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疫情下的商业复兴与创新之道”公益论坛(二)

乐居财经

乐居依法对直播内容进行监督,禁止传播违法违规、封建迷信、暴力血腥、低俗色情、招嫖诈骗、违禁品等不良信息,坚决维护青少年群体精神文明健康。如有发现您也可点击右下角举报按钮进行举报。

评论

精彩回顾
分享给朋友:
  • 乐居财经 03-29 10:16

    今天的“恢复与增长”主题公益论坛圆满结束,感谢大家的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3月20日下午2点“疫情下的商业复兴与创新之道”公益论坛!

  • 乐居财经 03-29 10:16

    接下来是主题对话时间。

     

    对话嘉宾:

     

    李   赟   世纪金源集团副总裁、世纪金源商业管理集团总裁

     

    丁  遥  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梅 翔 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开发负责人

     

    孙来春   林清轩创始人 


    主持人:谢谢家鹏总,中国的购物中心数字化非常低,最近我们看到很多购物中心和零售实体店,都是在做线上,对于线上数字化运营应该怎么做,我想后面跟家鹏总,包括汇纳科技的丁遥总做深入探讨。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今天主题对话环节,我们今天有请到林清轩的孙来春先生,还有盒马梅翔总,还有世纪金源李赟总,以及汇纳科技的丁遥丁总。

     

    接下来我们讨论的话题,因为近期发改委也发了一个文,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刚刚各位嘉宾发言里面都有提到,在目前形势下加快国内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是短期内可能见效的措施。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今天请李赟总、梅翔总、丁总,孙总结合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首先请世纪金源的李总,世纪金源也陆续推出很多免租政策,包括购物中心线上化的营销,想问问李总你们在目前这个情况下跟商户关系的逻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们有什么样的思考。还有就是对于最新发改委发布的意见,强调要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购物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市场信心和如何消费,请李总谈谈你的看法。

       

    李赟:感谢周总,刚才针对周总提的问题,我讲大概两个问题,有一个整体的回答和分开回答。

     

    首先这次疫情确实对大家冲击都非常大,世纪金源也采取了很多政策,包括减免租金,线上移交,特别是我们推出商户的纾困计划,不是减免而已。

     

    整个脉络来看,我们围绕的还是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在整个疫情期间,大家讲到了各种的困难,面临各种的危机,但其实归根结底,不管是解决目前的困难,还是说当疫情缓和以后恢复生产,最终回到本质核心的问题就是现金流的问题。不管是我们作为商业载体的商业地产购物中心,还是我们的品牌,或者是品牌提供者,品牌商户们,短期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现金流包括生产的恢复资源,特别是现金流。所以我们在此情景下租金减免,是最为直接的方式,但是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刚才周鹏总也提到大家都在经历疫情,每个公司担当不一样,平台如果不在不健康,对后续也没有根基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广大品牌商户来说光有减免不够,顶多能做到一部分节流。开源呢,我们确实在线上的辅助营销工作,刚刚不管是家鹏总还是周鹏总都提了,我们做线上营销的时候,线下企业肯定准备不足,而且专业性不足,开源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提振信心,想办法,或者在未来在线上经营提供一些实际的检验,这可能是作用要大于实际产生的销售的。这样下来不管是节流还是开源的两种办法,其实是不能完全解决商户的问题,所以我们又陆续推出了相关纾困的计划,但是整个计划是捋了一条线,怎么样让商户抵抗疫情和恢复生产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提出三个方向,一个是小额贷,我们是跟平台合作。另外一个是用基金方式,给一些不管是投资还是合资的企业提供现金支持。最后是我们自己拿出2亿现金的额度,主要是用于与之前合作所有品牌商户的短期借贷,不管是开店还是复店也好,只要基于真实需求,这个我们是不同于金融机构的这种风控及限制,在保证我们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我们尽量的给与我们合作的商户短期信贷的支持。

     

    这些动作可以看出来其实需要解决基层的问题。但是在过程中提到量力而行,所以在此过程中我们更多采用无界协同的方式,多连接,不能单单依靠自己,不能单兵作战,单打独斗,因为现在在数字化时代,整个世界是串联起来,不管是金融链机构,经营机构,包括我们这个商业地产的平台方,购物中心,都是融合的过程,只有我们有开放的状态,包括能力,去把各方资源能够整合起来,才能协同的发挥作用,真正的帮助到我们在一线的经历疫情影响的机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陆续推出的像我们的政策,这里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怎么协同。中小企业按照国家政策来讲,银行和金融平台应该是重点担支持和扶持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家想通过风控要求比较高的金融机构去获得贷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所谓协同,刚刚提到我们是不具备牌照和资格,我们怎么办,自己做不了怎么做?我们就跟有资格能做的金融机构合作,像百望云,大家都知道电子发票的系统,取得了很多中小商户的数据,七家银行对于它的征信采纳,取得真实的销售额和发票也好,开票量也好,形成新的征信手段,之前对于一个网购购物中心很难做到,银行不接受你公司作为主体担保地我们没有办法把银行资金转流到中小企业上去,但是如果有百望云小望金科的平台,能够通过渠道,把他的资金通过银行转到中小企业商户里面去,实现了一个链接,这实现资源整合。包括GP团的概念,在消费领域里面需要寻找到好的品牌,不管是0到1还是1到N,但是信息不对等现在我们利用购物中心的平台,我们聚合行业内做消费领域投资比较擅长的这些大机构,现在数量还在增加,共同对于我们合作的企业进行投资的评估和投资的实现。同时这八家投资平台也把他们所看重的或拟投的项目进行购物中心协同,恰恰我们实现这样的协同。最后2亿元我们拿出来,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有压力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在有力的情况下拿出额度来帮助商户,这样不断能缓解商户短期的困难,而且刚才所说的三种方式,我们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和想法,我们的想法会一致持续,只不过他不代表纾困,而是它叫跟我们商户怎么样进行命运共同体的绑定。所以总结来讲,刚刚周总提到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原来其实我们不管怎么说,或者说是很多道理和想法,其实我们跟商户本质上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大家基于各自利益需求,在合作方式上达成共同的实现。

     

    同时当面临重大疫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其实很难独善其身,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是结成命运共同体,不能利益为先,命运共同体才有可能共同抵抗这种特俗的情况。包括未来数字化时代真正来临以后,整个消费格局改变了,我们怎么样去应对?所以这次我把我们商业地产购物中心这个行业我理解说能不能成为最后在商业社会里面的缓冲器。缓冲器就是当大的变革来临的时候,当进行周期转换的时候,整个市场格局发生剧烈转化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为在我们平台上进行经营合作的各方作为一个缓冲器,因为我们毕竟是平台嘛,不管从资金、能力,各个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机构领先优势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能够适当减缓或者缓冲掉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避免硬着陆。其实这次整个疫情以后,很多行业真的是硬着陆,像电影行业基本上百分之百没了,餐饮行业八成到九成没了,在任何市场和波动环境下很难见到,这种环境下购物中心怎么做缓冲。另外不单单渡过难关,还是希望长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自都有各自的局限,我们行业里面的品牌商户,虽然我们做招商的时候大家都在博弈,都有一定的主动权和博弈能力,但是一旦进入到实际经营过程中,他们所做的东西,通过自身品牌影响也不一定完全能拿到,通过金融这一件事情就能够知道为什么很多企业以前坚持不上市,我们搞好经营,我们不受资本市场的控制,我们要好好做经营。为什么现在要提这个事情?不是说大家谁好谁坏,不是说上市就好,不上市就不好。而是说真的是为了应对事件变化,我们在这个周期需要给自己加持,能够让我们的能力是全方位,不单单是经营上,同时是抗风险上,如果跟资本市场结合,能够让我们在发展上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这都是在变化的。短短两三个月的疫情,其实我很多朋友他们已经改变了他们原有的自己很多想法。所以平台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把缓冲器做好,这样能够结合未来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家鹏总结合数字化的经营,但是他的数字化的经营都是基于购物中心。而以前的时代里面我们是把数字化经营更多关注于线上平台,包括电商企业,同时慢慢开始关注于品牌商,关注于单个品牌。但是这一次我想我们可能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到购物中心商业地产我们数字化怎么做,是简单做个数字商城,还是像周鹏说的把我们作为大B的角色的数据能力展现出来。

     

    阿里的曾鸣教授曾经提过一个模式SB2C,我们各种大B小B最终到了消费者,这种模式慢慢会转变。

     

    刚才对于周总提的疫情之后消费怎么去释放。因为今天我感觉大家对报复性消费的东西都是持悲观的看法。其实我有一个比较相同的认识,报复性消费在消费者来讲是有心无力的状况,心里面都想疫情之后撒欢,但是回想很现实,自己荷包里到底多少,已经两三个月,都在线上消费,并没有少多少。

     

    第二就是大部分的企业都在人力资源成本做管控。大家协同轮岗,提前休假,已经把自己口袋里荷包里的消费能力已经消耗了不少。

     

    另外可预见的复工,我了解不少企业并非是全员复工,那些不复工的同志们他们的收入来源在一定阶段是减少的,这样可消费的能力其实是并不充沛的。

     

    另外还有一个我们谈及时复工,恢复生产。恢复生产需要的是人、时间、精力,而且留给我们在2020年恢复生产的时间眼见着一个月一个月缩短,虽然疫情有所缓和,但是真正恢复还是需要时间。2020年到底留下来几个月给我们全面恢复正常生活,恢复正常生活以后,大家还是要利用生产时间来补足上半年的损失。所以不管是刚刚说的荷包角度谈,还是从时间精力角度看,我感觉压力比较大。

     

    我们到底做怎么样的事情,对于世纪金源来讲,一方面就是把纾困的计划转变为畅销的支持。再举一个刚才发票的例子,在这次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问题,过去很多中小型商户开票不规范,他取得征信支持小额贷款的时候碰到困难。但是这次我们百旺云专门推出免费电子发票,提升线上教育。如果你有好的征信基础,其实在未来危险来临的时候你可以获得一定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建立起守法经营也好,或者说是持续经营的心态,像我们的纾困计划都会一直延续,转换成为对商户长效的支持,不但纾困的时候大家需要资金,在发展、生产、未来得扩张,都是需要资金支持,只要是有资金支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阶段性的措施转换成为长效的措施,这样我想才是一个所谓的命运共同体。

     

    另外在数字化协同的时代,我们要把数据能够充分出体现出来。我们购物中心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大私域流量,跟个体私域还是有区别。我们作为平台来讲,它掌控的数据量、维度、覆盖面,是跟单个商户自己做是有区别的,里面有交集。但是对单个商圈来讲,购物中心里面的数据来源广泛,更宏观,这些数据以后怎么样为商户所用,这些是我们所关注的事情。

     

    最后我想再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呢?我们在第一天提到了怎么样把商业地产企业和房地产企业能够有效进行在商业上的认定。作为我们商业地产企业,你想我们所有的投资回报和收入在什么地方,是在商户自己储备里面,不是我们开发来得到回报的。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命运共同体概念,把资金和投资的理念、合资的里面融入到商户经营过程中,不单单是可以解决商户的问题,我想是不是能够变成商业地产资产配置和资源配置。这样我们希望将来资产企业差不多有三项收入,一个是传统的跟租赁相关的收入。另外一个是我们跟很多商户形成命运共同体合作,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会有很多经营性收入增长。第三个,因为既然是合资和投资,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投资行为,来取得投资领域的投资收益回报,这样作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商业地产类似的公司是不是能够把资源和资产进行合理有效配置,这样既能够照顾商户,包括投资者,然后购物中心也能实现投资价值。真正把利益共同体慢慢转变成命运共同体,我们都能够共同想出办法解决问题。这是我简要的回答。

       

    主持人:谢谢李总。我们其实看到了世纪金源在这次疫情下面做出的很多措施,也体现了作为国内的领先商业平台的社会责任跟企业担当。刚才除了这个以外,我想也提到了确实对于整个实体行业来讲,我们确实认为目前接下来困难的日子可能还仅仅只是开始。

     

    疫情发生以来,现在很多购物中心跟商户都在积极开展线上的自救,我们也看到很多购物中心在做数字化尝试。大家都知道,丁遥丁总大家都认识,从深耕行业的老兵,作为实体的科技型企业,我们请丁遥丁总来谈谈购物中心跟商户关系,怎么样看目前线上运营的模式,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模式,以及对实体中心和商户在线上运营上有一些帮助。请丁总谈谈你的看法。

       

    丁遥:谢谢主持人给我们时间来做这样一个思考。我觉得线上的确加速了竞争的进程,加深了如何突显线下优势来做线上布局思考,因为你毕竟是线下企业,你到线上如何发挥自己的企业特点,你需要思考清楚,不然跟有些线上企业硬碰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我们也看到有些仓促上阵的线上化企业,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我想谈谈我的思考。

     

    首先从承担咱们在商场里面去经营,承担为消费者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肯定还是我们的品牌和商家。从他们的视角来看,我觉得最大的优势是他们线下体验是比较多的,而且成本比较低,供应链也很成熟,而且人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尤其是对末层事物认知,提升身体所有感官来参与,线下看得见摸得着,这种踏实感与生俱来。我想我们线下这些企业去线上化过程中间,首先这个基础我们是已经有了的。这个基础有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在线上运营的时候,把纯线上企业要经历建立信任、获取流量这方面的负担就放下来了。就像这次线上的“加油商业人”这个主题论坛,这确实超乎我们想象,这个会议我们每年都参加,但是昨天是78万人,这是从来没有的量。如果没有跟线下合作伙伴们达成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很难爆发出这个量。所以这是线下商户本身具有的优势。

     

    第二点,我从购物中心平台来讲。我观察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发现有很多商户他们因为在同样一家购物中心或者商场里面去经营,他们甚至相邻的店铺,严格来讲可能他们还有点竞争的味道。但是他们因此有一些相似的需求,所以他们往往也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尤其是他们在线下进行跨界合作,关联优惠,关联购买这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频繁的,而且是自发的,这些微小的现象不一定被购物中心的高层管理者重视,但是这个实实在在在发生,我在想为什么他们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他们在线下互相认识,小型促销关联活动他们发动的很及时,停下来也很快,中间各种各样的调整也非常高频,这在传统想象当中我们组织一个购物中心级别这样大规模的合作,而且还要灵活调整,不是很现实,但是这些事儿他们线下在发生着。

     

    但是我们对比线上商业,同样在屏幕当中体现的两条信息,来自两个商家的两条信息,但是在线下他们可能相距千里,他们沟通很困难,更不要提每天灵活的大量随机变化,不太现实,这正是我们线下的购物中心的优势,作为购物中心天然的优势。商户和商户之间,如果我们购物中心能够给他们统一核销的平台,把自己购物中心各个商家堆积出来的流量能够给到小商户,让他们之间去共享,这会给线上的运营产生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这如果不通过线上运营,可能我们线下就很难做得到这一点。

     

    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讲,我们购物中心要发挥线下聚集,往深度去合作的这样一个优势。我看过同样作为同城服务的美团和大众点评,你们也会发现他们来自不同商家关联度很少,但是线上关联购买是引发消费增量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我不买这双鞋,我还不买这个上衣,我不买这个上衣可能还不买这条裤子。但是正因为在线下我们有了这样的场景之后,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关联。我们原来可能从营销层面大家更多是关注我们叫拉新客户入潮,但是这件事情其实随着购物中心和周边的社区商业交通逐渐稳定以后,逐渐稳定了。增量在哪里,增加它的关联购买。怎么增加关联购买,线下购物中心有天然优势。

     

    对新技术已经讲了很多,短期来看,我们也做了两项新技术,一个是温感的监控,量一量。我们觉得这个量一量,可能疫情之后就过去了,不会成为长远需求。但是长远来讲大家对于购物环境健康的需求恐怕会是稳定长期的需求,就是你怎么能够通过一个无感的设备能够告诉他进来多少人,测量多少人,环境是安全健康的,这对大众消费是有用的。过去大家对这点不是很关注,现在很关注起来。

     

    第二,我们前段时间发布一个指数,对疫情期间,以及对疫后客流恢复做了一个免费的大数据行业报告发给大家共享。最近我们针对用户专门又提供了一个注册账号服务,他这项服务能够看到全国他所在城分所在城市回暖的指数,客流掉下去,但是往回复的时候各个区域不太一样,我们看到北京低下去。可能上海、广州就稍微好一点,周边的一些可能远离疫区的一些什么宁夏、西藏、内蒙就好一点。我相信将来可能业态也很不一样,所以大家可能很关注这样的数据,我们开发了一个指数帮助大家来了解行业青年,找到差距,找到问题。

     

    长远来讲,应该讲大数据围绕的商业经营的应用大家肯定是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看好了。大数据得从一个概念层面走向实际应用层面,可能更多要在这方面要深化。怎么讲,一个是大数据的收集、采集、分析,你怎么从大数据你去驱动我们的人开展工作?你是告知他一条信息,还是你干干脆就给他一条明确的任务,甚至跟他内部的管理系统联结在一起,成为自动化的开展工作。这需要思考。一方面一个数据在线,可追溯,加强你的管理效率,你很快知道行还是不行。第二从人力成本来讲肯定是节约的,而且远程控制肯定更方便,有一些线下的原来利用线上系统,用人工智能,不是靠一个人去盯着看,这个成本很大。这次我们也看到了,刚才吴总也讲到了,你到线下你会发现当线下工作不能做的时候,我们来反思这个岗位设置是不是有问题了。我们说不是岗位设置有问题,我们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是可以技术替代的,如果用技术替代它,可能我们的工作效率会提高,运营成本能够降低。这是关于技术的应用。

     

    第二提到模式,很有意思,我想重点说一说。疫情之后,购物中心我都推出一些减租的政策,商家也暂缓了一些新店开设,或者也跟购物中心一起联合抗疫,或者想闭店的在购物中心一起帮助之下做。怎么减租,统一减掉两三个月,但是这个事情其实可以细琢磨,因为每个业态下降不太一样,刚刚讲电影百分之百,餐饮80%,可能超市只有40%、50%,从减租来讲大家都减了,但是实际上遭受的困难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这又进一步引发一些思考,我也听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想更长效的事情,也对过去收租金的方式,对店铺价值衡量方式引发了一些讨论,这很有意思,就是大家怎么来看商户价值,我有没有更科学的方式能够更灵活来计量。原来咱们的行业是有抽成,根据营业额抽成多少,保底多少。但是现在发现有一些服务性的业态你用抽成很难说。有一些线上线下融合,他线下店承载的就是企业和服务,没有营业额,看来用营业额抽成这事儿可能不行,如果用营业额不行用什么来做?可有人提到客流,有人也提是进店客流还是过店客流?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在想怎么通过一个更有效率、更科学、更信息对称的方式,来降低这两方之间的交易成本?过去大家信息是不统一的,信息是有差异的。作为购物中心来讲,我肯定希望你觉得我客流比较旺,你愿意多交点租,对于商户来讲可能希望我少交一点。但是在信息社会时间都不会很长,很快双方都会知道对方的底牌。一旦知道对方底牌以后,我们能不能有一个科学指标,来科学评价,变成双方谈判之间的交易博弈,变成是什么就是什么,变成科学计量。就像黄金珠宝一样,24K就是24K的钱,18K就是18K的钱,50克就是50克的钱,60克就是60克的钱,明明白白租商铺,可能对双方都有利。这是我看在整个疫情期间之后,大家对于经营,对于商业模式,加快了思考。之前大家也说归说,不一定马上付诸行动,但是这次我感觉到很多企业如果在中间加快布局,加快行动,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复苏的过程当中,他获得一些重启的能量。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下,这个重启可能对他来讲就是非常大的一次机会。谢谢主持人,我就分享这些。

       

    主持人:谢谢丁总,丁总给我们带来的很多比较有意义的启发,我们也希望接下来汇纳跟丁总在购物中心线上数字化这块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分享。

     

    接下来我想请我们盒马的梅总,大家都知道盒马在这一次的疫情当中,为稳定民生做出了很多贡献也有很多创新的举措,比如说跟我们很多餐饮企业有类似于共享员工这样一些计划的推出。在这次疫情之后,我也想请梅翔总聊聊,盒马在过去两年里面,以及在疫情期间,未来得企业发展可能也会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疫情让我们很多做生鲜做其他品类的企业看到了一些新的市场机会点,我想请梅总谈谈你们在未来有什么改变和什么看法?

       

    梅翔:好的,今天很高兴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盒马在疫情期间的共享员工。盒马大概在1月20日,在年前,我们已经对外宣布不打烊不涨价的服务宗旨。在1月23日武汉封城,在封城可能对于疫情的紧张感,消费者的需求爆增。根据我们原先安排的人力分配,根本没有满足顾客需求和匹配。这是现在一个状况。与此同时疫情对餐饮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大量的人员没有办法上班,企业主和公司面临成本压力。大家也知道我们盒马是一个多业态的集成体,新零售场景,我们有近百个餐饮品牌是入驻在盒马里面。早在2月初我们就有餐饮品牌合作伙伴反馈我们企业面临一些困难,既然有企业提出困难,我们就应该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在2月3日,盒马我们首批接到了云海肴青年餐厅北京的企业员工到盒马来上班,盒马付出相应的劳务报酬,我们对外呼吁,这是一场企业之间的一些自救的解决方案,解决餐饮业面临的一些整体困难,我们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一些帮助。当时其实也是市场和国家为盘活就业的一个抓手,这个艰难时刻我们携手面对困难目前。所以这个事情做了以后,我们在2月3日首批接纳了我们共享员工以后,随后获得更多企业的响应,有西贝、温莎,大众出行,还有一些影院、商场、酒店,保安公司,还有一些培训教育机构,等各类行业,超过40家企业4000名员工加入了盒马临时用工团队。

     

    这是整个背景,我们为什么会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我觉得这是三赢的策略,第一有效的缓解了餐饮企业,包含但不局限于餐饮企业的成本,主要是在人工成本的压力。第二,保障了企业员工在疫情期间稳定的收入。第三从盒马本身来讲,我们的员工匹配其实也是有不足的,也有效的弥补了盒马的用工需求,所以这个策略应该来讲是一个三赢的策略。

     

    这个过程中间大家可能也比较关注这么多共享员工你们如何保证安全?当然在抗疫期间安全是重要的话题。除了日常的安全检查,包括食品安全的培训,生产安全的培训,包括用工保障培训,这一系列我们在合作的时候跟餐饮合作企业和参与者都进行了补课。所以这是整个共享员工项目的一些背景,给大家介绍一下。

     

    盒马大家知道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企业,具有非常浓厚的互联网基因。互联网主要的这样一个特征是什么,就是积极的变化非常快。第二是行动非常迅速。我们认为是对的事情就立刻行动起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它更加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以上是对于共享员工给大家分享的一些信息。

     

    刚才周总有提到一些关于疫情后盒马的一些策略。讲真心话,这也是我的本职工作。讲这之前,我也讲一下,我是疫情中间是重灾区的亲历者,因为我本人也是武汉人,1月21日回武汉以后,至今还在武汉没有返岗。在疫情期间我们涌现出来的困难和现状,真的,我在这里只是讲一个额外话,在这个过程中间真的是非常梦幻,给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原先千万人口的城市里面整个街道是空的。盒马和伙伴都是作为民生保障的一员,盒马坚持满足民生,坚持不打烊,坚持不涨价,坚持满货架,为了平抑市场,起到巨大的作用,这件事情也起到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所以今年我们盒马会继续保持一个高速发展,这可能跟刚才大咖们讲的情况有不同,盒马是民生保障企业,我们今年存量是220家,在整个新的存量里面我们仍然将开店新店达到100家以上,昨天我们武汉盒马开出了武汉第19家门店,同时我们希望和有实力的地产商加强合作,已经合作的我们希望能够深入合作,还没有合作的希望加强联系,探讨发掘合作可能的机会。所以这是以上反馈,周总。

     

    主持人:谢谢梅总,我们希望接下来很多甲方国内地产的运营平台能够多跟盒马交流。接下来我们请林清轩的孙先生,因为跟孙先生交流比较多,前一段时间我们两个语音交流一个多小时,了解行业的一些看法和一些措施。我们最近有看到林清轩作为线下实体店到后来开始做线上运营,也经历了转型的过程。这次在疫情来临之后,我想请孙先生谈一谈,当时你的心态里面思考的最多的是什么,当然房租也好,员工工资也好,对于企业自救怎么思考。第二是很多零售业倒逼线上运营,这对我们现在实体行业里面有什么样好的经验分享和好的借鉴,请孙先生谈谈你的看法。

       

    孙来春:好的,周总,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下午好,我今天看了各位嘉宾,比如说李光斗老师只需要把“危”说的严重一点,他作为经济学就是做的很棒的。作为盒马,有一个马爸爸,作为大地产李赟总,虽然他说他也受灾,但是跟体验经济个体商户来讲,还是有点区别。我们终究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银行贷款,没有投资人,完全靠自有资金也只能活一两个月的业态,我是更多思考怎么活下去。

     

    我一点点盘点一下,我特别感谢甲方爸爸们还是给品牌方在二三月份还是免了一些房租,心里充满了全是感动,因为人家不免你也不能怎么着,你是能告人家还是打人家吗?后来我们觉得一天也不免也不敢说什么。想银行也靠不了,国家没有心思管你。后来我看了看书,我也看毛泽东的作品,他说实际上你走群众路线你考谁啊,我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靠自己啊,靠自己的员工。有人叫我把店关了,员工开除了,我幸好没有听你的。我发现我们的员工就是救我们的名,我们的每一个员工就像美军作战一样,就像此时此刻他锁在武汉家里头,躲在宿舍里面,一个人静悄悄的躲在一个仅开业的店里面,没有客流怎么办?这时候活着是我思考的问题,怎么把现金流回归50-60%的我就能活过来了,我算了我们能活两个月。如果回归到业绩的60%我能活六个月。结果我一努力,努力稍微大了点,2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20%,3月份三八档期比去年增长了513%。这个很多媒体暴露有没有可能活?我之前开玩笑所有的零售业都要变成服务业,所有的服务业都要变成零售。我们337家店一夜之间全被冰峰了。有没有可能?我过去一直用右手吃饭,现在我们用左手筷子吃饭,21天,42天,我们现在左右手倒筷子吃饭,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可以左右手倒筷子吃饭很好。这件事儿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回不去了,林清轩不是也不是以前的林清轩了,我们走出了一条换个方式也能活下来的办法。那天我跟李赟总聊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决定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会贪婪,决定跟李赟总他们开展合作。有人说你们活的挺好,为什么还要开店呢?我说你什么时候发现淘品牌可以成为中国伟大的品牌,什么时候发现只做线下店,不做线上这一轮你能活下去?不能左,也不能右。我思考疫情结束怎么活,我们会变成一个新的物种,既可以在线上,比如说搞门店直播,我们把顾客请到线下来,凭什么人家在线上能买,人家来线下有困难。这个问题所有的甲方和品牌方如果想不明白,还不能开始动的话,不是这个时代把你干死,突然有一天网络全部关掉了,发现你网上也会被干死,所以不能太左,不能太右,把数字化5G时代和把线下实体经济结合,让人流过来,让有乐趣的事发生,把周围社区的老百姓聚合到你的大盒子里面,我们一起去玩一个新的业态。时代往前走,不能回头开,靠谁,靠品牌自己的力量去发挥出来。

     

    什么是品牌力?品牌力就是品牌的免疫力。此时此刻人们消费被冰峰或者下滑了,他还有一点消费能不能想得起你,这时候我们不仅仅是跟病毒在抗争,这时候我们也是跟消费者仅存的消费力去竞争,甚至是那些还没反省过来,还在那儿等着国家救你,还等着甲方爸爸给你免租,还等着员工少发点工资?你已经被历史淘汰了。工资一分钱不能少发,甲方免租不是我们说了算,国家给不给免税费也不是你说了算。现在抓紧的拥抱新技术,把老客户服务好,再怎么吸引新顾客到你的大盒子来。我给大家建议,购物中心也做好准备,不要再指望着靠你自己变成电商,电商你挤不进去,电商有京东有阿里在那儿挡着,你怎么能够让这些小盒子的品牌方有巨大的流量进来你就赢了。建议购物中心不要按照哪个落位,按照哪个品牌收房租费,你看看哪个品牌给你带来人流,谁带的人流多你给租金少,谁吃人流多,你给他租金多。一个购物中心有400个品牌,如果能有一堆品牌想办法把人流请到线下来,这就是购物中心的救命稻草,有人流来,他也愿意来,多停留一会儿,这是要多思考的问题。我不看好购物中心转型电商,购物中心应该定好它的位,是为社区的百姓服务,做好服务,做好干净,是为自己的品牌方做好服务,让消费者放心来到购物中心,带着家人,吃个饭,聚个餐,看个电影,你把卫生做好,把服务做好,让品牌方都积极拥抱互联网。

     

    我刚才听到我们有几个互联网板块,睿意德他有很多思考是非常好的,你把数字化做好了,来服务好里面的内容,让内容再产生小的内容去服务周边老百姓把他吸引来,这是一个生态,不要相互把脚伸到别人的位置,你永远代替不了电影院,你永远代替不了林清轩,我们可以干得事儿你干不了,我们是协同的关系。所以我特别呼吁每个人都积极看问题。所以今天我觉得这个主题是如何把消费给复兴起来,我对未来是有信心的,我不愿意看衰,因为看衰有何用吗?哭穷?我哭穷了十天,发现业绩暴跌了95%,我从床上爬起来,开始呐喊,开始行动的时候,我发现我活了。所以不要再看衰了,无论环境多艰难,总之有人可以活过来,而天天唱衰那个人,一定不是像林清轩这种老老实实的实体经济,我们不是大平台,我们没有马爸爸,我们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写文稿,我们要活法,要用新的方法活下去,让购物中心也活下去,让国家的经济和无数的零售业都活下去,换个活法,这是我的思考,同时疫情之后,让我们活的更好,活到全球去。不浪费大家时间。

         

    主持人:今天的论坛差不多要结束了,在此也非常感谢我们今天的演讲嘉宾和对话嘉宾,明天再同一时间也欢迎大家准时收看最后一轮主题论坛,欢迎大家明天同一时间收看最后一场主题论坛:影响与改变。演讲嘉宾有著名财经意见领袖袁岳先生、吴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银泰商业集团CEO陈晓东。最后我想请我们永平会长做几句总结性发言吧.

       

    王永平:好的,谢谢周艳斌总的主持,首先也感谢我们今天所有的演讲与对话嘉宾,你们的发言都很精彩,我都拿了笔一一记录。刚才像有一些企业的一些好的做法,有一些企业家好的观点,我觉得都令我印象深刻。像世纪金源李赟总讲到他们合作的发票公司,我觉得这样实际上是引导商户往守法这样一个规范化方向发展,不仅是自救,而且背后是引导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意义是很深远的。

     

    刚才像我们林清轩的孙总讲的一句话,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好。未来的购物中心应该是按导流量来定租金,不是按照它的业态和铺位来定租金,所以各位嘉宾都有很好的一些观点,我相信能够给行业同仁会有很多启发。

     

    今天这场直播刚才发给我统计的流量观看人数也超过了35万,希望在线的这些朋友们明天能够接着收听。谢谢各位!

    主持人:明天见。

     

    —结束—

  • 乐居财经 03-29 10:16

    RET睿意德创始人张家鹏发表“购物中心增长如何借力数字化”主题演讲。

    主持人:谢谢吴总。吴总作为餐饮行业的老兵,餐饮行业确确实实今年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就目前来讲,很多人认为疫情两三个月,4月份左右就能恢复正常。但是现在来看影响从租户和商家、员工之间的矛盾可能在2季度会达到高峰期,这可能也是考验甲方周鹏总他们和租户的智慧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跟永平会长他们多探讨。 

    接下来我们有请资深商业地产行业专家睿意德的创始人张家鹏先生,有请家鹏总。

       

    张家鹏:谢谢周艳斌总。大家好,数字化最近很热,但是实际上商业地产数字化这几年,大家普遍感觉到的一个状况就是投入产出比很低,所以我们在跟我们购物中心的朋友和客户接触的过程,发现大家实际上有一些就已经觉得数字化的用途不大,已经有一点失去信心。

     

    但是这次疫情,又重新让大家认识到了数字化的作用,无论是接触直播,还是接触线上微信的小程序,又在闭店的时候,在营业受影响的时候,实现了销售,甚至有一些商场做的销售还不错。

     

    在疫情过程中,我们很多做运营的朋友都跟我们去探讨,说如果疫情过去之后,是不是数字化的这个能力还能给商场继续能多做点什么,能持续帮助把商场销售提升起来。

     

    我从四个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把数字化跟业务比较紧密的贴合,并且产生一些作用。

     

    在这之前,首先说一个概念,先跟大家澄清一个概念。实际上在过程中,在商业地产、购物中心数字化的过程中,大量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都是因为大家把数字化的理念当成了工具。数字化它是基于技术的理念,它就像当年的电气化一样,它落地解决问题是需要具体的场景工具来支持。比如说我们要解决照明的问题一定要有灯泡,我们要解决动力的问题一定要有发动机,所以在购物中心这个场景里面我们如果去做数字化,一定要建立我们的问题,然后又相应对应的产品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但是在数字化的场景,在购物中心有很多。比如说有微信的小程序,有大数据,而每一家也都会去强调说自己的数字化的能力对购物中心的作用和帮助。结果购物中心没有去界定自己的问题,无论是采购小程序,还是大数据,还是另外的一些SaaS工具,但是实际上效果就很难以保障。所以我们接下来探讨的四个点,有一个假设,购物中心数字化的需求,是为了购物中心的增长,所以我们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应该要聚焦在我们的业务上,我们如何解决增长的问题,我们所有的行动都应该是聚焦在增长上。就这个点我们应该是从业务里面看需求,从需求看数字化工具对我们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接下来我从四个点跟各位做一个分享。

     

    第一,要提升渗透率。实际上商场是一个有地缘限定的生意,它跟线上的典型区别就在于此。一个城市的商场,你无论怎么样去做你促销的活动,实际上你的辐射范围可能也最多就在你可能触达的5公里和7公里的范围内。我们看到基于我们数据的监测,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现在的商场在区域的渗透率一般是不超过15%的,这个渗透率的统计是基于说半年内我们所辐射范围内的顾客到店和他实际辐射的总人数的占比。从未来展望来看,实际上15%这个数是一个偏低的数字,实际上商场的渗透率做的并不好。如果商场渗透率增加一倍,同比理论上我们可触达的客群,能够到场购物的客群提升一倍。我们统计下来是这样,如果有三倍提升空间的话,实际上购物中心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做周边人群排查和对区域的了解,把我们可及的这部分增量先拉起来。

     

    关于说到我们如何利用数据的方式去提升呢?具体的方式说我们购物中心本质它是一个区域人群的需求和商场的功能最优的匹配。如果说你没有办法透彻的了解区域的人群,你就很难对购物中心做精准的定位。但是这是一个老话题,大家都觉得说好像定位这个事儿大家都能想得清楚,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借助数据加深这个工作呢?这个工作又再往下一步,刚刚周总他们讲到怎么跟商户的数据做关联,去更了解商户。

     

    购物中心下一步是商场人群匹配到人和货的匹配。我们了解购物中心的运营者本质就像一个房东,他把房子出租给了不同品牌,客户的需求的反应在购物中心里面是他对店铺的调整,实际上是对人店的匹配,未来购物中心一定要利用数据去实现人和货的匹配,所以这就是我们怎么样去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去能够跟我们场内的商户产生链接,实现对货的运营和指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就是塑造品牌的流量矩阵。我们看到说在疫情期间,很多品牌在线上去做直播,去做小程序的营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实际上在商场运营中一个特别尴尬的点,对购物中心来讲因为它不是百货公司,没有办法掌握货。所以它最大的调整可能就是调整完整的品牌。

     

    我们看淘宝发展的过程,淘宝在早期塑造的时候,它是非常警惕里面的品牌去私下加这些客户微信,他担心他们会把客户领走,到外面做销售。但是如果没有基于客户做运行,只是平台做运营,客户本质上是跟货和店的关系,购物中心没有掌握货,它的运营显得非常乏力。所以购物中心在未来应该基于品牌做更精细化的运营,而且它跟客户关系是比场跟客户关系更深。商场惯常辐射范围只有三公里,如果只是货的方式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线上看直播,抖音已经到了一天4亿的日活,淘宝也已经到了5亿日活,快手已经过了3亿。所以这些线上的人群可能跟我们惯常在线下触达方式连接的人群是不一样,它会是线上非常好的补充。所以商场应该是一个服务体,一个服务方,它的核心的目的就是怎么样完成基于场内的品牌去做更大流量的引入,对货做出更好的匹配和销售。所以基于这个点,如果线上流量已经非常充裕,而且能够跟线下做补充,那商场应该做服务方,做更好的支持,甚至做出工具去支持这些品牌去线上获取流量。在这个过程商场可能有最大的纠结点,就会觉得说如果我完成了这次连接,我商场内的品牌如果一直在线上对客户销售,是不是跑单了呢?实际上并不用担心我们看到外卖跑单的例子,每一个商家对购物中心的复租的意愿,原则上本质取决于他在这个点上的销售效率。如果再实际店铺里面我们看到餐厅说它的单量如果再线上增加50%,他实际上在这个点的价值已经提升50%,他的复租意愿上一定会有相应的提升。

     

    另外可能有人问都到线上,跟外卖不一样,外卖还是要送出去。未来他再次复购,直接在线上进行交易。这在我来看是没有办法阻挡的,但是电商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绝大部分抽离掉了可以在线上购买的价值商品。在线下存在的都有它的理由。

     

    我们看到商场的商品现在有三个特征实际上是线上难以取代的,中高价、非标品和中频,这是线上实物通过转化。如果线上品牌成为一个入口,那就会把更多顾客引入到线下来,就会)给商场带来更好的人流。

     

    第三个方面,要形成私域流量。实际上现在商场和顾客的关系还是非常松散的,即使是很多商场有了会员,用小程序绑定会员,但是触达客户还是非常难。所以私域流量概念就是有一个实时能够免费触达的这样一个渠道。如果有了小程序,实际上商场接下来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如何提升在线的活跃度,甚至有的商场就比较理想化的去设想,我怎么样能够形成线上像电商的产品形成活跃。实际上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个线上小程序,我们要把它对待成为它就是一个线上的产品,我们要深刻的知道它如果真的产生流量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如果说我们希望借助不一样的货品提升他们购买,或者我们商品是既有商品之外,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很难逃脱京东和天猫商品的覆盖。如果你在商场之外,跟京东、淘宝之外,你要有另外独立的研发和采购的话,这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供应链能力,这在短期形成非常困难,而且量也是阻碍,很难形成那么大规模的量。针对这群买主线上跟客户的平台是有可能,但是作为线上活跃的方式,还是基于你商场既有的优势,给到客户优惠也好,会员的积分也好,停车的预约也好,这是最最可能的,你要达到先做到有用性,就能够让客户经常来关注和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有可能完成更多客户的触达,完成一些促销品的销售和用户链的销售,所以商场应该是如何透过自有的优势,提升在线的获客能力,拉升到店的消费,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一步需要完成电商的跃进是相对比较困难的,所以不求最高的活跃度,但是要求你线上品牌有用,能够让更多客户愿意到线上来看看,他可以找到他想要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点,也是最后一点,就是提升线上的转化。提升线上的转化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就是线上获客和线上转化,一部分是线上获客到线下的转化。相对来讲,我们如果要在线上完成获客和转化,相当于做了一个区域的电商,刚才有嘉宾分享到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现在的商场核心要做的是我们怎么样能提升线上的获客能力,到线下去转化。无论我们是借助服务,还是借助我们的内容,还是借助其他的优惠方式,拉动客人到线下去做消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总结下来,实体商业是零售业。零售业的本质是选货能力和供应链的能力,而选货能力的基础是数据能力,搞定货品是供应链能力。购物中心业务如何开展数字化,要聚焦业务的需求,但要满足业务需求就要求购物中心具备数字化的能力,基于数据、借助数字化工具才能实现。所以,数字化时代会推动购物中心快速进入数据和供应链的竞争,未来每个购物中心都会塑造自己的“买手”能力,基于自身对客户的洞察力,更好的实现需求与货品的匹配。未来的购物中心一定会百货化发展,购物中心也一定是基于数据的服务商,其竞争优势的本质是能否保证最优的 “人货匹配”能力。谢谢各位。

  • 乐居财经 03-29 10:16

    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国平做“创业永远在路上”主题演讲。

    主持人:谢谢周鹏总,周鹏总讲的非常好,如何重建和商场的关系,客为上,活下来,新工具,勇突围,我觉得可能对我们今天的很多参与者有很多启发与思考。

     

    刚才也有提到这次餐饮确实是我们整个疫情下面受影响非常严重的重灾区,到底这个影响有多严重呢?下面我们有请外婆家的创始人吴国平给我们分享一下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吴国平:大家好,刚刚说起老贾的西贝,我没有这个体验,我想这是我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工作跟大家分享。

     

    这个事情对我来讲比较突然,但是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都经历过了,我们经历了半导体、黑白电视机、计算机、BB机、钻头机、生活机,生活太有意思了。当然我们第一时间年三十前一天我们知道疫情之后,快速的把所有的店都做了关店,年初我跟老贾打电话,他说什么事儿,都不知道。我们一开始快速年初二全部停掉,年初一还有60个店。全部停掉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是还是处于盲目当中,不知道怎么样一回事情。

     

    半个月之后我们有了生机,像周总他们这样商业甲方提到免租,我们一年3.6亿房租,一个月就3000万。你像员工的宿舍有300万,这是一个实际的情况。员工工资一个月在5500万—6000万左右,当然压力非常大。

     

    第二是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像我们来说是比较定向,主要集中的精力就是管好自己,管好员工,管好我们的家人,这是我们当时考虑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在这种情形下,健康是第一的。这是我们对疫情的过程。

     

    到了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复工?其实我们有一个店是没有停过,那就是我们年前开的老鸭记,刚才周总说的我们不是临时思考,我们是考虑过去战略的品牌,这个老鸭记我们2月份还赚了6万块钱,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当然我们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我们计划到店跟到家的业务,到店是50%,到家是50%。外婆家是后盾,鲈鱼是中锋,然后能够传播的就是老鸭记。这个项目是我们过去酝酿的对未来产品的思考。我们到2月13号我们迫不及待的要复工了。

     

    我们复工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复工根本不是为了我们企业的思考,而是为了员工,因为员工比较着急了,特别是待在家里。他待在家里他心定不下来,所以我们开店,店在,信心就在,同时家就在。2月13日开店到今天为止应该是一个多月,到昨天,我们复店一共是144家店,我们的复店率是70%,但是我们的销售是30%。我对未来的一个想法,我觉得餐饮企业的困难还没到来。我估计是4月份、5月份、6月份,餐饮企业日子是非常难熬的。为什么难熬呢,2月份出现问题大家担心,后来不担心了,为什么不担心?2月份你和员工商量好,员工跟你老板同甘共苦,一个月最低基本工资也行。你跟他说3月份我们再是拿基本工资,也行。4月份,人家毕竟要养家糊口的,这个费用你是一定要付的。再者,甲方2月份免租,4月份总免不了,大家都要有费用,大家都难嘛。4月份,你的营业额额,我估计平均全国的餐饮恢复在40%—50%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如果是这样一个数据,你肯定是要亏的,而且亏的不少,比2月份更多一点。按照这样一个局势,我认为真正的餐饮企业困难是4月份、5月份、6月份。在这个阶段我们追求的是能够活下去,能够保平。真正我们讨论这个问题,餐饮企业恢复到原点是什么时候,我估计到明年春节。可能有的人说有报复性消费,我不赞成,报复性消费环境不同,跟非典完全不一样,明年春节能回到原点我觉得已经差不多了。

     

    对于我们餐饮企业在这个疫情当中的一些思考,我觉得非常复杂。大环境,小环境,商业模式。所以我在说外婆家永远在创业路上,我们过来一路在变,因为大家都在不确定当中。对于我的个人思考是这样想的,这段时间大家都是在做外卖,我觉得做外卖,本身这个服务流程,产品,对外来来说是不匹配的。比如说我们这一段时间做的最好的是老鸭煲外卖,然后是鲈鱼,外婆家外卖做的是最差的。大家说一开始是出火锅,因为大家都要聚。线上对我这个年龄来说可能不太适合,我觉得线上只能赚钱,线下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生活。比如我们今天会开的更好,也可以开,但是我们飞机不用坐了,旅馆不用住了,所有其他的过程费用都不用了,那这样对消费我认为是非常有影响的。

     

    我对未来是怎样思考呢?我是这样想,我们这个差距,这个时间段餐饮企业也该变了。这个“变”怎么样个变法?我的思考就是你跟好的餐饮企业不足之处在哪里?一个就是品质问题,包括产品品质、服务品质。第二是效率上面。量已经没戏了,只有供大于求,我觉得餐饮的供大于求2015年就开始了。有这样一个不足,我觉得就是要聚焦,聚焦,必须聚焦才能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聚焦,才能提高效率。这是我们未来企业要做的事情,这里面又可以交得起房租,交得起房租是什么样的状况?线上必须要做,线下也必须要做。昨天有人跟我说做零售产品,我说你做得过正大吗?如果偏离了,真个产业都偏离掉的。能够做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对自己来说最快乐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我自己想的问题。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大家都在问未来线上是不是一直占上风?我觉得不会这样,我不是这样思考的。我结婚的时候没有缝纫机,但是我妈妈她们这一代每家每户都有缝纫机,现在没有一个人有缝纫机,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厨房,我觉得我们服务的份额会更大。线下也存在,线上也存在,餐饮的市场不是5万亿的市场,我认为是10万亿的市场。

     

    处于这样一个考虑,我觉得餐饮这个行业肯定是存在的,这个行业也不光是线上的问题,线下也非常重要。处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企业必须变革。在非典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消费,吃饭就是请客,请客就是大酒楼。现在全国每个地区都有大酒楼,几乎都是一个地区。未来的恢复,我是这样思考这个问题。刚才周总说到成都,李总说到房产,觉得最好房价不要涨,所有的钱都到房产里面去,消费哪里来?而且生活品质并不好,都在家里待着不好过。成都为什么消费好,因为成都消费便宜嘛。通过这件事情组织变革一定要做。

     

    到今天我们没有上班,我觉得根本不用办公室。昨天我约了五个同事,谈了七个小时,在我们的一个露天的店里面谈,又促进消费,效率又高。很多坐在办公室是无用功。取消办公室,如果远程办公和消费办公,消费场景的办公,我觉得一方面能够减少无用功,另外一方面能够促进消费,生活又比较精彩,我觉得蛮好的。有的时候有的同事路上都要三个小时。这是未来我们都需要思考的商业问题。

     

    第二个,我觉得中国要拉动内需。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我们当时非典的时候我记得我们房子都卖不了,房子也卖不出去。就是我们WTO进去之后,我们劳动力卖出去了,房子卖出去了,然后我们30年就建立起来内需,这个内需对我们来说太可贵了。怎么拉动内需呢?夜经济必须上去。早餐有多少钱,晚上的消费,我们至少可以三拨。吃饭一拨,卡拉OK一拨,还有到酒吧一拨,这个消费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是人不动的话,我反正不太喜欢。第二个,你不花钱,怎么能够促进消费。比如说一个女孩子她买了化妆品买了衣服,她不出去,家里面干嘛,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我理解“消费”两个字最好改为“浪费”,如果光是为了吃饱,我们餐饮店可以关掉60%,如果是服装穿暖,服装店可以关掉70%。我觉得消费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我们就是靠自己,把我们自己的消费引起来,我们的内需一定是存在的。我是这样一个思考,如果是全部都在线上的话,我觉得消费是没戏的,一定要扩大线下消费,这才是能够自救的办法,反正我自己带头出去玩。这就是我讲的。

  • 乐居财经 03-29 10:16

    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发表“疫情后的增长与恢复”主题演讲。

    主持人:谢谢李总,在中国实体行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讲商业复兴与创新,所以我想接下来请大悦城地产的总经理周鹏先生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大悦城在近期疫情下面,以及未来对于商业创新,或者是复兴的思考和对应的策略,有请周总。

     

    周鹏:谢谢主持人。周艳斌总好久不见,现在这种线上的方式虽然不如你我所愿,但是非常有必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它按下的是暂停键,还是重启,我们在这个阶段更要想到的是我们未来我们应该如何的来恢复信心。我们全联商业地产委员会给我们的命题作业,是复兴与创新之道。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信心。但是为什么说沟通非常有必要?其实我至少是70年代生人,对于70年代生人和对我来讲,至少是我前所未经历过的,虽然2003年有过非典,但是这是俨然两个不同的历史,两种不同的影响。所以在疫情到来之前和中间,经历了将近两个月到今天,我觉得从我个人来讲,对它的认识也在不停的发生改变。在这个时间点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怎么来认识这个疫情,在疫情怎么做,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昨天我也间歇性的听了一下,我觉得昨天的几位嘉宾讲的更应该适合于今天或者是明天的。其实我们是三段论,第一是救助与纾困,今天是增长与恢复,明天是影响与改变。这三个题目肯定是相互咬合,也是相互勾结,很难离开一个讲另外一个。但是我觉得昨天的命题更像是偏乐观,没有想到的是救助和纾困。刚才李光斗老师整个从灾难经济学,从消费经济的中观层面进行了商业重构的解析,我觉得更多的是看到了“危”。今天对我而言,我的主题,虽然说增长与恢复,但是我更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怎么来进行在救助,在活下去的基础之上如何来进行变革。

     

    这一次,我个人的感觉,这一次的影响,相对于我们商业地产的无论是物业持有方、经营方,还是我们产业链下游的商户方,对他们的影响,我认为相对于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的这些从业的企业的承受力来讲,是非常巨大的。对于整个商业地产行业的影响我觉得是非常深远的,我们可能这一次增长与恢复,可能只是中间一个过渡性的话题。可能这次疫情代表我们之后的只有救助与纾困,直接到影响与改变,有可能增长与恢复这个过程是一个跨越式的。我今天用这点时间来给大家来简单的阐述一下相应的这些观点。

     

    首先按照命题作文,我这块还是比较乖,按照永平会长说首先怎么回答疫情的冲击。这块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首先我们从整个宏观消费市场来看,整体的市场是在极具的进行萎缩的。今天我看数据1—2月份总额5万亿,下降幅度相比于去年下滑了20%几个幅度。从这块我们看到整体下滑幅度跟我们零售实体企业,目前对平均客流和销售额的下滑基本上保持一致。同时大家看无论是线上线下,虽然线上催生很多机会,但是我们看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线上企业也有接近5个点的下滑,所以我觉得部分线上线下,对整个零售行业,对销售行业来讲是造成市场上的急剧的萎缩。

     

    大家在这个阶段上大家都在讲自救,一夜之间仿佛线下企业都变成线上企业,都在说做线上场景。实际上我觉得在这个阶段上亿我们在短期的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做出战略上的转变,我们也不可能对我们的商业模式进行一夜之间战略上的重塑,我认为这只是在战术上的。一个我们的杯水车薪似的自救而已。

     

    其实我看现阶段大家都在投入,也有线上平台紧急就上线了,也有通过流媒体,通过公域流量的抖音和快手进行线上推广,整体而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说是我们线下企业在去年相对线上比较麻利了,之前三到四年的时候,那时候线上大家都喊狼来了的时候,提到线上对线下冲击来了。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之后,这意识到线上不是一种商业模式,更是未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如何基于它是未来已经有的生活方式基础之上,来构建线上线下场景的融合,我觉得是这次疫情重新对这个行业的这样一次唤醒。

     

    我们看到我们行业的整体数据。我们这一次再来看跟我们唇齿相依的品牌。前一段有人说引起了正义,有人说免租,开发商和业主是地主的,是无情的。实际上这一次双方,物业方、业主方和品牌方都是受害者,而且其实某种程度上讲,如果从我们损失的额度上来讲,一定是业主方远远大于品牌方,但是对于承受能力而言,这两块应该是旗鼓相当的,或者是对于中小微的品牌方更大一些,我们应该共同互助和纾困。品牌方开店整体放缓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际品牌,前一段我们对国际品牌相对乐观,因为我们看到苹果前一段只是关闭了中国店,结果到了今天,仅仅一个月,中国所有店都打开了,然后中国之外的店反而都关掉了,这种趋势,真正来讲,我们今天无论是对于成熟品牌还是对于新生品牌来讲,开店速度放缓是必然的趋势,在我们的供给侧就会产生这样一个巨大的矛盾。

     

    另外一块对于还有引起来的撑不下去的闭店潮真的是迎面而来。我今天看到亲眼经历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可能说零售店惨,我真正的经历的,一会儿可能国平总还会说餐饮。


    我曾经从一个胡同里边一个四方菜的老板,不开店,在我们的鼓励下就开出来了,恰逢赶在春节前,就想赶在春节这个旺季,个体老板开这个店肯定是倾其所有。店面整体非常好。但是寒潮一来袭,所有店都关了,因为对他来讲关店基本上倾其所有开出来了,所有准备的库存硬撑者。到前两天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说我们在寻找新的投资方进来,因为他投了300万费用,我相信对于他们小微企业来讲,他们的财务成本年化15%都算低的,所以确实需要引入投资者。他更担心引入投资者,他的四方菜这种精品模式是不是还能延续,而且对于店铺经营模式都会改变。大家所有人都在想着把资产放轻。


    当我们都离开了重资产,实体店,我都搞输出管理,大家都不在重的场景下下功夫的时候,未来我们的商业模式可想而知会出现很多头重脚轻的店铺,这样的一种生意模式,其实这也是相对来讲比较可怕的。


    对于实质的品牌运营来讲,新品牌推出的活跃度会下降。过去两年,尤其是快时尚,还有我们终端时尚品类的消费,本身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我们的快奢、轻奢,关税造成整体的价格下调,对他们就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在现阶段,再加上这类的品牌本身就是要求高周转,对于库存对于新品的推出速度更快,在这个疫情的影响下,受到的影响就会更加巨大。


    大家都在想报复性的恢复,其实我对这块不抱太大的希望。首先来讲,我觉得对于实体店来讲,对于时间呈线性关系的体验式消费这是一去不复返。像餐饮、娱乐、美妆用品,或高化品,我们毕竟一天吃不了三天的饭,再饿也补回来,我们夏天穿不了冬天的衣,冬天过去就过去了,这种消费只能是坏账损失了,没法找回来。同时我们还看到刚刚说到的春装的库存是一个结果,这种损失是不可逆的。同时我们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们的疫情从过去的内控扩散,到下半场刚刚开始,很有可能像北京、像上海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很有可能都要裁员,在这种情况下宏观层面上影响的时间还会更长。我们侥幸于非典,实际上这次我们处于不同的经济背景,首先全球经济逆转,同时中国从高速转向高质量转变是缓慢的增长,2003年—2012年是黄金开启元年,我们现在处在转换的时候,包括老龄化也在突显,所以整个从宏观层面来讲我们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


    对于微观来讲,今天的消费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提到的社会矛盾是物质匮乏。今天我们是对美好生活的相撞,今天我们更多消费是满足精神层面上的体验式消费,在这块会不会发生报复性反弹。另外在这期间我们会发现一些外卖、网购,有些东西可能会彻底转到线上去了,这种需求从原来线上线下,下一阶段更新迭代彻底上线了。还有远程办公、线上会议这些模式可能未来在实体办公上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样对我们消费场景怎么进行构建也会产生很多的影响。还有包括日本前些年都经历的低欲望社会,注重健康与运动,宅化的盛行,都会发生转变。


    最近我们举一个成都的例子,成都疫情相对比较轻。另外成都人生活在一个天生就比较多难,自然灾害比较多,大家都比较乐观,应该说它的反弹是最快的。我们会看到,过去的一两周,成都也仅仅是恢复了不到四成,无论是客流还是销售。所以这一次我们觉得疫后发生的报复性反弹,我们觉得可能这块场景会比较难实现。昨天我们看到商务部也开了一个促进消费的会议,就看国家对这块力度的大小,因为三驾马车是消费,出口受抑制,国家怎么样在消费券像特朗普这种直接发钱的这种形式会不会发生,外国发钱的刺激也可能会使报复性反弹。但是如果对消费者自救、行业自救,我认为比较难实现报复性增长的形势。


    对于疫情引发的变革,我想应该是加速了,我一直觉得创新是加速回归本质,这一块应该是加速商业新趋势向本质新趋势的到来。模式变革我不再讲,线上线下融合,包括无接触的零售、餐饮、配送,这并不是全是线上的,即使在线下,我们的服务模式我们也要更多提倡无接触式的零售也好、餐饮也好、服务也好。对于我们的内容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变革,刚刚提到的大健康产业,健康类的原来吃穿用,下一步的健美可能会加速进行转换。对于娱乐线上线下场景的融合,比如像电竞,线下跟线上一起火,直播,我们一起来提供很好的线下生活场景。包括前一段大家搞笑的云喝酒,之前是串场,现在是场和场衔接起来了。这样一种新的内容,互联互通会变成更快的情形。5G、AI会加速。另外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会加速到来。对于品牌方,过去貌合神离,或者堆积木式的跨界整合会消失,会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式。


    整体对于复苏,对于商业来讲,可能是精心、精细化、经济。首先是精心,我们一定要搞好精心服务。首先大家觉得简单粗暴,开源,开不了源就节流。这时候我们客流正在大量失血,我们确实需要在这个时候来更好的保持消费者对实体的那种安心、放心和那一点点信心。所以在这个点上我们还是要更好的做我们精心服务。在疫情之后如何快速恢复人气,我们不要直接想着恢复销售,先把我们的客人喊回来,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更安心的方式喊回来。


    第二是精细化,我们要对商户一户一策进行安排。包括物业管理,对商户一户一策了解到他们的困惑,真正的跟他们一起共渡过难关,过去我们只是在表面上进行服务和倒流,下一步我们在人货之间的引导和穿插上,牵线搭媒上要做到更加精细化。同时我们过去活动是锦上添花,可能今年我们的活动要频繁动起来。今年我们要更多借助工具,线上线下私域流量要用好,同时我们竞争环境要勇突围,更敏捷竞争,这一次会极大的加剧了市场竞争,因为市场变小了,生存变得更艰难,人无我有,人有我会更加便宜,更便捷,这叫敏捷竞争,这是我们要有更强的竞争思维。


    这是对短期战术上来讲我们如何快速热起来,并且在竞争中第一个跑出来,跑的更加强健。


    对于未来得战略是向伸、向上、向远。


    第一个向伸,过去我们只是管理在购物中心,主动式管理,管理还是停在人上。对货这块我们怎么来构建人跟货之间联系起来,这块我们过去做的不够多,包括餐饮、文化、娱乐等都做的不够多,这块我们要做到主动式管理,比商户了解到他的SDU,从库存到物流,所有这块我们应该了解更深,才能提供更加好的服务,还要加速我们线下实体行业百货化的进程。


    向上这块我们过去一直提到B+B+C,B2C,这是我们的运营模式。但是坦诚讲我们只是在B2C商家这块直接加了大悦城的to C端,我们做远端人流做客群提纯,这是B+B+C模式,这一次我们在转型,加上科技的进步,加上私域流量,包括我们自己的员工也开始真正理解到什么叫C2C。现阶段我们客户创新思维这块,除了借助原来的公域流量,大悦城,或者万达,都是公域流量,如何做好店铺,再加上客户的私域流量形成病毒式的传播,这样才能对线上做到更多引流,这是我们要做客户的创新思维。


    同时我们刚刚提到的向上,向线上要流量。另外一块我们也是要向上,向大数据要更好的营销和促销。过去百货基本上还是二房东模式,顶多是二房东加客服。未来我们向伸、向上、是我们向远走的两个方向,一个向远,一个是我们要把我们有限的空间无限化的品牌。另外一块就是把我们的销售做到极致,这里面我们一定要改变过去简单的模式,可能像保险企业做好精算,再做好SP活动,同时改变灵活式的合同合作模式,甚至是合同方式,让我们过去旧有的购物中心和实体店和客户之间的生产关系彻底改变,通过转变生产关系来激活线下的零售企业的生产力。


    另外我们在向远的时候,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还要矢志不渝的不忘初心,只有这样才能不跑偏。所以过去几年我们在说内容建设、体验式,在这个地方以文化为终端,为进阶模式的体验消费在这个点上还不能削弱。具体表现形式,一个是在业态上我们还要照顾好大的旗舰店、精品店,包括米其林、黑珍珠,提高实体店。另外首创店铺、首进的店铺,这块业态上我们要向品牌文化延伸,这个文化是指品牌文化,把品牌文化彰显出来,让这个品牌更有调性。另外是品牌文化式体验,例如夜经济是消费文化,还有沉浸式、社群式的文化体验。未来一方面购物中心要成为品牌的秀场。另外一块我们提到的文化体验,要成为客群的秀场。开直播不可能老在家里看,我们这里有若干个餐厅和若干个店铺,我们在这个地方开直播,我们在这个地方开始刷我们自个儿的流量,给自己圈粉,提供好场景,这应该是文化来引领和打造我们整个卖场的文化情怀,在这块还是继续向远。所以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提到精细化、精心、经济,向伸、向上、向远,这是我们在这个疫情模式下选择复兴也好,还是说产生深远的改变,我觉得战术上应该是精心、精细、经济,战略上应该是向伸、向上、向远。疫情是物竞天择的过程,大自然无法选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改变的是对于商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对于我们到达未来远方的进化方式会发生极大的改变,这个改变应该是深远的。如果说我们过去按掉的是暂停键,可能也就是一周两周我们把它视为一场灾难,马上我们自救、复兴。这次我认为按下的不是暂停键,这次我觉得应该按下是重启键,在这个重启键的阶段上,我们无论是商户也好,还是我们的客群也好,有的选择一去不复回,彻底消亡掉了。有的苟且。有的选择了更适合远方。所以他们有些东西回不来了,应对这种,我们进化方式就是从过去的变革,这次我们不能懒政、殆政,从破罐变革到渐进式变革,过去我们讲立字当头,破在其中,可能这一次很多东西都已经破了,或者边破边立,我们在这个阶段不能等,我们更强化主动式管理,主动式的变革,这样一种革新式的变革,来共同的迎接我们说到的正向的影响和深远的改变。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

  • 乐居财经 03-29 10:16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做“世界大疫后的商业重构”主题演讲。

    李光斗:非常高兴,我觉得这个论坛非常有意义,昨天我也全程听了。今天我的这个题目是讲一下“消费重启和商业重构”。

     

    首先我昨天写了一篇最新的文章,文章题目叫“为什么世界大疫比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可怕?”当然并不是讲标题党,这篇文章的点击率非常高。大家都知道,其实这个疫情,我们中国现在已经是开始进入到一个全面控制阶段,但是叫中国的上半场结束了,但是全球的下半场开始了。所以大家讲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也是百年未有之危机。昨天我们很多人说怎么危中寻机,但是我个人感觉还不能盲目乐观。为什么世界大疫比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可怕?我的论点主要来自于哪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家都知道39个国家打了4年,最后它的结束是因为瘟疫来了,最后大家都打不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参战国打了6年。但是这一次其实是一个非常的危机时刻,被卷入的国家有多少,我昨天看的数据是159个,几乎是全世界六大洲现在已经没有一块净土了。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叫经济战争,以前人们都讲石油战争、美元战争等,我们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它造成的损失是多少,4万亿美元的损失。但是这一次的经济损失我们中国我就不讲,全球的美股这一个月大家都知道触发了四次熔断,今天又熔断了,全球股份下跌20%,全球损失已经超过100万亿。所以这里有一个问题,战争虽然大家都痛恨战争,我们期望世界和平,但是战争是消费刺激型的灾难,经济学家都知道,俗话来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二战之后恢复经济,重建家园,日本韩国重建了东亚经济体系。全球化浪潮233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建立了一个全球的经济共同体,大家也都满世界飞,中国人每年有上亿人次出国。但是战争的刺激,其实我们看美国,美国就是靠两次世界大战变成了世界的老大。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旧建造了151艘航母,全员开足马力,对它来说战争,有句话叫发国难财,而且它的航母,跟现在的没法比,有轻型航母,护卫航母等等,但是战后它发了一大笔财,因为这些航母都卖掉了,成为美国非常一大笔的军火收入。但是这一场瘟疫我们讲恢复和增长,说实际来说瘟疫不是刺激消费型,叫需求抑制型,所以现在叫保命需求,是基本消费。所以现在疫情期间我看到很多网上卖保健品的,我也做了一个调查,你现在跟谁搭讪卖保健品,人家觉得我就是要买点鸡蛋、蔬菜、牛奶,保命型的需求,所以保健品是锦上添花。其他的消费,包括娱乐、餐饮、酒店、养生、保健等等都彻底抑制了,而这其中很多的消费,比如说今年的电影行业,去年600亿,今年要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这一旦抑制了,黄金周的春节贺岁档,一旦100亿没有了,基本上就不会再有了,所以这个消费消失没法补偿,所以我们讲恢复性消费、报复性消费,刚才主持人也讲了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脱链。我们看到疫情之后全世界国家都是封锁边境断航,最后的结局连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昨天也发布,欧盟整个边境也断掉了,各自为战。而且全球产业链转移。我们知道中国全球200种产品我们是世界老大制造商,我们中国财富40年来为全球制造商品,但是很多商品一旦隔离之后,就恢复不了了。

     

    我们中国现在市面上开始恢复,但是封城这个措施,因为疫病,封城宅家,美国发布了疫病救济,今年的奥运会我觉得铁定是开不成了。

     

    还有一个今天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朝鲜战争时期的国防生产法案,就是说它在二战的时候,国防生产法案是要求所有的民营经济加入军火生产,你的订单我全都有了。就跟口罩,不管是中石化,格力都做口罩。但是现在是国防生产法案是停产法案,因为疫病。所以整个的我们讲为什么说战争世界大疫,我给它总结个词,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叫嚣了很久,但是只电影里看到过,想打也打不起来,你能毁灭我,我能毁灭你。但是这个世界大疫一下子把全球经济拖入。所以我们不能乐观,我们要看到全球市场怎么应对。战争有什么好处,我们都知道我们都在明处,谁是我们的敌人和朋友我们都很清楚,我们有反法西斯同盟,但是瘟疫现在各自为战。还有一个叫以邻为壑。你的口罩到我的国境我拦截你了,这个以邻为壑,对欧盟为什么要封锁边境,大家都知道中东局势,土耳其一直想重新恢复它的奥斯曼帝国。但是它是北约国家,老想加入欧盟,欧盟不理它,而且欧盟阻止它攻打叙利亚北部,他就把300万难民赶过去。那欧盟就不得了,欧盟现在因为疫情加上难民,整个会呈现社会动乱,所以这整个的这一场我们讲叫这次的全世界,包括我们国家也是叫两线作战,一方面我们是抗疫,现在中国疫情抗住了,另一方面是经济的抗疫。世界上的老百姓怎么样生活下去。

     

    这篇文章我也思考了很久,参考了很多资料,今天不详细讲,只是开个头,在座的大家如果想看全文很简单,你搜一下“李光斗观察”五个字,就点出来今天头条的文章。

     

    面对危机怎么做?接下来我主要讲一下,我觉得第一个叫放弃抄底心态。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经济已经到底了,中国也有各种说叫抄底,第一次熔断的时候就有企业家朋友跟我说李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抄底,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1929年全球大萧条,华尔街9月5日崩盘,但是那次华尔街的崩盘,股市的下降还没有现在这样多,我们看一周就跌了多少。华尔街崩盘,1931年,两年之后,格雷就借了所有公司的钱抄底,最后1932年破产,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就抄底。所以我们要放弃抄底心态,到底是什么各种底,黄金底还是什么底,大家不要抄底。

     

    还有恢复性增长,大家讲到报复性消费。报复性消费是什么概念,以前大家网上说了疫情之后最想干的事儿是什么?是吃火锅。但是你想想你能一天吃几顿火锅呢,所以报复性消费,讲个真实的事儿,说中国的疫情过去了,现在全国各地数据,西安、上海、北京,报复性消费的第一个行业是什么,是离婚。说大家天天在一起,终于看清了对方。当然张文宏医生也是个网红,说现在叫网红经济,说教师、医生都是网红。我们知道说美国现在加州所有的学校都放假了。今天我看新闻加州学校基本上假期要到8月去了,现在才3月份,4、5、6、7、8五个月时间,所以这些也是学生非常大的问题。张文宏讲什么问题,非典的时候发现很多夫妻之间其实并没有传染,最新的新闻说加拿大最帅的总理特鲁多他的夫人确诊了,但是特鲁多没有确诊,说这么两口子,还相不相信爱情。所以讲的这个东西,我觉得报复性消费在很多基本需求上,人要吃饭,吃喝拉撒睡这方面是存在的,但是很多的我们称之为叫附加性的需求,比方说旅游、娱乐、社交,包括酒店住宿,养生保健,这些行业这也是我们商业地产里头很大的一块,除了吃饭之外,昨天我听了全程的论坛,大家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我们有超市的老总,有餐饮业的老总,大家都很开心,说甚至我这个超市还增长了20%。当然最后也说了,我的商场下来了,甲方还不能收我们的房租。但是很多消费一旦消失,无法补偿。

     

    当然消费重启会在哪方面重启?最近一个电视剧比较火,《安家》,孙俪、罗晋主演的,这两天大结局。房地产有个特点叫改善性需求。我们还是以特鲁多为例,他家17口人隔离,每一个人都是单独房间和单独卫生间,当然很多人说他是不是住在首相官邸。不是,自己的房子。

     

    我们看中国的未来改善性需求,房地产需求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人在家里还有独立的房间,我专门做了调查,说北京的房地产代理现在市场恢复之后问的最多的是六环外的房产,为什么?因为人们希望离开闹市。我如果在城郊有一个低密度的房子,就叫闭市的需求,桃花源中人,避乱来此绝境,鲁迅说管它春夏与秋冬。

     

    所以这个疫情,我们看钟南山说4月份、5月份、6月份。现在美国政府的公告是什么,也可能是8个月。也就是说现在不是说一个国家我们抗疫成功就成功了,现在我们中国也是叫输入型病例。我们到底留学生在海外有多少,在美国就有20万留学生。在新加坡600万人,新加坡要求所有学生回国,它600万人有1万留学生,那你想想我们这些学生是不是要回来,当然你可以让他在当地待着,但是很多低龄的小学生,要各种情况回国。

     

    所以我的观点是什么呢,叫抱最好的希望,但是一定要做最坏的准备。

     

    做哪方面的准备?一个叫与病毒共存,也就是说这个病毒会长期存在,因为现在没有解药,不管到处都好消息,今天疫苗打针了。我觉得我们还是相信科学家的,说这个东西不符合规律。另外一个我们要做长箫条的经济学准备。我们这一代人40年来,从中国改革开放,我们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周期,包括房地产,我们40年来其实你看一直在涨的,我们各种商业,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很快,2008年金融海啸各种东西很快就快速复苏,疫情也是复苏了。中国也是在疫情中率先复苏的,所以我觉得大家都有一种盲目乐观的心理。

     

    我觉得从我的研究观察来看,它会引起哪些变化。一个叫社会形态的变化,什么叫社会形态?我们做商业也好,要研究社会形态,因为人最大的区别是人叫群居动物,但是我们发现群居动物,西方人觉得晚上不去酒吧没法活,我们看英国首相鲍里斯他发布说在家里待着,鲍里斯跟我们年纪差不多,他父亲七八十了,晚上仍然回去泡吧。但是疫情之后,英国马上是门可罗雀。现在大家隔离了,大家有几个叫孤独经济、隔离经济、宅经济。现在有台电脑有台游戏机就可以玩的很high,甚至生理需求都可以通过远程各种方法来满足。还有一些社交距离加大了,它会改变,我们要做商业研究。非典之后是什么呢,非典之后所有人都叫故态复萌,所有生活习惯又改回去了。但是这一次疫情我觉得会造成非常大的习惯,昨天大庆也讲了21天定律,21天培养一个习惯。我觉得现在我们的习惯,第一人们见面还握手不握手。欧洲人,为什么意大利疫情爆发那么厉害,太热情了,动不动舌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前我们吃请客,在北京不排队的饭馆都不好意思去,排队的是好馆子。当然现在餐馆标准也变了,说一人一桌,这是不是可持续,所以我觉得餐饮行业,西贝大年初六就发求救信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件事儿我觉得我们牵头怎么做,中国餐饮行业会形成一个革命,我们可以搞一个中餐,西餐化的宣言,这个一定会到来。否则中餐,大家十个人吃饭,只要一个女士涂口红,大家吃完饭你去测试,大家每个人身体都有她口红的元素。如果她用香奈儿的口红还无所谓,如果她的口红汞超标,大家身体都汞超标。美国也是,美国的餐馆大都为麦当劳加上肯德基等西餐,中国的中餐馆是最多的,但是现在疫情下中国中餐馆倒霉,大家都不去中餐馆了。

     

    另外一个叫做提升免疫力经济。到目前为止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是没有解药的,现在包括世卫组织都不敢说,大家是喝绿豆汤好的还是怎么样的也难说,其实最多就是靠免疫力,所以为什么说中药治愈率达到97%。具体中药的事儿我就不讲了。

     

    个人免疫力靠什么,身体,以及情绪免疫力。我们都知道狗在家里待时间长了会得抑郁症。还有个人免疫力,为什么企业现金流很重要,如果半年不开工你想想很多人都会破产。当然还有组织免疫力,就是我们能不能协同在线开工。还有一个未来,我在今年年初,当然不是先知先觉,我还写过一篇文章,疫情开始我就写了,说为什么实体经济干不过虚拟经济?因为虚拟经济它的成本时间长的就趋向于零。我们看两家企业,一个是西贝,西贝率先复苏。吴国平也在,他的外卖也开始,就是单一产品,包括他的老鸭煲,昨天吴晓波也讲。

     

    还有春节前我也去拜访了一家企业,以前也是我的老朋友,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叫王凯,他以前做财富故事会,先来出来做了凯叔讲故事。春节期间我给他通电话,上学的还有老师管着,这些学龄前的怎么办,一天讲一个故事讲不了,所以凯叔讲故事这个APP下载量一下子就爆了,他大年初期就开工了。所以信息社交,这每一个流动都会产生非常大的上市公司。包括昨天很多嘉宾讲的SaaS,软件级服务。今天我们用的腾讯的会议,就是一个软件及服务的东西,这是平台经济的。未来的生活或者生存,我们要考虑到云端的生存。

     

    以前我觉得人跟人一定要见面的,现在一下子把它打碎了,当然还有一个网络基本建设。“新基建”是什么,叫商业重构。商业重构会产生一种新的危机,当然很多人说很多危险和机会,这个商业重构首先第一个机会叫组织的重构,毋庸讳言,在疫情过去之后,各行各业首先迎来的是什么?首先是裁员潮。经过这么一个折腾,当然餐饮业可能例外,因为餐饮业要人来服务的,老板会发现,很多的用人其实是没有必要存在的,1/3的人就把以前的工作做完了,所以裁员会有很大比例。甚至管理结构的变化,美军为什么能打仗,美军靠单兵作战能力。我跟张瑞敏聊过,张瑞敏说“人单合一”,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叫把管理赋能,每一个个体都有管理职能。所以现在的打仗是以班为单位,背着他的GPS就上路了,叫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声,航空母舰从地中海就可以发射。不是说再像以前的叫金字塔型的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上层蒙上层,一层蒙一层。现在叫做产业链重构,产业链重构,势必会反全球化。像以前说东莞堵车,硅谷的芯片要涨价。现在大家都要自建自己的产业链,小而全。还有一个叫做在线生存能力,你能不能在线生存。很多企业一下子就蒙了,因为客户就没了。但是为什么腾讯在推企业微信?昨天吴晓波也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我跟西贝的老板,因为我们是老乡,我们做了深入沟通。他跟店长在去年做了一件事儿,加客户微信,他就有3万客户名单,这是私域流量,你在淘宝、京东开了店叫公域流量。私域流量是什么,就是你能够反复骚扰反复触达,比如我加了王永平的微信,我总把东西发给他,他说他不看微信,微信已经成为人的器官了。所以很多人说不会被丢掉,不会掉了。很多人说我有他电话不就行了吗,电话不一样,电话就发短信,你短信所能够蕴含的信息量和微信不一样,尤其是未来的5G时代。所以很多专家说的对任何企业在线生存能力,要重建自己的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成为网络基本建设的一部分,腾讯的企业微信可以扩展到5万人,甚至更多。网络基本建设出来一个什么词,我们叫“新基建”。我们看这次最高峰会议提出来“新基建”这个词儿,我们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怎么抗过去,靠4万亿。用的是凯恩斯主义,用的罗斯福1929年那一套,我们就搞过去了,中国经济率先实现了复苏。但是新基建是不是铁路、公路、基本建设?不是,新基建是指中国现在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的5G,5G我们全球是领先的,当然疫情延缓了它的建设速度,但是5G之后是什么,就是整个的大数据,中国的大数据到了什么程度,国际上也有议论,说中国人的聪明人脸识别,你戴了口罩我都能识别你。中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老外,包括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也是干不过我们的。我们在这方面,包括警察叔叔,你把脸遮住,甚至根据大数据和你走路的姿势都可以识破。关在小区里,你出不来,你想买菜你没微信,没实名制,绑定不了银行卡,最后饿死了怎么办,最后投案自首吧。所以这里面还有很多做基因检测的把罪犯检测出来了。所以在线生存是非常大的机会。

     

    未来从组织架构、商业架构都会形成改变。所以新基建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健康防疫、医疗设备、特高压输变电,工业4.0,包括区块链等等。我们看2003年非典结束之后,出现了什么,就是养生潮。还有一个移民潮。现在我们看到全球生存能力,一下子疫情来了,那么多的海外华人都要跑回到中国去,挡也挡不住。大家现在才知道原来意大利那些奢侈品包包全是温州老乡他们给你做的,这是品牌的力量。同样的温州人如果在浙江、在杭州和温州做,消费者会不买账。

     

    所以我大概做一个总结,我觉得在面临经济灾难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报复性消费。疫情期间,大家的消费主要在基本需求这些方面,等疫情过去了,很多的高端需求,甚至我们以前很多叫伪需求会凸显,比如:养生保健、卡拉OK,以及云端生存:云喝酒、云蹦迪,各种各样的娱乐。

  • 乐居财经 03-29 10:16

    3月19日第二场论坛开始,主持人致开场词:


    各位下午好,首先欢迎各位参加由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与著名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共同主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论坛:“疫情下商业复兴与创新之道”。我是论坛主持人、赢商网总裁周艳斌,非常高兴受主办方的邀请来主持第二场主题论坛:恢复与增长。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腾讯主会议室的部分在线嘉宾:他们有主办方领导: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王永平、著名财经作家、890新商学创始人吴晓波老师。另外,演讲嘉宾与对话嘉宾,他们是:


    演讲嘉宾:


    李光斗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周 鹏  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国平 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家鹏 RET 睿意德创始人


    对话嘉宾:


    李   赟   世纪金源集团副总裁、世纪金源商业管理集团总裁


    丁  遥  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梅 翔 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开发负责人


    孙来春   林清轩创始人   

          

    今天这场论坛将会通过赢商网、联商网、吴晓波频道、乐居财经、凤凰奇点商业直播,并通过今日头条、百度APP、华夏时报、水皮杂谈等平台推广。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商业领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商业人期盼了一年的春节旺季化为了乌有。现在商业领域开始纷纷复工。如何在疫情下推动商业复兴与创新,这是全行业过去从未遇到过的挑战,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大课题。


    为此,王永平会长与吴晓波先生两人决定共同发起这么一个公益论坛,而且得到了业内大咖的积极响应,万科合伙人、印力集团董事长丁力业先生、阿里巴巴副总裁、银泰集团CEO陈晓东先生、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先生、大悦城地产总经理周鹏先生、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先生及著名财经意见领袖袁岳、吴声、李光斗、知名行业专家张家鹏先生共同担任论坛发起人。


    昨天,第一场分论坛的主题是“救援与纾困”,吴晓波老师、印力集团丁力业董事长、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先生三位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还有一场高水平的头脑风暴对话。今天分论坛的主题是“恢复与增长”,疫情后究竟哪些消费是不可逆的损失?报复性增长是否是个伪命题?商场与商户如何建立命运共同体,如何协同促增长?这些话题可能是行业内的人士更加关注的。


    下面有请第一位演讲嘉宾: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先生,他是央视的品牌顾问,也是首届亚洲大专辩论赛的冠军。听听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新思路。

  • 乐居财经 03-29 10:16

    2020 年初,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商业领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商业人期盼了一年的春节旺季化为了乌有。疫情严重期间,全国各地的大商场除了保民生的超市之外,几乎空无一人,经营业绩断崖式下滑,企业现金流全面告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目前疫情蔓延状况已经明显好转,各行各业逐渐把重心转向复工复产。商业领域由于属于人流密集型行业,与别的行业相比,防控压力更大。再加之商户多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因此,抗疫情、保经营任务更重、挑战更大。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与著名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共同主办“疫情下的商业复兴与创新之道”线上系列公益论坛,财经作家吴晓波、商业地产专家王永平、财经观察家袁岳、商业创新思想家吴声、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等业界意见领袖与万科集团合伙人、印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丁力业、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阿里巴巴副总裁兼银泰商业 CEO 陈晓东、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外婆家餐饮创始人吴国平等行业大咖共同 倡议 发起,为商业人加油呐喊。 论坛共分上中下三期, 3 月 18 日至 20 日每天一期 (14:00-15:30) ,主题分别为“救助与纾困”、“恢复与增长”、“影响与改变”。

      2020 年初,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商业领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商业人期盼了一年的春节旺季化为了乌有。疫情严重期间,全国各地的大商场除了保民生的超市之外,几乎空无一人,经营业绩断崖式下滑,企业现金流全面告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目前疫情蔓延状况已经明显好转,各行各业逐渐把重心转向复工复产。商业领域由于属于人流密集型行业,与别的行业相比,防控压力更大。再加之商户多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因此,抗疫情、保经营任务更重、挑战更大。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与著名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共同主办“疫情下的商业复兴与创新之道”线上系列公益论坛,财经作家吴晓波、商业地产专家王永平、财经观察家袁岳、商业创新思想家吴声、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等业界意见领袖与万科集团合伙人、印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丁力业、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阿里巴巴副总裁兼银泰商业 CEO 陈晓东、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外婆家餐饮创始人吴国平等行业大咖共同 倡议 发起,为商业人加油呐喊。 论坛共分上中下三期, 3 月 18 日至 20 日每天一期 (14:00-15:30) ,主题分别为“救助与纾困”、“恢复与增长”、“影响与改变”。


【原创视频版权声明】

1、本页面视频归本网站所有,未经本网站允许不得转载视频,否则将视为侵权;

2、需转载或者引用视频内容请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视频,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3、本页面视频,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页面所载视频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

4、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否则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举报
53.8万人正在观看本直播