面临一堆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建筑设计,华为公司所有建筑都不是一个风格,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建筑师众多,管理起来非常困难。

    第二个建设跨度非常大,在不同区域建设不同的自己研究所,而且这种研究所功能要求不一样,所以他面临的各种方面的当地施工或者建设方,跟我们一些流程上的冲突。第三个园区运营,作为一个建筑来说,只要建成以后,一定要运营起来,要给员工,给你使用者提供服务,建筑才能活起来。

    基于这种情况下,华为公司2012年的时候就建立自己内部的基建管理平台,我们进行有效的协同,进行优质的服务,实际上我们就是基于项目把各参建方共同组合在一个平台上,底层数据进行打通让大家进行共享,对于我们外部接口,包括设计师,包括我们的监理工程师,包括建造上,都可以通过外部入口直接登录到这个平台,内部平台把我们从设计到采购到工程管理,到后期运营,全部都纳在一个平台上协同作战,我们分成五个阶段,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在运行中,而且从使用效率来说,还是非常有效的。我们现在使用的面积超过了80多万,90万,甲方投入的管理人员不超过20个人。

    但是今天华为面临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建,多年建立了积累,导致服务华和运营华变成了我们非常大的挑战。用管理方式是无法适应华为行政服务的变化的,我们的管理对象超过六百万个,我们的业务子系统超过60个,办公场所占全球,超过一千个,行政服务人员,原来2016年的时候是3200个,供应商超过1万多家,我们园区业务面临安全管理,体验,我们的成本,我们的效益这块儿极大的挑战。

    为什么这么说?全球170个国家,首先员工安全必须要保障,尤其是战乱国家,这是底线,第二个不同园区要跟所有员工提供同样的行政服务,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我们必须要建立高校的运营体制,建立管理成本,否则一个企业成本会越来越高级,第四个,我们的效果,支撑2016年的时候是16.5万人的行政管理,我们认为这个效率有极大的可挖掘的地方。

    但是我们发现,物理空间的数字化是我们管理智慧化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管理自由滑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同的系统打通数据,达不到智慧,这个数据打的通,并不是建设阶段投入够不够的问题,也不是品牌选择档次高低的问题,实际上存在行业的壁垒,数据规约的互不兼容,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没有办法联动。所以我们在2017年元月,内部发起了我们自己的内部变革项目,我们这个变革项目就是要把我们的园区智慧化,园区智慧化首先第一个就是以用户为核心,使用为核心,我们要打造极致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实际上我们实现了安全可控,运营卓越和成本精益,这块也驱动了华为行政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他实际上把我们管理对象数字化,把我们的流程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以后,可以告诉大家结果是3300人减成了现在750个人,对全球19.4万人提供服务。

    这是我们在高教会上的拍摄片断,大家看一看我们现在的一些成果。

    怎么样实现刚才那些场景?实际上通过我们公司内部的IT和CT技术,也就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来打造沃土数字平台,基于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技术,我们封装了十多个组件,这十个组件可以作为数字世界底座来连接各个子系统,给我们用户侧提供各种服务,场景化的服务。

    从我们自己的内容实践总结了一下,沃土数字平台的价值,价值实际上是连接了万物,赋予建筑业生命,为什么这样说呢?可以让单业态多系统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园区与社会资源之间的融合。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保证他的主干稳定,末梢灵活,也就是我们可以支持各个园区通过平台进行定制化的开发,实现对于客户的个性化的诉求管理。

    我们上了数字平台以后,实际上实现了几个创新,第一个业务创新,基于沃土数字平台,我们可以解构所有场景进行重组,实现智慧化应用。第二个方面我们实现了运营模式创新,原来我们都是计划模式,我们实现了按需管理模式,我们大家都知道,物业进行配制都是按平米数配制能源,到最后很多地方是不需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堂大嫂清洁的时候需要更频繁,但是有些没有人用的时候,没有必要再打扫一遍,我们要实现的是园区计划模式改到按需模式,园区也实现可管可控。

    第三个方面,我们新技术为创新带来无限可能,比如说通过我们的弱点系统IP,可以把多线变一线,一线变无线。基于现在的5G的贴片技术,可以实现室内wifi解决同频干扰的问题,在我们公司内部已经开始在部署。

    第二个,刚才张总也说了,实际上我们会通过智能家居实现门内门外,院内院外,实现各种数据交换,实现各种数据平台打通,实现数字化底座的构建。通过5G技术也可以实现AI演进,可以实施判定这些人到底符不符合,有没有上黑名单或者是不是你院里的人,包括可以通过一些智能机器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比如园区非常发散,我们通过无人机进行巡航巡检。

    在华为公司来说,我们一直想倡导的就是需要平台加生态,希望在平台上聚合我们生态,建立标准,重新定义我们园区,最近我们跟国家治标委,包括勘察协会共同探讨怎么样把我们一些实践纳入到整个的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标准之内,在12月16号在深圳开发布会,针对华为公司总结的智慧园区白皮书,大家有空可以一起去看一看,为整个社会智慧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华为公司对我们的园区做了一个品牌的命名,Hicampus,我们希望每一个园区都智慧化,拼起来就是万物互联的智慧世界。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业务管理处副处长赵建勋赵建勋带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进展与挑战》 主题演讲。

     赵建勋:尊敬的各位建筑领域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么宝贵的机会向各位专家介绍一下金融领域,或者我们行在支持绿色建筑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跟遇到的一些挑战,我想这是非常好的平台。我们愿意以金融人的视角跟大家汇报介绍我们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情况和遇到的一些挑战。

    今天我的介绍大概三个部分,第一个进展,目前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建筑,大概是什么样的状态,第二个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第三个,能不能有一些推进或者有一些建议,下一步大家一起能够形成合力,促进绿色建筑更好的发展。

    首先我们这些年搞绿色金融,金融领域搞绿色金融时间也蛮长了,尤其对于绿色建筑发展,我们觉得意义非常非常重大,左边讲了三点,五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加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第三也是应对气侯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相关的专家也都做过预测,中国在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大风,我们的时间可能越来越短,最近刚刚正在召开的联合国气侯变化大会可能又更加提出来,我们人类对气侯变化和温室气体增加问题,我们需要下一步做更多更多努力,我们中国在绿色金融这个领域。

    首先在2016年我们制订了全国性的绿色金融定义,为了支持环境改善,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非常清晰的给出了我们绿色金融的方向,包括相关的融资服务,运营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不光是绿色融资还要防风险,接下来金融领域关于我们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国际上相关的金融标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这里面的内容不管是这六个文件的哪一个,五士塔实质上对绿色建筑的认可,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什么这么讲,除了绿建其他领域,我们对这个项目是不是绿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但是在绿建各子领域,大家从未达成如此一致的共识,哪怕国际上。这在金融角度来看,我们对这个事情,金融产品绿色属性达成共识,就为他下一步搞资金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流转都打开了很好的技术基础,这个里面有很好的,中国目前已经实现了政策方面的共识。

    今年年初发改委出台的绿色指导目录,2019年版,除了绿色建筑之外又把我们绿色领域的概念做了更详细的扩展和介绍,包括绿色建材生产制造,包括超低能耗建筑,包括绿色建筑,包括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装配式建筑,物流、绿色仓储以及海绵城市,这些内容以前很多是陌生的,正因为有了国家发改委标准我们更加聚焦更加明确,也可以报告一下,现在金融监管部门正在修订全国绿色金融统计制度,包括信贷贷款,这里面大家达成了一样的共识,把这六类的内容放在未来金融机构支持大的绿色建筑概念下的六个细分领域,更加精准支持我们绿色领域。

    后面两个是国际标准,不管是搞房地产开发、施工还是运营,资金是很重要的,低成本资金,长期限资金对我们更加重要,从国际上来看我们可能具备这样的市场、这样的机会,资金端是有的,大家知道欧盟现在走入了副利率时代,希望投到绿色领域的资金是有的,但是他们缺少资产,他们发现中国是在全球领域政治、经济都是最稳定的国家,他们希望有机会来支持中国绿色发展,  在整个领域里面,他们最看好的就是我们绿色建筑领域,这是我今年到英国跟他们交流,他们普遍资金方表达的希望支持中国绿建发展的意愿。但是这里面他们的要求也很清楚,就是我们中国的绿建是不是真真正正的有环保效益、绿色效益、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我们做了绿色金融资产之后相关信息披露能不能经得住别人的考验,我们有没有量化的东西能够通过技术翻译成金融,披露给投资者,这是我们面对的很大的挑战。

    刚才我非常高兴的看到张总讲了很多数据方面的东西,这是国际上最喜欢的,任何事情要通过数据说话,当然需要我们绿色领域跟金融领域比较有关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环保属性,一个经济效益,这两个东西我相信通过我们的绿色技术的专业系统都能够实现,只是我们金融和地产或者产业怎么合作的问题。这块儿想跟大家报告一下,在国际上有绿色债券研究,开发商很多已经到境外发债,那你就要符合人家的绿色债券原则,信息披露原则,技术标准要符合,当然他们比较开放,满足区域、国家、国际认可标准,别人都认可,这就是可以共同,不同的技术标准,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绿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和平台。我想说对于欧盟最新的动向,欧盟绿色债券标准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下,关于新建绿色建筑要提高到零能耗的水平,标准很简单,别排放温室气体,既有的建筑要达到能效等级B级,相对比较好的,改造完以后达到这种效果。

    除了这个之外,欧盟下一步有了这个技术标准之后就要对金融标准,跟这个有关,我们要在境外的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或进行融资的话就要考虑人家的技术要求,人家认不认可我们做的绿建项目,这个事情对我们很重要,包括他们的一些市场机制方面的设计,跟我们的技术标准做了比较高的沟通。比如说英国,存量的住宅要进行租赁的话,要达到B级或者E级标准,这是市场的游戏规则,中国是不是有这种,怎么样激发老百姓对绿色建筑或者节能建筑的消费需求,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和重大课题,我们的供给侧都在建绿建,都说我们的绿建好,但为什么老百姓不买账,这是我们金融机构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我们消费市场,市场时机是大大缩水,我们搞任何领域投资之前这个市场都要判断有多大,真真正正有效市场有多大,我们要想方设法的促进整个消费者的提升,切切实实给老百姓真正的感受,德育于我们国家新的绿色建筑平台标准颁布,老百姓体验更加重视,以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这是我想跟大家汇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方面形成的共识。

    第二个,我们在政策方面近几年的推进也是非常快,从第三轮开始,我们开始关注金融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方面的作用,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的事件,2018年对我们金融支持北方清洁采暖开展研究,我也参加过一些地方调研,考虑怎么样通过金融手段支持供采暖方面的问题。这个模式我觉得以前可能不是很多,以后我们感觉会越来越多。

    第三个,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首次成立了绿色金融委员会,我们也在积极的谋求看能不能加入到这个里面,利用建筑领域既有的交流平台,多多的和我们的建筑领域专家进行交流,这样的话,能够更快的,更好的相向而行,这样大家能够一起推动,同时2019年也由中国建筑协会和中央财经大学共同发布了建筑绿色化的指引,也是帮助我们用技术的手段怎样评估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技术风险。加上我们现有的风控手段,在既有建筑,融资包括产品方面可能就会有提升。

    最后国家也在探索,我们是不是原则一些试点地区进行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试点城市,我们搞区域性的实验,因为房地产开发这个领域很敏感,但是我们在不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在某些地方,局部做实验,监管部门正在积极的推动,包括我们的住建部门也在积极推动这个事情,金融机构也很积极,从这个方面来讲,政策这两年的发展是非常非常快的。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到底金融机构能做一些啥,这两年也有系列创新,比如说在于2018年的时候通过债务融资工具的手段,来支持我们绿色保障房的建设,这也是全国首单的,在银行间市场打通全流程的项目,以前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技术资料都没走通过,2018年我们走通一次,并且我们哪些能够融合的时候,和我们技术要件材料要求,时间节点上开始有了认识,可以进行前期的战略融资。

    第二个,国内首款抵押支持证券,我们行专门投资了这类业务,只有参与才能知道这个里面的运作。

    第三个,全国的关于绿色建筑的性能保险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性能保险,现在金融机构面临一个挑战,我们新的绿建评价标志取消了设计标识,我们怎么在开发商前面需要资金的时候,来判断这个项目是不是绿建,所以我们目前探索的一种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性能保险的方式。还有房地产开发企业,ESG管理方面有些地方还需要提高,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国目前我们的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资本市场越来越开放,包括境外的专业机构对我们的上市公司都进行ES评级,如果评级高,得分高,在市值管理方面就会有优势,这块儿来说大家可能需要检视一下自己,看看国际第三方MMCI等等英国美国公司对我们上市公司的评价,哪些有欠缺,这方面需要我们尽快弥补。

    还有我们的信息披露在不断的推进,这个很重要,我们的资金怎么样更便宜,大家说可能跟金融机构关注的就是需要我们资金成本降低,但是实际上国外专业投资者或者我们自己发债权募集资金,需要我们向专业投资者披露我们项目的绿色表现,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这个表现需要我们长时间的连续性的数据,既包括自己的环境表现,也包括物业价值的提升,都需要披露,这个方面朗诗等等先行者已经有了动作,这就是我们金融机构追求的,如果能做到都像老师一期项目,都做完之后抵押率和传统的不一样了,这样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搞呢?首付款不一样了,抵押率不一样了,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东西。

    挑战,第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现在金融领域的做法是在维持保证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调结构,在有限的房地产信贷资源里面我们愿意更多的投绿建,这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今年非常困难,我们新增了一单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绿建,这样一点一点渡过,支持绿建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在很重要,还有就是我们消费者的需求,这个里面我们今年专门开发了个人绿色消费贷款指引,对个人消费的支持,这是最大的短板,消费者不认可,现在情况下,如果我们给一定的激励政策让消费者优先考虑绿建,有可能这是转型比较好的时机,因为在房价突飞猛进的时候,融资很方便的时候可能不考虑绿建。还有我们信息披露,我们的信息,我们的信用机制体系,这是短板,如果前些年大家承诺了涉及绿建,最后没有绿建但是没有任何惩戒,大家都宣称自己是绿建,我们的市场信用机制需要建设,一方面我们银行机构有自律组织,监管部门也会有信用中国的惩戒机制,这个东西发挥作用之后,我想我们的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的钱可能就可以少花。

    思考和建议,第一个监管部门方面,我们中国幼一个很大的需要提升的地方,就是怎样将我们的性能,绿色建筑性能,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老百姓没有得到真真正正实惠,还有物业能不能保值增值,这个东西怎么内生化,需要我们做机制上的设计。比如说我们今天上午有些专家在讲,如果把每个楼量化的测算出他的排放量,碳排放量,减排量之后,这些东西通过交易机制,排污权和碳排放交易机制,老百姓真真正正得到好处,这种事情需要我们多多考虑,让我们中长期的节能环保资金看到我们这方面的效益,因为现在社会上的。

    比如说养老基金,包括保险资金都愿意做中长期的绿色投资,因为这个风险比较小,监管部门有要求,大家也需要中长期资金,低成本资金,我们怎么样符合金融方面的需求,这是我们共同需要进一步交流的问题,信用机制建立,不能让这些失信者老不承担责任,消费机制建立,对公益性的项目能不能把功用资源,比如现在我们搞绿建就是四节约一环保,大部分是政府获得的效益,怎么给老百姓获得效益,这个方面我们一些公共资源能不能优先给绿色建筑居住者,城市中心拥挤地段停车位,甚至是上医院拍号的优先便利服务,能不能让有责任的公民优先享受,这个是需要带动的。我们金融机构也愿意通过绿色理财发送方式,给我们有绿色意识的百姓或者是公众让他们有更多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认可机会,我们有很多很多想法。这个也需要跟开发商一起来搞,最后希望充分的信息披露,耽误大家时间,谢谢。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带来《数字科技焕新城市人居》主题演讲。

    张鹏:大家好,绿色成了必谈的主流趋势,刚才主要讲大格局、大定理、大战略,讲一讲企业实践,最近作为地产商大家都知道经济下行压力特别大,我们进到城市就是深究客户、市场、周期,现在都叠在一起,稍微一不注意就陷在其中。但是我们研究越深,心理越来越有一种敬畏和后怕,城市的发展带来生态环境,高能耗,城市管理一系列的城市病,千城一面,最近我给他定义叫城市商把商引到企业管理里,我们现在不去探讨技术语言,简单的说我们认为当地产商进到任何一个城市的时候,要走副商的道路,就是给城市注入太多无效能源,无效能量和无序管理,怎么地产商承担起副商的责任,找到他的利器,找到他的策略。

    先看看我们面临的时代,城市化,2018年现在全球35亿人居住在城市里,2030年50亿,现在我们监测一个数据,140万人进入城市,其中60-70%都是中国从乡村小城镇进入到大城市,所以刚才王会长谈到越来越多的城市谈到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等等,所有背后的技术逻辑,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不断的迭代,我今年一年去了新加坡三趟,主要谈智慧城市,智慧国很多相关的业务,底下这个动画很有意思,我们底下的一家公司,把新加坡一比一的还原了一个精度,我们做数字孪生五个等级,这是最低的等级,用了七天提交了这么一个方案,签了一个大单。实际上我们是向新加坡学习去了,相当于我们发改委的主任,聊了一天,我就说您就一句话,告诉我新加坡的2025智慧国要干什么,讲了很多,最后就是3C,链接收集和理解。

    链接就是要把新加坡大小街道,跟我们现在格子管理似的,装满5G、4G传感器,收集要把医疗、养老、交通、商业、政府服务实时采集数据,新加坡能做到,因为他太小了,理解是什么呢?就是做分享、变现监控和国家管理,城市管理。当然中国现在2018年提出了数字中国大战略,各个城市因城施政,每个城市进展不太一样。我们参与了大约一百个城市的数字城市战略策略实施,所以回到企业,说你讲这些干什么,地产我们作为一家绿色科技,舒适节能数字互联产业运营商一直在思考,既然规模已经很难跟头部再去追逐,必须要转型升级,所以我们提出来,要把这三件事情做好,要从建筑的端侧,社区网侧,城市云侧,把数字化建模,数字化的链接和数字化商业应用在这几年彻底搭建出来。

    当然我也认为数据是底层逻辑,数字是上层建筑,所以做了如下的一些实践,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报告一下,我们走的是一条数字科技或者绿色科技的企业发展战略,或者是路线。我们把企业的技术路线分为这么两条,一个是硬科技,一个是黑科技,我理解刚才王会长讲的硬科技,技术和建筑整体融合和最后呈现出产品,这都是硬科技,从BIM应用到物理仿真到后期应用,就是在图纸建设应用阶段可追溯,可操控,什么技术手段能实现他,并且把这些技术系统都打通,底层要打通,数据库要是一个,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黑科技我们要干的是什么,ARVR包括区块链等等,要让建筑有大脑,社区有大脑,城市有大脑,而且还不是纯技术应用,要把他变现成商业模式这才是企业要干的事,企业不干这个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把地产商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总体的从三个维度开始搭建自己地产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今年我关注大部分讲地产数字化,主要讲企业管理,拿多少地,卖多少房,数据回传回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没问题,但是没有跟建设的全周期和客户需求,消费需求相结合的数字化,我们认为还不完全,我们是在后面两条路线上下了点工夫,第一,数字建筑。地产商是用什么跟社会融合在一起,就是建设的产品,我们认为建筑既是传感器又是收集数据的中转站,当代这些年不管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主动式建筑还是超低能耗建筑,当然我们也做了一部分建筑,投入产出比还没有完全呈现出来,但是我们做的大部分都是超低能耗建筑,我们在长江以南,这样的城市冬天暖用地缘热泵,清洁能源最早5块钱,现在老百姓说60天不行,得90天,每平米收15块,就收15块还把物业工人工资加进去还收支持平,降低了大量的维护成本。

    我们所有这一切,包括隔热降噪,都要在设计图纸的时候1:1厘米级的记录下来,为什么?等房子进去,人进去以后,五年十年还能可追溯可调节,找到当时的设计源头,这个例子我们大家看一下,这是我在通州副中心建造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主操刀是庄惟敏先生,他是用人体胸腔设计理念不断的让建筑跟外界环境相互响应,现在目前是中国第一个开发商做的,受到主动式建筑联盟评选的第一个项目,所有的建设的过程,就是我刚才谈到,从设计图纸开始,哪怕一个零部件,哪怕一个地下机房,很小的一个零件,都是可追溯,数字感知数据收集到我们信息中心。做到数字全生命周期的建设。

    第二个案例跟大家讲一讲,这是我们在顺义17万平米住宅启动区做了一点真正尝试,首先是装配式,结构装配式,精装装配式,现场加工拼装七天,进去以后零甲醛,现在对外开放。主动房技术,健康建筑系统的所有指标都满足,适老化设备这些都不说了。

    拼装和呈现出来以后,包括住建部很多专家都去进行了评定也好,指导也好,我们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这个对企业的实践来讲有很大的裨益,在屋子里面我们还大量的应用了数字科技和智能家居体系,比如说魔镜系统,马桶能收集人的基本健康指数,比如说智能化的床,智能化的桌子,智能化的椅子,一键窗帘,技术这件事只要你想做,都没问题。但是要想把他集成在一起,应用起来,并且把他产业化商品化,这个路还比较漫长,前两天我请聂会长,因为他做养老,我说你给我指导指导,他进到屋子里以后说你这科技用的太多了,老年人不需要。我说是没问题的,首先在技术方面我们把他都实践尝试整理出来,但是当我商品化,产业化应用时候,一定是适配他,不会技术绑架生活,而是生活享受技术带来的健康舒适便利,这是我们提到的数字建筑的实践。

    第二,数字家园。其实开发商手里最多的就是社区,大量把自己的社区交出去以后,能不能以终为始,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尝试,这个大家其实都已经很熟悉了,现在我认为越来越有活力,因为他的商业场景从幼儿园一直到适老,到酒店到联合办公到书店等等,以居住为主,绿色三星,健康建筑,但是有一点我们之前没有解决掉,现在解决掉了,就是把所有的商业里面的设施设备,空气跟人体相关的数据,所有不同场景人的消费需求,社区里的安全,危险源识别,高空抛物,怎么能集成到一套数据上,我们的VR,AR和当代一起联合研发推出了这个产品。所以15号我们在中英联盟的一个会上正式公布当代置业的AI社区,运转已经运转了大半年,物业公司已经离不开他了。

    体系上线以后物业公司减了15个人,在一个社区物业公司减人,当然AI社区不仅仅是做社区了,酒店、商店等等,所有的场景,这些数据过去都是零散的掌握在不同的商业手中,能不能集成到一起,五我们在这方面再想一想,大的工夫,明年三月份我们会推出另外一个产品,第三,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我们是这么思考的,一个地产商不管大小,反正是参与城市进化重要的经历者,要自我约束,自我进化,你要知道你这个城市一百年带来了什么,是垃圾还是建筑还是产品,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承担责任,我觉得今后是有责任的开发商,绿色的开发商应该承担起来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开发商在参与城市建设已经不纯粹是一个物理世界了。

    一定交出去的作品,交出去的产品,还有一个一比一的数字孪生的虚拟世界,数字孪生世界。把你要交付的产品模拟跑一遍,把成本质量提前都用数字算法计算出来,降低成本,同时在交出去一个实体,交出去实体以后还要交给运营方,把建筑空间和人叠加在一起的一比一的数字孪生产品,这件事情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深圳,跟深圳市政府达成了战略协议,2千平方公里,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深圳还原了第二个等级,因为这个等级是这样,到厘米级的时候成本比较高,可能在无人交通、手术、动漫需要,做城市管理第一级第二级就完全足够他的使用了。所以城市数据的汇聚与融合,大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反向操作,都是这个平台重要的作用。

    这一年我们大约跟二百个城市都签了战略协议,并且推出数字孪生城市的平台,供政府使用。大家看一下这两个画面,这是合肥城市给管理平台,一个是真实世界,一个是一比一的虚拟世界,他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把你的交通、商业、养老甚至是党建都能在这个平台中同时跑起来,同时运用数字算法解决其中城市管理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交通这个地方堵了,迅速把后面的车做分流,这就是城市管理数字孪生平台重要的作用,包括华为,还有华为的朋友也要讲,跟华为的合作。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我们的战略就是在技术路线上,在绿色科技、数字科技上,我们认为数字建筑就是为城市提供健康舒适的人居体验,数字家园是不同场景下的生活方式,数字城市是让这个城市生命力的再次激活。

    回到我一开始所讲的事情,怎么能删减,让企业更有效率,给城市带来活力,城市再开发也好,要把建设强度降下来,要让人在里面舒适,宜居,同时留下百年作品,数字化是穿透的方法和手段,提前把他布局好,安排好。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熵减就是成绩,谢谢大家。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带来《未来已来与哲学思辨——绿色建造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王铁宏:感谢单总的邀请,很高兴能跟各位交流关于我们建筑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和各位是上下游关系,在我们行业有一句话,不会当已方就不会当甲方,我们会当已方,我们想把已方的一些想法跟各位甲方的人说一说,我的题目是未来已来与哲学思辨,主要是讨论我们建筑产业的绿色建造与高质量发展问题。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8年全国建筑产业总产值达到了23.5万亿,从业者超过5千万,5567万。当前我们发展的格局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与此同时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跨越又超乎异常的讯们,所以我们在这个形势下,要有一些哲学思考,所以未来已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要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出体制机制症结,拿出解决办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确保质量。

    总重要是两个,一个是设计施工总承包市场模式,一个是PPP模式。EPC是要营造甲乙双方理性契约关系,让这个总承包体能够通过自身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来实现更好,更省,更快,在这个前提下是低价中标,设计施工分类的低价中标明明就是陷井,最后两败俱伤。

    鼓励设计施工总承包,工业项目完全实现了设计施工总承包,剩下就是我们最后堡垒,城市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现在要大力推。在推EPC的同时,PPP不期而遇,PPP是解决什么问题?就是刚才我说那句话,不会当已方就不会当甲方,过去我们很多公共投资项目甲方,最后发现没有不超概算的,没有不超工期的,甚至很多出现腐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要通过PPP,会当已方的人都来当甲方了,他们必然要追求优化设计缩短工期节省投资,但是很遗憾,推行之初投资回报率太高了,高到什么程度?高到拿到PPP项目的新业主都在那里,你PPP,我PPP,他PPP了,投资回报率太高,竞争不充分,民营企业没有进来。

    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没有关注他的真正要义,要解决会当已方的人来当甲方,优化设计,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清华大学一位院士走了全国发现很多市政桥梁可以优化,只要优化桥梁更美观,可以节省15%,我是学黏土工程的,很多工程勘察精度都不够,很多甲方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设计再保守,底板加厚,最后羊毛都要出在羊身上,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两个制度。

    未来已来转型升级,怎么转?我们分析大概这么几个,一个是转模式,一个是EPC,一个是PPP,PPP想让这些大央企国企真正转型到做PPP,做EPC,这是你的核心能力,不要再往下面低层次走,转方式,全过程,现在很多大公司开始了,要做好你的依托,全方位服务,今后运维也找我,保证你比较来比较去,我是最便宜的,我是最好的,我是最门儿清的,哪个地方该不该修,该不该换,到没到年限,中天已经率先提出了这个发展战略,愿意跟他的大客户们长期战略合作,转空间“一带一路”走出去,时间关系不展开了。转领域,城市更新改造,环境与市政工程,包括城市垃圾、建筑垃圾等等。

    升级,我们关注有四个方面,其中有三个我们行业里叫绝配,第一个装配式+BIM是绝配,没有BIM根本无法想象,什么时候下订单,什么时候上生产线,什么时候打包运输,谁来安装运输全都靠BIM大数据所以才能保证他六个月又好又省又快建成。第二个装配式+EPC,没有EPC发展非常之难,最后说贵了,为什么贵了?设计院先按现交设计了,一户一型,曲线椭圆的,模具成本增加很多,最后跟开发商说,你看我说贵吧,你们非要装配式。中建科技董事长他们发展装配式,是中建的主力,明确表示我保证你让我做EPC装配式一分钱不贵,政府容积率的钱都给你,我不要,谁说装配式贵,要从设计源头抓起。

    户型不能过多,模具成本要最低,他们正在深圳做保障房项目,成本可以有效的控制,进度非常快,现在已经出地面了,马上可以看到形象。第三个,装配式+超低能耗被动式是绝配,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曾经做出规定,国务院规定,秦岭淮河流域以南不集中供暖,现在群众幸福水平提高了,凭啥不给我供暖,我们这儿还很冷。哈尔滨集中供暖7个月,最后都要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买房子的时候每一平方米里面就要包括基础设施配套费,里面的大头是供暖基础设施配套费,电场得花钱吧,管线得花钱吧,小区里面管线入户得花钱吧。

    现在超低能耗被动式是从德国来的概念,贵五六百块钱,节省掉基础设施配套费还贵一点点,但是运维成本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缓解了,不用再去投资建热电厂,收不回来投资了,能源可以节省很多,污染会大大减少,所以长江淮河流域及以南是最适合超低能耗被动式建设,河南很积极,江苏很积极,都在大力推。河北反而最积极,第一个中德示范项目就在河北,河北省政府大力鼓励超低能耗,石家庄市政府,保定市政府做出规定,凡是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奖励9%,一次奖励300万到500万,只要是被动式建筑开发的楼盘价格高出30%。所以我们说后面会有很多省要推广,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这是一个绝配。

    第四个装配式+智慧建造,装配式解决什么问题这点一定要清晰,我们国家现在的技术路径是现浇体系,技术非常好,没毛病没问题,但是建造方式存在严重弊端,五大弊端,一,粗放式,二,用水量过大。三,工地脏乱差,可吸入颗粒物是重要污染源。四,开裂问题突出。五,劳动力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不来了,没有农二代,全是农一代。所以必须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下一步生产线可能很多就是无人的制造生产线,现场是无人机,人家愿意操作无人机,穿着蓝制服。我们要密切关注。

    关于装配式,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个认识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发展装配式,第二,怎样更好的发展装配式。在发展装配式的同时,我们关注在转型升级和科技跨越双重叠加之下的BIM技术应用,现在是我们整个建筑产业的科技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内涵,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的BIM大家都很热闹,无BIM不项目,现在关注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引擎的问题,现在大家用的很热,但是我问你,你知道引擎是谁的吗?国外的,我们只有一个引擎备胎广联达的,但是应用量不大,所以我们要关注引擎问题。我们中国建筑业协会跟四位院士和有关专家共同研究,以院士领衔给中央领导打报告,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现在国家已经立项,同时开两个课题发展引擎,所以我们要关注。

    第二个问题平台,现在我们的平台用的谁呢?美国的。但是你知道吗,现在都是云服务,只要你用数据瞬间就到美国,安全问题,我们现在有三个平台,广联达的平台是自主引擎,鲁班平台引擎是国外的,但是数据库在中国,PKPM平台做装配式,引擎是国外的,但是数据库在中国,这个要关注。

    第三个贯通。因为时间关系我要加快,甲方BIM大数据要支撑智慧城市要求,我们密切关注上海、杭州、厦门、福州、深圳都提出了智慧城市要求。第二自采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有公共集采平台了,当然是雏形,已经有三百家企业免费上线,普惠金融打通痛点,可以节省三到五个点。现在更大的大咖来了,社会信誉度非常高的大咖,又有金融、保险他们要建公共平台的话,估计万亿级平台有可能,我们大概有一半要集中采购,那个时候成本更低,低到五到八个点,就是一场革命,我们现在的集采平台慢慢都是过渡,我们要密切关注。第三ERP打通的问题,现在很多大企业ERP都没打通,没有跟集团打通,中建有的还没打通到局,肯定没有打通到总部,这里面还存在风险,所以这个要打通,这个对集团控制非常有利。

    第四,真正意义的数字孪生,真正数字孪生是用北斗技术结合无人机,结合精密测量,八世纪建筑数据进到BIM大数据,这才是真正的数字卵生,智慧建造我刚才已经讲到,区块链我们要关注。时间关系我也不是研究区块链的,但是我听了清华大学互联网研究院朱院长讲了30分钟豁然开朗,中国下决心要引领这个领域的发展,对建筑产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方说我们的诚信体系,比方说鲁班奖,从头到尾不可更改不可复制,我们都要关注这些。我跟建筑业企业家也探讨一些哲学思考,一,全面辩证思维,刚才讲装配式,不是就PC,PC里面也不是就一种,有三种PC,不要以为就是一种,一定要站的更高,看的更全面,不要掉进某一个局部里面,共创共享思维,碧桂园的经验,南通二线的经验,项目模拟股份制

    第三,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存量要保守,增量要大胆。1+1,1+N伟大胜利,但是最起码要1+0保证,下行压力大了以后发现有些上市公司没有保证1,1都没了,0+0,所以要做好这个分析,第四,大客户战略与内涵式的EPC,尽管我不是真正的EPC,但是我主动为你创造价值,我给你优化设计,缩短工期,节省投资,郑重承诺,只要选我,我给你减少6%。

    第五,互联网与未来预期思维。看看我们有那些是未来预期的,肯定能够上市,科创板,如果你老大,独角兽,你优先上。不求所有但求共享的思维,装配式很多企业已经明白了,今后一定是产业联盟对产业联盟,不可能是单打一,就做结构,就做装修,一定是产业联盟对产业联盟,任何思维都是一种能力。

    当前大格局、大思维、大战略摆在我们面前,一定要有这个大。我们要顺应大势、把握大局、制定大策。新时代成就新伟业,新伟业造就新英雄。希望建筑业的企业家有战略定力,另外有强大的心力,当前下行压力很大,所以更要有战略定力和强大心力,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各位。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中国住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凤凰房产CEO单大伟致开幕词。

    单大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代表以及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2019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因为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房地产行业从高速发展期过渡到平稳发展期,环保低碳、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房地产行业正在走向高质量、人性化、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和转变。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和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城镇新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要达到60%,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要取得积极的成效,这恰逢其时的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房地产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基层应用,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建设超低能耗建筑等高品质建筑提供了契机,更为房地产企业开拓出全新的业务领域。

    房地产企业担起了以绿色发展节能环保理念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既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全新的命题,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和汇集各方面力量,共同来实现。同时发展绿色建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房地产行业落实国家五位一体的践行路径,也是践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有途径。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行业瞭望者,今天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中房智库主办的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链峰会暨中国建筑设计院院长论坛上我们将为2019年度绿色开发,绿色竞争力企业,为住宅楼和绿色项目企业,以及开发商、供应商绿色采购企业授予荣誉,汇集榜样力量,引领行业砥砺前行。今天我们将发布2019年度中国绿色地产发展报告,从2011-2019年在两万多名消费者,三百多家开发商,136家咨询公司和设计院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国绿色地产发展报告走过了九个年头,我们共发布了九册,通过对绿色地产诊断,研究分析转型企业的模式,希望引领房地产行业产业持续深入的走向绿色低碳的转型发展之路。今天我们还将联合百强优秀房企共同发起中国绿色地产采购行动,倡议与房地产企业一道,通过绿色采购共促可持续发展,共建经济、安全、健康的智慧建筑。

    最后我谨代表中国住交会组委会对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祝贺,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融绿时代 共筑绿色健康智慧新人居—— CIHAF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链峰会暨2019中国建筑设计院长论坛正式开幕。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这里是第21届中国住交会平行论坛,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链峰会暨2019中国建筑设计院院长论坛的现场,首先对业界大咖、产业链代表以及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听众和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本次峰会的主持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今天的峰会恰逢其时记录着城市居住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住房不炒的指导下,多样需求的推动下我们聚焦城市更新于建筑创新,城市运营与更新改造,共同致力于打造与房子相关的美好生活场景,今天有数百房企与行业领导汇聚一堂,共同见证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共同谋划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大计,今天我们的现场可以说是高碰满座,有很多的领导和贵宾来参与我们的盛会,下面我将隆重的介绍今天的与会嘉宾,他们是:

    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

    原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童悦仲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副处长梁浩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仲继寿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献明

    清华大学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孔鹏

    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肖勇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业务管理处副处长赵建勋

    中国房地产报社总经理单大伟

    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

    龙安集团CEO饶及人

    中国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祥恕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中心副主任郭振伟

    朗绿科技总裁陈栋梁

    当代置业副总裁杨光

    新城控股集团研发设计总监王晨

    DPI照明设计执行董事兼中国区执行董事总经理田鑫

    泰和集团成本部总经理郭少康

    新地集团华北区域总建筑师李营

    绿城中国产品管理中心专业总监李一磊

    蓝光材料设备集团电商运营中心总监黄小琴

    中交房地产集团项目管理部副总经理宋晓光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推进部总监张勇

    亚厦控股开发中心总经理钟诚

    以及工程采购成本管理、合约预算的负责人到场,再次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已经介绍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我们到场的嘉宾可以说是非常多,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

    下面我们有请主办方代表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中国住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凤凰房产CEO单大伟致辞,掌声欢迎。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新智慧·新社区·新发展——首届房地产暨物业管理行业峰会”圆满结束。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正在进行的是颁奖环节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通通易联方案部经理翟世祥带来《智慧社区2.0进阶之道》主题演讲。

    翟世祥:谢谢,各位领导大家中午好,刚才讲到我们技术是物业企业的马,是支撑,我们希望今天借着十几分钟的时间把我们的马拉出来溜一溜。

    我们认为智慧社区1.0阶段还是大量项目端烟囱式的管理,需要有1.0的特征,1.0的特征只是项目端的智慧,集团端没有达到智慧,单一应用,轻底层设计,还有重系统轻平台一系列问题,我们在提升管理过程中,一个项目上了停车场系统就是智慧停车了吗?真正后续一系列的统一联网平台以及管理模式配套并没有达到2.0智慧的特征。

    我们通通易联认为从1.0-2.0从项目视角,集团视角到平台视角的重大转变。我们通通易联基本上也是伴随着物业行业发展红利期一起发展起来,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参加物业行业博览会,2017、2018、2019作为顶级赞助商,我们也做了通过科技助力物业价值的思考和实践。我们也在物业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管控平台,云模式、云实施、云维护等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可以说和物业行业一起发展起来。这是2019年国际物业博览会的时候3.0的发布,和物业协会会长的见证下发布了管理云平台。

    从智能停车来看,1.0-2.0的进阶,我们2015年的时候开始整合,车牌识别之后,停车物业企业管的怎么样,有以下几个现象,周围项目上有管理系统,项目上收了八十万停车费还是一百八十万停车费,还是靠我们报数据。第二个现象,物业集团下面几百个楼盘,这个楼盘里面厂商,车派识别厂商十几家,二十几家,厂商种类非常多,联网整合难,这么多厂商数据怎么介入到平台当中,后续升级以及维护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第三个现象业务财务相分离,数据全靠报,整个项目上的管理系统没有集团联网平台,没有智慧的大脑在我们集团中心,这个数据体现出对帐工作难,既要在系统当中录入一遍,又要在财务系统当中录入,人员操作两遍,入帐管理难,财务集合难,总部明细帐单没有办法拆分出来,只能集合的大差不差。

    第四个现象,产品平台全,但是管理没有配套,集团上端技术统计分析报表,但是管理没有配套跟上,我们怎么拿着数据做集合考核,异常收费率我们虽然看到了,怎么用他,也是需要大量的提升工作。

    我们做了大量的案例之后,我们发现如果从项目视角,单单上一套车牌识别这样一个管理系统能达到30%的征收没有问题,自然就有30%的增量,还有大量的漏洞在外面,真正通过集团视角做平台,做集团端管理平台以及和管理模式配套才能达到100%-500%的征收,我们人行和车行一体化平台,日常集合异常抬杆率,异常收费率,实施做考评,做评价。基本上我们也经过测算,大概半年左右就能收回他们投资建设成本。

    以及万科睿服务平台,黑猫二号也是我们车牌识别算法。还有物业行业典型集团停车云平台建设案例,雅居乐物业、金地物业等等这些全部都已经落地了集团管控云平台。其他三百多家物业公司,我们公司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奠定了两个轴心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面向集团,地产停车集团化运营,另一方面政府全要素停车,目前我们占有率达到50%,物业上市公司达到70%,可以说是在集团停车平台行业的第一品牌。

    同时在城市停车领域我们落地了杭州、常州等十几个城市,城市停车大脑,杭州城内所有封闭车场统一联网,形成汇总平台,形成先离场后缴费,我们提供一系列入口,绑定车牌号,所有车场都可以实现先离场后付费。跟物业公司管理需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一个城市内部,同样会给本地城市带来巨大的降本增效,一系列的收益效果。我们接入了110余家停车厂商,这是我们的停车管理平台,从1.0-2.0,除了前端硬件设备和后台软件平台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平台+模式到底是什么?由于时间限制,大概过一下内容。我们提出集约化管理模式,在物业集团总部构建停车运营管理中心,实施所辖车场云模式联网改造,构建集约化停车运营管理平台,大概意思就是以前的管理是粗放式,是下重上轻的,通过集约化改造之后是上重下轻,大量权限到集团云平台,比如说云值班室,集团运营中心多雇佣一个到两个人员,车派识别错误或者异常帐单一系列情况,我们直接把车牌号修改过来,不需要我们有日班夜班,很明显的降本增效,直接岗位可以取消掉。通过科技形势来实现我们保安的转型升级,没有保安,车主也不会跟人吵架,要么扫码通行,要么呼叫后台,没有一系列的扯皮问题。

    我们过程中落地集约化运营管理六大要素,第一方面做到异常稽核常态化、业务财务一体化等等。这里都有大量工作,通过硬件采集感知,通过软件平台,各级领导都会装上APP软件实施看到自己管辖的所有项目,所有帐单,集合每一次抬杆,集合每一个帐单。业务一体化,通过我们系统打造五步闭环,从项目财务到集团财务收费、交帐、入帐全流程感知,最终达到整体从汇总帐到明细帐的一一对应,可以直接知道他是哪个白班,哪个夜班的,严格关联起来。

    线上支付所有帐单我们能够实现自动对仗,因为他有流水号,交给机器完成,不需要我们财务人员又要打开微信后台,又要打开支付宝后台,在线支付都有订单流水号。自动对帐,业务财政全关联。客服运营集约化,有了客户运营中心之后,上收权限,从集团下发,既降本又增效,很多事情必须通过集团有一个审批流程才能下发下去。无人值守,这是我们已经使用当中的云值班室,不需要在每个项目上配一个后台值班人员,BI运营分析,考核评价长效化,线上支付率可以依据各个岗位制定,这是系统后台,我们也是SaaS云平台,异常收费率,只有前50%的客户异常收费率19.5%,后面还有大量客户是不管异常数据的。

    平台有一系列的功能和特性,这是传统的功能,集团统一运营管理功能,通通大道云平台,支持纯云模式以及云+边缘计算模式以及分布式,我们平台也是高度开放性,向下兼容多厂商设备,向上兼容多厂商系统。五是这对我们物业公司所面临的通用性的需求都已经实现并落地,后面有一系列的功能可以看一下,线上收银台,从车行到人行一体化拓展,变革传统门禁到云门禁,统一改造,这是我们开发的社区门禁大数据分析平台,从停车管理变革到停车运营,从企业停车到城市停车,我们有些物业公司已经开始接老旧小区改造,从政府接一系列业务,城市停车业务,都没问题。过程中我们也有一系列的标准和办法进行配套,我们也是四合一的解决方案,这是后面一系列的平台等等。

    新生态,我们提出了共建、共赢、共享计划,母公司六百家智慧城市客户,通通易联三百家物业集团大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物业公司一起携手进行产品平台方面合作以及运营方面的合作。共赢计划,低成本低门槛做智能停车运营商,从停车系统到停车平台,我们提出了400-2000元每月每车道私有化软硬件租赁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后顾之忧。运营我们认为只有物业公司才能做成,对我们的定位很清楚,为物业老板做平台做系统。共享计划,共享通通学院,共享平台分流,集团客服等等。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正在进行的是“高峰对话:智慧社区建设的压力、动力和潜力”。

    嘉宾主持:姜   军   中国房地产报物业管理事业部总经理

    对话嘉宾:

    高荣江    重庆海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   武    深圳思源计算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常全    融创物业服务集团北京城市总经理

    何素刚    鑫苑物业首席信息官


    姜军:丁总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先大概介绍一下现在企业主要做什么,侧重点在哪块儿,跟我们物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丁武:我们思源软件成立于1994年,做了25年的软件开发销售,在座有不少公司也曾经用过或者在用思源物业软件,我们这些年开发了很多版本,到现在我们最新的智慧物业解决方案,有一个物业通的平台。

    这方面内容刚才几位领导都讲到了,我不想多讲,反倒是想把我的第二个身份,这个话题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我有很多心得的内容。什么内容呢?邻里社群运营或者幸福社区打造,我们要以业主客户为导向思考问题,我在北京做业主社区运营,做了六年时间,就是以客户的角度来思考,我们业主需要什么,因为我本身在这里面的身份是业主委员会的负责人,天天与业主的角度在一起,那个时候2014年元旦大家已经开始了很多O2O的实践,很多投入巨资做O2O,我们观察这个现象,我觉得有一些思路是有问题的。因为大家想我要开网上商城,把业主圈在一起,卖很多东西,挣全生命周期的钱。我是业主,我凭什么买物业公司APP上卖的东西?好象没有道理,你卖的东西能超过京东、阿里巴巴吗?超不过,超不过凭什么让大家买?

    但是社区里面有没有物业公司能做的给客户带来价值的呢?其实是有的,而且物业公司有独到优势能做的,就是邻里社区运营,我们每个人追求什么?一个是幸福一个是长寿。我看了很多研究报告,影响幸福的第一因素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金钱,不是社会地位。现在有些报告里面说影响长寿的很多因素指标里面排在第一位,好的人际关系太重要了,多么重要。人际关系中首先是夫妻,接下来同学、同事、邻居属于第二梯队,邻居如果大家熟了,关系好了会参加各种互动,好的邻里关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太多的案例说我们原来农村的老头老太太到城里面的孩子家里面去住,住一段时间待不下去了,为什么住不下去?就是因为人际关系,老朋友关系全在农村村里面。这个关系的重要性比物质生活好一点重要的多,这点我们体会太深了,后来想了半天,我也想做一个实践,帮物业公司找到一条路,因为我觉得原来的路有问题。

    尝试从邻里关系打造的角度来说,物业公司有时候会抵抗这个事,他会觉得我把你们召集在一起,你们不是会合在一起炒掉我吗。现在很多物业公司已经在往长远方向发展,不断改善自己的技术服务,现在做的好,这个时候要锦上添花,业主社区运营就是非常重要的抓手,不是说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物业公司设定了几百个,上千个点。社区这个事是最重要的,我们自己的实践,2014年开始做业主社区运营到现在已经六年时间,邻里关系原来从不认识的陌生人,大家都不认识,经过我们六年运营之后,很多业主成为了好朋友,大量社区活动天天发生,每周多次。很多业主成了好朋友关系提升,幸福感提升,去年我们国奥村被凭为2018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的第一名,我是作为代表去现场领奖,也做了发言。这就是幸福社会幸福社区的一个认可吧,幸福社区从1.0发展到4.0,1.0建信息平台,2014年元旦开始建微信群,去年年初上了APP,这是社群的角度,后来发展到各个专业领域里面的APP,比如说唱歌的,摄影的等等,信息平台是一方面。第二个建立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和沙龙,建立50个,合唱团,足球队,高尔夫,健康、理财、投资、教育、亲子的读书会,二手交易、团购等等,建了大量的社区社团,变成业主活动非常频繁,到中国的时候就八场十场的活动,周周如此,这样2.0的内容让大家互相非常大幅度的关系提升,成了好朋友,3.0以后,业主众筹小区会所,当做自己的食堂、餐厅、茶馆,在里面互相交流吃饭喝茶聚餐还有生日会,大量活动,一人一年一万块钱。今年9月份扩展到九百平方米的会所,4.0是大家熟悉了以后,小区里面业主各路能人,很多精英,老板老总,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企业,促进大家的业务往来,做生意,挣钱。

    两条路径,一条是共同投资,我们今年完成了三笔投资,今年1月份完成了一笔三千万的投资,起步价一百万,6月份1300万,这次新的会所也是成立正式公司的形式,4.0第一个是共同对外投资,还有一个内容,第二个路径就是各自都有自己的企业和业务,大家互相业务合作,我们成立一系列行业从业者沙龙,互联网从业者沙龙,大健康,金融投资,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头,这个头是在行业里面有社会地位的企业家,配的秘书长等等。接下来有一系列相关产业链里面的业主进来,定期的搞线下沙龙活动,每个人介绍自己的业务,介绍情况,互相做业务。因为邻里之间住在一起有信任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双方得利。现在还在规划5.0、6.0,5.0就是众筹菜园,有一个业主正好是大的农业公司,蔬菜公司老板,全国一万亩地,北京有好几百亩,众筹菜园的形式。另外6.0的众筹成立全国连锁渡假以及养老场所,如果全国房产很难升值,不是说没有需求,我们经常有些人渡假或者养老,一个人买一套利用率太低,我们众筹买,十个人,二十个人买一套,人有了信任度之后,合在一起成立一个公司买房,如果是不认识的人怎么可能共同买一套房,不可能。有了熟人关系之后,接下来还有8.0、9.0等等,我想通过社区运营,从原来的陌生人变成村里人,变成部落,熟人社会,这里面的幸福感大幅度提升,第二方面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要挣钱的话,太多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我已经给物业公司设计了方案,低成本做这个事,我们是开发商没出钱,物业公司也没出钱,业主众筹的方式或者分享的方式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建设,活动建设,包括众筹大额资金支出。

    物业公司提炼一套方法论,搭建幸福社区,将来收益,一方面平台性收益,另一方面各个板块起来之后有一个增值路径的收益,这方面要展开的话很多,由于时间问题不多展开了,这是我们这几年创新的幸福社区的服务业务,先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姜军:感谢丁总的分享,非常有感触的就是幸福社区,什么叫幸福,说实话不太好拿这个标准去卡他,但是社区亲情我们非常有感触。我们在北京,北京有四合院,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吃饺子了,一块儿吃饺子去。但是现在在座各位住楼房,大家知道对门的邻居姓什么叫什么吗,包括跟楼上楼下的,可以说知道的应该不多,这块儿虽然说我们是住在一块儿,你在我顶上,在我对门,但实际上大家都不熟悉,丁总通过软件物业,我们一块儿合作,把这个社区真的打造成一个大家庭,甭管是对社区治理也好或者对我们和谐社会推进也好,我相信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感谢丁总。

    姜军:说起高总这边,我认识高总很多年了,高总是在重庆做的非常不错的一家企业,但是对于高总企业我就有两个印象,一个是高总这边比较豪爽,比较大气,还有一个,高总有一个辣妹子,不是高总的辣妹子,是高总企业里面的辣妹子,把高总海宇打造成智慧海宇,请高总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

    高荣江:特别感谢刚才协会标准委员会王老师讲的,最后落实到员工。给大家汇报一下,前几个月猪肉涨价,我们公司下了红头文,给每个员工发放猪肉津贴,每人每个月一百元,在业内引起轰动。我们也是业内首个给员工发金条的,开发商没有,过春节都过的很简朴,农家乐,我们每年五星级大酒店自己演节目。开发商办公室主任跟大股东说,要不要通知物业,大股东说别通知了,人家都是五星级,咱们是农家乐。

    我那个年代对毛泽东思想了解比较多一些,我重读了第四版的《资本论》,物业怎么消除剪刀差,咱们改变资本有机构成。刚才说是被动式的进行智能化,但是我有一个主要思想,员工跟着你干嘛?每次国家范围内大的会议都不是我一个人来,我给保利当了三年顾问,我自己学工程专业,在施工企业二十多年,国家第一批上市公司我就参与了。到我们这儿来业内的都知道,我们物管费收缴率都是99%以上。

    另外大量的投入装备,刚才讲的技术,技术就是应用他,技术是给我用的,他是我的马,我得骑他。我们的智慧,以适度适用滚动式发展,很多单位,刚才王主任讲这个问题,就是说没有大屏就不是搞物业管理的,我们的屏就很小,我把最关键的抓住了,14个供配电系统,实施供配电系统是最关键的,我们14个项目调配成功。我智能化就适度,最近我和5G运营商取得联系了,我现在就在思考一个问题,5G实现以后万物互通还用的着保安吗?保安早就转型了,转成应急救护队,我们去年成功救护了139名老年人。这些子女都谈老高你们说要交多少钱,我们的爹妈靠你们了,没有保安,一开始就没有保安,我今天看有的企业还是用治安管理,谁叫你治安管理去了?物业企业无所不能的天下英雄,本质是什么,物业的本质。今天在座还有我们两个员工,我们公司保安班长都和王石、王建林、任志强都有合影,培养人是最大的节约,我作为一个66岁的企业者,我已经打过两次报告了,杂志社基本上每一期报道一下,我说不要报道了,员工兜里鼓一点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和理想。

    中国人很讨厌副职,副总,把你推到悬崖边上,我们公司没有副职岗位,第一个就把供配电系统智能化,从手机上可以看到,另外我现在用的华为5G,我的手机就是5G,他可以随时监控,我不监控员工的行为,但是他实际工作给他,我们参观学习的时候有的同行讲,屏多么多么大,今后手机就管了,船小掉头快。任何老板都会思考,你产出多少,而我这个通过效益,效益大部分通过员工。80年代在建筑工程企业,搞上海工程,智能化解决什么?解决员工安身立命,他不安身立命,他能为业主服务吗?能微笑服务吗?微笑全是假的。我给员工发猪肉津贴之后整个振动了,员工没有一个说要走的。到年底也要考虑家庭,把家庭召集在一块儿。

    还有一个我这几年运作的体会,我就是坚持一个原则,做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不去搞高大上,刚才我们在谈合作,卖给你,要不要,能把自己卖出去就不错。凡是到我们那儿去看的都有一个点,智能化适用性,做最适用的,让他产生价值。 另外有一个特点,原来我们创立以后也是第一批中国物业企业的单位,物业组织人考察美国、香港,配服装,地产工程师跟老板告状,他们物业又出国了,老板说人家物业有钱,我借物业的钱给你发工资的。我们开发马上要解体了,现在开发欠我两千多万,开发叫我上市,我说我坚决不上市,我们多自由,我们公司买奥迪、大奔不要任何报告,财务做固定资产登记完了。智能化我认为就是做最合适的,目前最适用的,不能做最高大上的,谢谢。

    姜军:谢谢高总,我们全国物业企业十多万家,每家都有自己内在的环境包括外部的影响,很多因素,所以我们不能说是逮着一条路走到黑,你走合适,其他人可能不合适,大家一定要斟酌自己客观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路要不要走,怎么走。下面我们欢迎张总,融创经理级别的老总跟我们分享融创对智慧社区的看法。

    张常全:大家好,今天代表我个人谈谈对物业的思考。我从深圳到广州到北京一步步走过来,这十来年,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物业的动力、压力和潜力,从深圳到广州到北京一路的压力促进我往前走。

    大家都很清楚,特别是作为物业同行同事这几年对于物业整个行业的压力非常非常大。物业费的天花板,业主是不是非常愿意支持我们持续的按照市场归置,往前给我们经济上的支持,内部同行人员参与的层次等等,实际上我觉得物业行业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当然前几年受政府资本影响,把物业行业推到风口上,过后发现物业行业未来还是需要所有行业同事一起来奋斗的。

    对于新项目来讲,我觉得对我们来讲不是特别难的问题,从咱们的开发到交付,到设备到新团队打造,每个新项目都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从管理经验来看,未来物业行业更应该侧重于老旧小区,物业费低,这些项目要不要管?怎么管好?而且每个新项目都会作为一个老项目。我们聊了很多有关新智慧新社区,包括物业行业领导,包括相关行业的同行,下一步能不能把我们所谓的新智慧更好的运用在老旧小区的开发,这是我们最大的压力。

    第二个,新智慧的动力在哪儿,说的比较简单一点,也是我们骄傲的地方,第一个,在座所有物业同行都像好邻居一样,我们和客户也是好邻居,我们不要把自己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是好邻居,我们有好的客户基础这是我们的动力。因为我是融创,从融创目前来讲对于开发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老社区还在持续关注老业主的满意度,而且应该说和我们很多区域的一把手的考核是绝对相关的,所以说我们在座人来讲,我觉得我们有开发上,而且开发上需要物业做支持。作为物业来讲,如果能够把客户的生活体验,大数据转化给房地产开发商,那我们不再是他的小单位。如果我们能把客户生活体验转化给开发商,再加上物业加上智慧化,这才是未来方向,这是我们的动力,动力来自于我们的行业,这个作为物业未来的方向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宽广。

    前面更多是新格局,刚才前面几位前辈提到了很多,包括对于社区思考,对于劳动用工思考,包括目前整个客户需求的思考,我觉得这些思考都是我们的潜力,都是需要我们创造一个新的格局,我觉得更好的就是让客户更认可,更精细,物业的本质一定是服务好客户。新智慧到底怎么应用,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抛一个问题给大家,很多社区科技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很多个性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我们是不是全面铺开新智慧的应用包括AI,包括人脸识别,这是一个命题需要大家深度思考的,我在这么多年的物业管理过程当中,很多高端应用到后来未必成为我们真正能够解决客户满意的有效途径,第一个,我们必须要有大胆探索,大胆应用,第二个,我们一定要引领,在座今天参加所有行业峰会的,都是我们来自于全国的知名物业公司。第三个落地,引领完了之后,讲的再好,在社区如果不能落地,不能给客户带来真正便利,那也是不行的。

    新智慧有三点,第一个,刚才我们碧桂园的同事袁鸿凯老师提到的真正要管理提效,现在中国物业管理并不是特别长,我们如果还在谈每天保洁是不是用心,安全是不是受控,实际上我们已经处在非常危险的边缘了,管理提效是任何企业都要关注的问题。第二个,刚才说到的让员工开心,我们员工如果说没有很好的智慧运用,每年疲于奔跑的现场,如果我们的行业不能让员工开心工作,这个行业是危险的。如果一个行业没有美女帅哥效应,这个行业是很危险的,他是一个资源,客户需要的才是真正的,谢谢大家。

    姜军:非常感谢,最后回到何总,何总这边我们就不谈智慧化了,您刚才做的分享已经说的很多很透了,我们这次谈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大家知道前一阵子鑫苑在今年上市,请何总分享一下对于上市物业企业应该怎么做,或者说上市之后哪些利与弊,鑫苑做了哪些工作。

    何素刚:谢谢大家,关于物业行业上市,物业行业截止到目前全国一共有18家上市公司,物业行业这几年集中上市,为什么产生这个效应呢?我觉得两方面,无论是互联网巨头也好,还是资本市场,两个原因,第一个物业行业本身市场规模,我这儿也有一个数据,2018年市场规模七千亿,实际上2019年的数据还没出来,将近万亿,万亿市场规模全国不超过十个,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市场对物业行业近几年特别追逐。

    鑫苑在今年10月份上市,上市之后做了一个承诺,60%用于拓展,50%用于社区增值服务,真正站在用户角度提供他所需要的按需提供服务,另外15%用于信息技术发展研发和应用。从这个方面我们提到,我们为用户提供服务,对鑫苑而言,我们1.0-3.0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从标准上梳理168个线上触点,我们说白了还是回归用户本质,所以这也是我们说无论上市不上市,为用户服务,最终达到企业的降本增效,盈利是真正的出发点。

    姜军:非常感谢何总,我们这边四位嘉宾,大家通过四位嘉宾讲话有了一定的了解,四位嘉宾各有各的特色,包括上市的,包括不想上市的,包括张总这边各有各的特色,我们以标杆企业做一面镜子,映照一下自己的路,自己企业自己个人将来怎么走,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走适合自己的路,谢谢大家,谢谢四位嘉宾。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物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兆春带来《智慧物业的“知”与“会”》的主题演讲。

    王兆春: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今天的演讲主题叫智慧物业的“知”与“会”,刚刚听了我们行业两个品牌企业的经验分享,王会长给我们做的致辞我个人收获很多,接触到了很多现在最前沿的内容,也作为很好的以后做研究培训的案例。

    接下来就智慧物业发展的逻辑方面的问题,就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分享。中国有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其中有一句话叫善战者,求之于势。善于领兵打仗最重要的一点是制造和利用形势,当年手机巨头诺基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误判了智能手机的迅猛速度,苹果手机成功就是因为当年乔布斯在本世纪初预见到未来和移动互联网的大势所驱,创新引领的趋势。阿里巴巴首要的成功因素就是马云预见到未来是电子商务的时代,回到物业管理行业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说至少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就是生活物业,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成立之后不久当时预判未来是社区经营的,有无限的增长空间和大势所趋。我们会看到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一路狂奔,跑马圈地和转型升级,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与这个相反的,一直在行业排头兵的万科物业,认为未来是社区经营天下的几年中,大约在2006年左右万科做了举动,退出所有外界项目,回到万科地产自己开发的项目中来。很多业主纷纷挽留甚至跑到王石的博客上留言希望万科留下来,王石的回复是合同到期之后万科是不会再签合同的,我们要回归到支持万科主业的发展上。2015年王石宣布万科重新要参与市场招投标的时候,那时候产业生活上市一年,社区经营成为路人皆知的概念,对万科来讲这段经历不算是失败,但至少算是失误。今天我们说又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智慧物业,前面两个公司都做了很好的经营分享。

    中央控制平台已经成为大公司的标配,前几天有一个公司老总说,你自己没有一块大屏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物业管理的,智慧物业现在有一点势不可当的架式,在每个企业眼花缭乱信息化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一个是单向技术的迭代,日新月异,两个企业的分享是很好的示例。以前我们认为人脸识别就是正面识别,现在可以有侧面背面,可以通过固态进行识别。第二个趋势,平台整合的演进。我们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业主日常发生的大量的交互信息,以前这个是很多分散的,现在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来,所有信息整合到一起就会实现万物互联,当然这个包括人和物的互联,人和数据互联,而且我们现在正在大热的5G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也增加了很多想象空间。

    看起来我们前景是光明的,但是道路还是曲折的。马云不止一次讲过,研究失败企业的案例比研究成功案例更有价值,因为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大家常犯的错误都是差不多的,只要找到大家经常犯的错误和误区避开他,你存活下来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我跟很多软件公司的CEO沟通过,包括这些年行业企业案例观察,三个方面的误区我们是特别需要注意的,第一个,缺乏明确的定位,所以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导致后续对于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应用场景没有统一的规划。就会明显单打一的形式,甚至哪个成本低我就用哪个,造成了打补丁式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很多资源和精力,最后发现他不是统一的平台,这是我们很多企业走过的弯路,刚才两个企业给我们很好的展示了整体设计的范例,第二个误区,我们说信息鸿沟,现在我们把数据当做现场这是一个趋势,智慧物业给我们描述了非常好的场景,就是在未来所有纤长的活动,、物体、人员、行为都能够转化为数据,都可以传递到后台,也就是我们可以在控制中心里对千里之外现场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公司老总说可以一秒钟前哪个停车场进了什么车,收多少钱。古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很快就要实现了。

    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前几天我在一个论坛上听到央企的物业公司老总分享,他们集团总部是智能化程度非常高的写字楼,有一次集团开会,出现什么情况?会场温度低的让人不舒服,因为会议很重要,物业公司老总在现场,他马上联系控制中心,说怎么回事。控制中心告诉他说我这个数据显示温度是正常的,最后怎么办,只能拿着温度计随时保持沟通,你那边调温度,我这边测温度。

    另外一个例子,他说有一次我们控制器冒烟,幸亏现场人员发现才没有酿成事故,事后我们追查这个事情发现原因是什么呢?他的保护罩灰尘太多了,他后来讲了一句话,现在我会经常在现场去看一看,现场很多东西跟后端不太一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互补。昨天晚上酒店里走廊有一个灯,11点多,怎么关不掉灯,我找遍了所有开关发现关不掉,我就给前台打电话,后来他们派人看了之后,维修师傅说,这个灯我帮你摘下来。我说五星级服务是不一样,我们一般是把他关掉就行,他说这个灯是感应的应急灯,现在坏了,感应坏了。公司老总说过一句话,以前八九十年代用那些机械的设施设备,虽然现在看很土不高端,但是稳定,但现在很多智能化设备很骄气,动不动就出问题,所以我们说信息鸿沟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就是我们的智能化和稳定性的矛盾,第二个你的信息系统都是预设指标的,我们开发的时候定好,现场会有什么情况,我们会有预设,所有这些数据我可以掌握。但是我们会知道,现场永远比你预设的指标要复杂,在预设指标之外的情况系统是不掌握的,对未来来讲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在逐步用技术取代人的同时,如何通过管理来避免这种前后端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这是一个问题。

    任正非说过一句话,豆腐必须是豆腐,智慧物业首先必须是物业服务,还有一个问题,当业主不满意的时候就不会支持你的运营服务,所以没有满意就没有生意。当年哈佛大学的教授对他的研究生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这个在营销学上被称为经典,他说你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你去卖电钻的时候,要搞清楚人们要的不是电钻,他要的是孔,他只是想打一个孔而已。如果有人帮他打这个孔,他不会要这个电钻。如果说这个电钻不能很好的帮他完成他要打的这个孔的需求,他就会有不满意。

    单纯基于运营,投入建设物业,搞信息化,就是我们一直想卖的电钻,智慧物业要帮助企业解决运营问题,首先要帮助企业解决业主基本服务需求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说根本,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我想就是这个意思。除了避开三个误区,对于物业企业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处理好四个主要关系,这四个关系一个是普遍性和具体化的关系,第二个运营和服务的关系,第三个是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第四个人和技术的关系。

    对今天的物业服务企业来讲,尤其很多种小企业来讲,在智慧物业的建设中,信息化的应用中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榜样,比如刚才碧桂园和鑫苑。但是智慧物业其实没有统一的模板,对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需要基于你未来的多场景的应用,基于现在的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发展规划,不能贪多求大或者盲目照搬其他企业,如果照搬甚至用软件公司的逻辑约束我们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方法,很多企业的不成功,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在企业自身的智慧物业建设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非常重要。

    第二个,运营和服务的关系,最近这段时间我去了很多地方,包括到内蒙、甘肃、山东,很多三线城市去做行业培训,我发现在这些地方,总有那么一些本地企业在全国根本不知名,但是他的本地口碑,本地受欢迎程度是排第一的。全国前十的物业公司在本地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这些公司的技术化水平不是特别强,但是他们的经营收入非常好。我们分析很多企业之后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他们真的是自上而下,非常重视顾客的需求,而且对客户的基本信息了如指掌,他们推出的很多服务业主非常欢迎。

    这些企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运营的关键,首先在于对服务需求的洞察,在于能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换句话说,未来信息化、智慧物业我们所需要的是以顾客为中心,以需求来驱动运营,而不是说基于物业公司我想赚钱,以我逐利的目的驱动运营,这个往往会走到业主对立面上去,在去年任志强给我们物业行业提了建议,说公司应该用技术找到需求,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我想这句话应该是我们智慧物业未来正确的打开方式,从原来的IT时代,信息技术到现在的DT时代数据技术,今天我们有更充分的条件,更好的技术来全方位的给顾客画像,精准把握顾客需求,通过这个支撑我们更精细化,是个性化,更有温度的服务。乔布斯当年说过一句话,他说创新和你投入多少研发经费无关,当苹果创造苹果机的时候,IBM正在投入至少超出苹果一百倍的资金,这不是钱的问题,这和你的人,和怎么领导他们有关系,到今天我们回头看物业行业很多优秀企业的案例确实是这样,最终影响企业持续成功的其实不是你的技术,也不是你的目标,也不是你的资金,甚至不是你的策略和流程。而是你聚焦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意愿和能力,这是我现在得出的基本结论。

    第三个问题,内部和外部的关系问题,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曾经这么些到,说能够下来生存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最聪明的,而是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诺亚压、柯达,很多企业就是对环境反应的迟钝和滞后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今天单项的技术迭代,整车平台的演进也好,今天其实物业行业处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动荡变化的环境之中,针对企业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个,当你在聚焦内部专注于工匠精神,提高服务品质的时候,必须要关注外部,关注外部技术环境,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没有哪个企业能够独立于技术之外,技术的需要,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的管理会成为我们的常态化的任务。

    最后一点,人和技术乐观关系问题,首先一点技术应该是人性化的,他应该为顾客创造更好的体验和价值,从行业发展历史上,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单靠技术成功,所有技术型的企业首先是用技术为客户提供了独到的服务,创造了独到的价值。IBM客户对需求超出竞争对手的关注,对物业服务企业来讲,通过我们的物业各种手段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技术应该为员工提供支持,帮助员工做到更好,用今天的话叫赋能,技术不应该成为控制人的工具,在过去几年我们发明了很多手段,我们可以24小时随时监控到员工,这个手段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是把这个作为主方向可能就错了。今天的摄象头能不能控制保安和绿化工做的更好,我们要打一个问号。

    前段时间在内蒙赤峰培训的时候当时公司老总跟我说了一个小事,很受感触,他说内蒙冬天很冷,我们发现保安员在睡觉,因为太冷了,我们的解决办法,第一,凡是以后晚上值班的每人一盒方便面加一个火腿肠,晚上热热乎乎吃一个夜宵,第二,每个小时一报告。我觉得这种工作状态不是因为有摄象头,而是因为有方便面,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盒方便面会比一个摄象头更有控制作用。

    第三点,技术不会完全替代当复印机和打印机流行的时候,有人预测未来文员会消失,结果文员比以前更忙了,还得有人修电脑,还得有人购买一些零配件。今天技术至少有两个方面在物业管理中不会替代人,第一个,服务过程中人和人接触和沟通的感觉是技术永远不会取代的。第二个管理和决策技术是不会取代的,当然今天的技术已经到了可以实现任何管理想法的时候,让你的管理更有效率,但是他不会帮你做决策。未来的管理决策仍然需要我们管理者的经验、能力、勇气和品德。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弱化人的作用,与技术相比,但是技术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未来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会推动我们组织的新陈代谢,我们必须要学习,必须跟上技术,更好用上这个技术。

    最后一点,跟技术相比,人是最终决定因素,对物业管理也是这样,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会发现,包括刚才两个企业分享的,我们发现人才更缺了,人才更重要了,也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得出的基本经验是技术并没有弱化人才的作用,相反,技术是人才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所以随着未来技术化的发展,我们有另外一条基本的结论,就是决定一个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你的员工,你的团队,你的人力资源的政策和企业文化。

    我们说社会进程因为观念的改变而改变,智慧物业带来的最大变化不是技术,而是政府方式的观念变化。这是一场知识革命,我们希望我们都能够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能够创造未来,更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这就是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接下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驻会名誉副会长王惠敏致辞。

    王惠敏:我觉得房地产行业跟物业本身是一个家族一个体系的,本身是一家人,房地产行业里面,包括物业公司,都是在快速的增长,比如说社会经济增长促进,对城市面貌的改善,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前面我们必须要肯定的。怎么能取得这些?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以外,其实也是借助了时代发展的机遇,借助了人们衣食住行长期短缺渴望富裕这么一个大时代,历史发展阶段背景,同时也借助与我们行业同仁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努力所导致的,到现在我们衣食住行里面的住,应该说是大多数人进入了温饱和小康。长时间发展的势头已经不可能了,或者已经趋缓了,尤其在居住问题上,已经从短缺进入改善,伴随着新建住房总量增长接近饱和,这个增长趋势是接近饱和,不可能再快速增长,同时也伴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伴随着市场需求去投资属性这么一个大的背景,所以房地产业的重心家转移到哪里,其实我们今天这个会可能就是想承接这么一种转移,整个房地产行业里面,原来应该说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带动产业链向前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作用,但是现在整个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心到底往哪儿转,物业的主题是不是就是想来承接这个转移的中心,我们应该问自己做好准备没有,我们有没有能力接这样一个大单。

    除了在具体工作上要做的,从战略上我们应该考量的,我们应该有相信从房地产全产业链,在房地产行业全产业链里面经常是从属的地位,当然有的物业公司是我们开发公司一个家族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物业公司在整个房地产产业链上来说是从属地位。我们能不能去想,可以主动去站位,迎接挑战和机遇,比如说物业的运营管理服务将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最能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运营服务已经迎来了客观与主观认同使命的召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能不能跳到主位上来,不是从属地位而是主导地位。

    客观上互联网物联网,尤其是新技术新产品,已经给我们服务物业管理,物业运营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和非常多的服务内涵。从客观是这样,主观上来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崇敬更加强烈,好房子的目标是给我们大家带来好生活,而想实现好生活的路径是需要物业,没有很好的物业通道,好生活就很难实现,有了好房子也很难分付好生活的内涵。物业服务应该站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前端,承担着做好服务深耕细作,引领行业升级转型的大人,我个人以为,物业将迎来跳跃式的发展潜力,有几个原因。

    一个是我们现在物业基数大,数字非常可观,不管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都存在物业,既然都存在物业就需要物业服务。第二个原因是消费观念转变,过去我们可能经常物业收不来费,可是现在物业里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服务内涵在增加,而消费者只要能够达到他比较满意的服务状态,钱还是可以收来的,所以消费观念也在转变。第三是城市更新加上新建项目,我们现在的城市需要更新,更新过程当中物业又有了用武之地,新项目不用再说了,四是服务空间巨大,服务空间巨大是我们跳跃式发展从原来被动或者是附属地位站到前台最有利的空间。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已经从过去比较单一走向了多元,多业态,多领域的跨界,这种服务空间巨大给我们留下了发展的余地。

    因此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我工作30年了,原来一直和开发上打交道,但我个人认为未来市场主流很有可能是在开发企业,在新的项目继续建的同时,物业运营服务这一块会很快的跟上,甚至会超过开发的总量。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希望早日能看到百亿级、千亿级物业公司早日出现,现在上亿的有不少,但是真正到百亿的不多,上千亿的现在还没有,估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可能千亿的物业企业还是能够很快出现。在发展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一个是绿色的方向,一个是智慧应用,还有以人为本的目标,按照这些方向我们来开拓适合自己公司现状发展相匹配的模式,这样我们才可能尽早的实现自身的跨越。祝愿在座的各位朋友都能够尽早的跨越,进入到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成为房地产行业到主流的弄潮儿的地位,物业运营一定是希望非常大的,谢谢大家。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接下来,鑫苑物业首席信息官何素刚带来主题演讲《鑫苑物业数字化转型分享》。

    何素刚:上午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鑫苑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这样一个主题,和碧桂园一样,鑫苑服务在现代科技方面,比如区块链、机器人、AI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今年鑫苑服务2019年10月份在香港上市,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在上市前和上市后发挥了哪些作用?下面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今天我的分享大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宏观层面对数字化转型做概述。第二部分,鑫苑服务整体数字化的历程。第三部分,数字化特点。

    大家现在都在谈数字化转型,从历史和国家战略角度我们分析一下,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存储分析和传递,在古时候最早有甲骨文,后来又纸张,信息传递的工具不断在发展,量变达到质变,信息技术互联网化,这个时候信息技术不仅仅在文化方面带来影响,实际上对生产技术带来影响,对生态方式进行了变革。这就是为什么提数字化转型的角度。

     第二从经济资源角度,到了工业革命什么是老大?能源为王,能源大亨,到现在就是数字为王,流量为王,用户为王,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影响我们个人生活,而且影响了国家的整个经济和战略。

    从空间领域,近几年各个国家的战略发展情况,从美国来说,1992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一直到1998年数字地球,2009年智慧星球,美国一直把信息技术作为核心的战略在发展,其实有一本书叫信息改变了美国,也是讲美国为什么在近代一直能在世界上保持领先。欧洲也同样,最典型的是德国工业4.0,对工业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战略测试,日本也是从电子化发展为数字化,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中央台有一个纪录片叫大国崛起,比如从西班牙到荷兰,再从荷兰到英国到美国,每个关键点都是关键的技术发挥了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为什么现在把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也是希望能实现弯道超车,实现中国梦。数字技术刚才袁总也提了很多,现在有很多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比如数字卵生,以客户为导向的数字化建设,超级员工为一线员工赋能,区块链大数据新的技术。这些新兴技术和业务模式对传统不同学科的定律已经进行了冲击,比如说科斯定律,经济上有囚徒困境,最典型的就是碳开放,大家都去碳开放,你不开放就吃亏,这个时候科斯定律发挥了作用。现在互联网发展科斯定律也失效了,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已经不是自己的汽车,不是自己的产权了,但这时候交易一样效率最高,为什么呢?因为信息带来的交易成本几乎是到零,所以科斯定律已经失效了,第二个定律就是摩尔定律,计算速度和性能翻一番,实际上现在随着各种技术,计算机,尤其是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摩尔定律也是即将失效。

    微观层面大家都在提数字化转型,到底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区别?区别可以归纳为五个维度,第一个价值视角,数字化转型是业务模式创新,企业信息化是解决效能效率的问题,业务的角度企业信息化是内部应用,企业数字化是内外贯通的应用。从开发视角,企业信息化是瀑布式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迭代开发。

    对物业企业,管控的模式表现的特征也不一样,比如说在规模起步期或者规模非常小,企业更关注是运营的,内部运营管控,到拓展阶段更多是拓展能力的培养。一直到生态型,这个企业不仅是生态型,而且是无边界,不同的业务发展过程中,信息化也发挥了不同作用,尤其到生态型之后,如果没有新型技术,单靠管控模式业务模式很难管控的。

    第二部分,简单给大家讲一下鑫苑服务数字化历程,鑫苑服务成立于1998年,连续十年都是行业协会的百强企业,最近排名是第14名,2019年10月份鑫苑服务这么多年来走在行业前列,从2014年鑫苑服务提出一主多辅,不仅仅聚焦传统物业服务,而且要孵化新的产业,我们要跨界经营,包括社区、公寓、社区养老,初步形成一主多辅的局面。2018年我们已经提出新的泛物业产业运营概念,包括金融资产、智慧居家全面打造。

    从信息化层面,鑫苑服务的发展其实也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和管控的需求,不断进行提升和演进,我们发展过程中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体四个阶段。在2007年前,鑫苑同一城市多项目管理阶段,这时候跟小规模企业解决的问题类似,更多聚焦与办公自动化核项目协同,到2008年开始,鑫苑已经开始向全国性发展,这时候聚焦管理重点是管理标准快速复制,通过ERP等相关性部署达到线条的部署。

    第三个阶段,鑫苑提出多样化发展阶段,我们不仅仅是传统物业服务了,而是我们要向别的业态发展,这时候信息化聚焦规模管控力,这时候我们提出四大平台,分别是鑫生活、鑫服务、鑫模式、鑫家园,鑫生活我们在2012年、2013年的时候已经是线上线下社区服务开展。

    第四个阶段2016年从鑫苑集团开始提出科技化转型阶段,同年鑫苑物业服务也更名为鑫苑科技服务,强调科技两个字,我们的业务内容关注重点也从物业向科技转型,这个时候我们从集团层面专门成立了科技集团,重点打造区块链技术,AI技术和机器人,相关产品包括现在整个社区生态云打造康保机器人,做了很多工作。

    第三部分,鑫苑物业的数字化特点与大家做分享。鑫苑服务在2018年提出了新平台,新生态,新赋能的战略框架,这时候重点也是三个部分,通过新平台的打造为用户赋能,以用户为中心,新生态更多是为生态,为产业赋能,为员工赋能。这一页主要讲我们在新赋能方面,在管理上做了哪些工作,在管理过程上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组织上全面梳理,我们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分后台中台前台,从组织上我们分出前台中台和后台,比如说战略IT,我们都归类为后台,中台的财务人力对这些部门进行积木化的分检,把相应的服务功能全部抽离出来,向一线员工进行赋能。再往上价值平台,不仅仅是传统安保、安检、安全卫生等方面提供社区增值服务。另外从人力的角度,我们提出了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仅是业主,员工我们也进行积分制,六大模块进行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

    上面更多是管理模式的分享,具体怎么落地呢?管理模式服务数字化怎么实现的呢?其实我们这时候提出了全链接平台打造,不仅仅是物与物的连接,而是人与人的连接,我们人单合一的连接,单可以理解为工单,实现用户价值,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人单合一。比如说家政服务、快递代收,一线员工都可以手机端进行抢单,一方面是为员工创客化,另一方面是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打造。人单合一,线上线下也就是所谓的数字卵生,我们有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造对职能部门员工进行人单合一的打造。

    第二个方向,新平台。我们理解为互联网+业务,为业务进行赋能,这个阶段我们从管理动作上,其实是鑫苑一直非常重视用户体验,我们提出新服务,新服务从1.0、2.0到3.0,2.0更多聚焦于对客户的服务能力的打造,3.0其实我们是全面梳理了标准体系,我们一共梳理了168个与业主用户的触点,498个与用户和社区业务标准体系,最终梳理出基于6S管理体系的标准体系文件并进行落地。基于这样的管理制度我们信息化和数字化又是怎么做的?核心目的还是为用户提供服务提供价值,科技技术就发挥作用了,实际上鑫苑自主研发了康保机器人,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为业主提供的不仅仅是传统服务,包括社区增值服务,多种经营,包括刚刚提到的家政,包括商品打造,业主坐在家里面通过对机器人的呼叫,机器人可以相应的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客户端了,对用户来说我们智能机器人可以为用户提供综合服务,一站式的服务。

    第三个方向,我们为产业进行赋能,从管理层面,鑫苑也尝试了多种业态,金融板块、科技板块、资管板块融合和互联互通,包括产业层面,包括商业、医疗、教育、综合体、产业小镇的互联互通,更多的是社区一公里,提供各种社区养老相关的打通。

    在信息化方面,除了康保机器人,我们提出康宝云的概念,不仅仅是集团内的打通,集团内各种业态全面打通,而且是集团外,包括我们不仅是社区内也包括社区外,社区内传统的增值服务,车辆充电,无人便利店等等,社区外我们包括跟京东腾讯进行了全面战略合作,通过线下引流,与京东美团达到双赢,我们也通过平台为他们提供服务,提供流量,让他们更多来提供服务。另外第三个角度,实际上还表现在开源节流,比如说在金融方面最典型的,通过AI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包括人脸识别,机器人停车设备,包括机器人的巡检等等,实际上不仅仅是纯粹的继承,而是对AI效能的提升,推动技术应用,每减少一个保安人,实际上一年减少的费用就是上万人,这是节流方面。

    开源方面,实际上鑫苑服务做出来的承诺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业务的提升,而是我们要不断的跨,对多种经营传统社区服务以外经营能力的提升,我们实际上从线下触点向线上引流,我们发现新的增值服务,包括刚才提到了社区家政,医疗服务等等,通过这些服务提供新的收入,提供新的医疗引领模式。

    最后总结一下,鑫苑服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心得,实际上鑫苑物业一直敢为人先,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方面抓战略,从集团层面,鑫苑服务层面对信息化特别重视,我们对各种新技术进行产品化。从认识上面,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服务部门,实际上是战略部门,像我是直接向总裁汇报。第三个抓数据,数字化核心的还是数据,为业主提供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服务。第四抓管理,我们从管理层面也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等四统一的概念。

    谢谢大家。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碧桂园服务CIO袁鸿凯带来主题演讲《共享 AI,定义未来社区》。

    袁鸿凯:各位嘉宾早上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共享AI定义未来社区,其实像刚才大会的嘉宾介绍的,这几年整个物业行业是高度集中的一个行业,他像头部开始快速集中,我们每个头部企业管理面积也在迅速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碧桂园增长速度,包括增长的速率是很高的速度在增加,每年符合增长率大概在30%-40%以上,在我们管理过程中,我们从2016、2017年就开始考虑要以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管理模式管理这些项目,为什么要做到这样一点呢?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根据碧桂园现在管理规模,我们现在管理了31个省市自治区所有项目,已经有3千多个项目,6百多万业主数量,另外2019年刚刚出炉的业绩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碧桂园物业在做外拓的情况下,还要在两年后接管将近八千万的管理面积,这样快速的增长,倒逼了我们整个物业管理要提升一个档次,要提升一个管理新的方式和方法,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能够适应到我们这种快速增长,适应到管理这么大范围的项目,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2017年开始我们在想用什么样的技术能够替代我们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我们跟头部的企业,阿里、腾讯一块儿研究了相应的方式方法。第一个方式方法是什么?第一个方式方法是从管理侧,从数据到智能,从智能的管理来替代大量日常工作。第二个方式,小区管理上提供可以智能化的方式,来降低人工成本,因为每年我们要增加大量的项目,2016年到碧桂园的时候,李长江总问我,你知道我现在最头疼的是什么事情吗?我一睁眼睛,第二天有二十多个项目经理到岗,这还只是项目经理,还不算其他岗位。要有一种替代人力的方式和方法,这几年我们做了哪些内容呢?下面可以看一下。

    其实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在我们的所有条块,包括前台经营、后台运营,前端面向业主侧所有的接触点,大量开始尝试使用AI替代人工判断。根据李开复先生的人工智能书里面解释的,凡是一件事情五秒钟之内就能做出相应决策的,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替代。在我们实践过程中,这几年累计,我们一共发现了14类32个场景,用到我们的人工智能。刚才这个短片内介绍的是主要在我们的社区层面,完整的智能社区层面怎么落地人工智能的方案,旁边是在我们管理侧,我们整体的运营管理侧怎么样用人工智能做相应的判断。

    简单来说,在管理侧上面,比如说我们的后端收缴率等等核心指标的运营管理的时候,运用大量的数据智能之后能够联动触发相应的管理动作和管理手段,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我们自身的社区层面,因为每个社区管理是我们重要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面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们怎么样让原来在云端的智能,能够落地到每个社区呢?我们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成立联合工作室,重要方向就是怎么样落地到每个社区。

    我们在2017年底的时候向行业内推出了云边端的解决方案,端的这一侧物业行业在很早就开始做端的物联网互联了,怎么样让我们端的物联网设备变成我们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对他进行赋能,我们采用了边缘侧,边缘侧我们跟海康联合研发了边缘服务器,他是定向的人工智能服务器。研发到今年我们已经是第三代了,分为高中低三款,包括我们在20万平米小区里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边缘服务器价格大概在1-2万块钱之间,能快速的进行相关部署。2018年的时候碧桂园的小区内一共覆盖了大概400多个项目,用边缘侧人工智能覆盖的。

    他能够做什么事情呢?说一件最简单的事情,所有物业行业小区内都会有一个监控室,监控室里面有几百录的监控视频,平常我们会安排24小时的岗去监督屏幕上的东西。实际过程中用人去监督4百多块屏幕,我们相信他什么都发现不了。目前我们改善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提取每一幅画面中的异常,通过几类算法进行相应的纠错,我们叫一键巡逻的功能,不仅可以用在一个社区,社区内巡逻是按照你巡逻路线上所有监控摄象头捕捉到的视频来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运用到整个区域甚至全国的品质。

    我们会用相应的算法,比如说保安算法,只需要按一下一键巡逻,通过云端各种各样的分析之后就能够对保安门岗整体品质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这就是通过人工智能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让我们快速增长过程中对我们碧桂园服务的品质做出相应的保障。所以人工智能,像今年我们在故博会上分享的题目,包括我们跟大家展示的也是这样一个话题,叫做共享AI定义未来社区。后来我们会讲怎么样让我们AI能力进行分享。

    大家看到的是这样一个结构,具体到社区里面,我们怎么样让他进行联动,我们有相应的几个中心做相应的分析,所有的人工智能最后能够自动触发相应动作,整个社区作为一个项目经理的时候,这个屏幕对项目经理没有任何用处,因为项目经理是在项目上要转的,要到处巡逻的。他有什么作用呢?所有这种处理,包括从事情的发现、处理,到最后整个检查,这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我通过数据采集,获得了相应的内容,经过相应的数据分析之后,我们会对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做到相应的联动。

    大家可以看具体的例子,刚才我们介绍的垃圾筒的问题,通过整个大脑处理,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监控摄象头发现垃圾筒溢满,保洁通过后台联动,给附近工作的保洁提示相应的要求。这个闭环完成之后,再经过5分钟之后的巡检,发现他如果没有进行清洁我们会经过二次预警。类似的过程有很多种,包括明火检测,各种各样品质检测。我们通过一周时间训练了电瓶车的算法,为什么呢?因为国家已经有很明确的要求,点评车禁止入户。我们能够发现电梯里面有没有电瓶车,对我们品质进行联动。这都是通过我们自身AI平台去训练整体的数据情况,我们在三年的AI,在社区应用场景包括企业治理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企业应用AI的时候会有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一要有大量的数据量,为大脑去学习,我们刚才说的七天识别垃圾筒溢满是其中的一项功能,我们还要有七天训练他识别垃圾筒,垃圾筒的形态各种情况都会有,这个是要一步步让他学习的,全国大家知道我们碧桂园的项目最高到拉萨,最低到新疆吐鲁番,最南到三亚,最北到满洲里,跨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每一块的识别对我们来说都是充分的训练,所以必须要有千万级的数据量。

    第二要有超大规模的算例,我们借鉴外部的力量,包括腾讯、阿里会给我们提供相应的算例能力处理每个月采集到的450TP的数据量,1亿张以上的影片。清晰的业务场景,所有人工智能的训练不是为训练而训练,而是要有相应的场景,联动在一块儿完成整体业务处理。比如说电梯采集到的数据,以往情况下只是做了电梯健康不健康的参考,我们现在做到电梯采集到数据之后联动到电梯微网上之后,作为维护保养之后整体的检测和检察,这样情况下整个闭环完成之后,我们的管理才能够轻松,我们才能够让一个项目经理管多个项目,才能提升人均效能。很多情况下,大家都说用科技能够降人工,降人工成本,其实我们这么多年时间下来用科技降不了人工成本只能提升人工效率,一个人管理效率和面积会扩大。这是我们用人工智能也好,科技也好去提升的。因为在管理面积不断增长情况下,我们要求我们的人员素质发生大量变化。

    我们从2017年开始,定向开始招收硕士毕业生充斥到管理一线去,这个计划在我们碧桂园内部叫做火箭军计划,每年招的硕士生,有一二三的培养计划,要求三年内必须做到区域副总,管理多个项目,这是定向培养计划。为什么?我们发现在快速增长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很关键的,我们在项目经历这个层面,每年大概有三四百个硕士毕业生充斥到我们的项目,这才是支撑我们后面高科技的应用,才能支撑后面所有的业务持续发展。

    最后联动,联动必须跟设备,跟物联网相关的东西进行联动,必须要有物联网的支持,这就是我们说到的,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AI。在碧桂园的体量之上,我们做到了相应的这些内容。共享AI,定义未来社区,我们发现跟同行进行交流的时候,大家关注最大的是成本侧,完成智能社区设置的时候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改造成本,尤其是边缘服务器的投入成本,今年我们跟联通,联通今年一共有14个边缘云方案,其中有2个方案是落在碧桂园体系内,第一个碧桂园服务的社区边缘云,我们会将边缘服务器能力和他5G的边缘云相结合,结合之后对周边社区或者需要社区AI功能的社区提供相应服务。跟联通在我们自己的社区内已经完成了相应的测试,包括在整个广东省内相关项目上也做成了联动方式,什么意思呢?在我们以后如果有联通也好,碧桂园周边社区也好,需要一键巡逻可以向联通申请相关服务,这个服务直接赋能到我们的项目上。

    我们在做旧改的时候,最大的成本在于施工成本,我们为什么跟5G联动,5G提供了很好的施工改造降低成本的方案。原来我们如果不是数字摄象头,是模拟摄象头的话,如果改成数字摄象头需要开发管项等等,整个改造成本下来设备占1/3,施工改造占2/3,这就是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改的原因。现在有了5G之后高带宽,低延时,只需要改造前端摄象头,可以买支持wifi的摄象头直接部署在小区内就OK了。不需要提供存储,可以直接用到联通的边缘云上的算例和存储,直接可以关联,也可以享受到我们所有社区管理中AI的功能,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将我们的AI能力共享出来。

    其实在我们跟联通5G的合作框架下,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基于智能环境下,大家知道人工智能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是人和机器协作效能大规模提升,人和机器,大家知道在我们现在的服务行业内,用到机器人最多的,跟大家关系最密切的是物流行业,大家知道各个物流的企业都在做自己的无人舱,有大量的小车机器人跟本地边缘计算配合,处理舱内分配,在未来,大家知道碧桂园现在在做机器人,我们想的是未来社区内就是机器人去协作完成基础业务,包括保洁、绿化等等基础工作,可以通过机器人联动。这就是我们说下一阶段5G场景下,未来社区内将会有更多的人为每个人提供服务,而基础的保洁、绿化、保安等这些工作会被机器人替代,这也是我们碧桂园这两年一直在努力往前走的一条路,在5G高带宽低延时的情况下替代掉基础人工,让富余的人员对所有业主进行面对面贴心服务。

    大家知道海底捞也做了自己机器人餐厅,机器人餐厅里面提供什么?机器人进行菜品配送,面对你的服务,现在服务人员的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你就可以有专属的服务员为你提供服务,这也是我们在做社区机器人的核心目的,基础人员用机器替代,对于人的服务,我们将会更加细致,更加的满足到我们每个社区的业主之间的需求。

    当然,在社区内有一组机器人,光清洁工作我们会达到四五个机器人,这个时候需要社区综合计算才能替代掉这个机器人中最昂贵的一部分,就是他的计算和处理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边缘侧能够替代整体的人工智能,替代掉我们这个过程的重要的技术条件前置。机器人我们现在研究下来,现在机器人,包括碧桂园自己的机器人整体效率还有待提升。

    像刚才展示的扫楼梯的机器人,扫一层楼梯大概需要60秒到45秒左右的时间,未来我们还要大幅度提升效率,才可能让机器人覆盖到整体小区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怎么样定义未来的社区,只有在AI共享条件之下,每个小区内有了自己的大脑的情况下,未来社区的服务才会有更加精准,更加精致的服务。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中国房地产报社副社长肖勇致开幕词。

    肖勇:尊敬的各位嘉宾,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行业的新老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感谢大家出席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盛会,中国房地产报是国家建设部主管主办的行业大报,我们的宗旨是行业大报内容为王。都说中国房地产业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下半场,我们每年大概销售新房加二手房差不多二十万亿,新房十万亿,我们服务数亿的人群,行业从业人员几千万人。房地产报从现在开始也进入了物业管理这样一个领域,我们通过打造报纸、网站、公众号和会议智库的平台,为这个行业提供服务。特别是要提供一个桥梁的作用,大家知道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物业公司,物业管理是高度专业化的行业,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诞生了大批专业的,有品牌有实力的物业管理公司,现在百强的房企自己也要建物业管理平台。两股力量怎么能够融合、合作、共赢。我们这个行业进入大整合、大洗牌的时代,在5G时代、AI时代、社区时代、内容时代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国房地产报愿意打造这样的平台,把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行业联通起来,融合起来,为我们亿万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

    非常期待聆听各位嘉宾的精采演讲,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新智慧·新社区·新发展——首届房地产暨物业管理行业峰会盛大开幕!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这里是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中国房地产协会、中房智库主办的新社会、新社区、新发展首届房地产暨物业管理行业峰会的现场,欢迎大家光临。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重要来宾: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王惠敏

    中国物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兆春

    中国房地产报社副社长肖勇

    中国房地产报物业管理总经理姜军

    深圳思源计算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武

    融创物业服务集团张常全

    北京城市总经理何素刚

    再次欢迎各位的到来,谢谢大家!

    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物业服务需求持续旺盛,百强企业顺应市场发展,坚持规模化扩张,巩固区域内优势地位,2017年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同比增长16.1%,百强企业管理规模呈现加速扩张态势,2018年百强企业市场份额持续走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智慧社区,建设智慧城市是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而社区作为居民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这其中在智慧社区开展的智慧物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新社会、新社区、新发展,首届房地产暨物业管理行业峰会在这样的时机举行,让大众从经济、人文等不同角度领略物业管理的独特魅力及内涵,下面让我们有请中国房地产报社副社长肖勇先生致词,掌声有请。

  • 乐居小记者 04-19 10:34

    绿中国·芯地产 CIHAF2019第二十一届中国住交会即将开幕

    会场二的新智慧·新社区·新发展——首届房地产暨物业管理行业峰会也即将开幕

【原创视频版权声明】

1、本页面视频归本网站所有,未经本网站允许不得转载视频,否则将视为侵权;

2、需转载或者引用视频内容请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视频,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3、本页面视频,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页面所载视频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

4、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否则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